当非银存款和居民存款出现“一增一减”,“存款搬家”议题再起。
7月金融数据显示,非银存款增加2.14万亿元,同比多增1.39万亿元;另一方面, 7月居民存款净减少1.11万亿元,同比多降0.78万亿元。
本次是今年以来第二次“存款搬家”,上一次主要由今年4月的存款降息驱动,据业内人士分析本次或来自权益市场强势的吸引。
从历史数据来看,居民存款余额与A股市值有显著的负相关性,被视为资金入市的信号。“存款搬家”意味资金风险偏好的提升,且有利于提升交易活跃度及规模。
8月15日收盘,上证指数收涨0.83%,深证成指收涨1.65%,沪深两市成交额达到2.24万亿元,连续三日突破两万亿元,超4600只个股上涨,其中“牛市旗手”券商板块收涨3.7%,净流入87.54亿元。
增量资金驱动牛市
从历史数据来看,居民存款余额与A股市值有显著的负相关性。在央行发布7月金融数据之前,兴业证券策略团队在8月3日的研报中使用了一个比值,并展示了直观的一张图表。
该比值为居民存款和股票总市值的比值。当该比值下降,即代表“存款搬家”现象开始出现;图片直观地显示出,该比值越低,则离牛市顶点越近。
而兴业证券统计,历史上居民存款与股票总市值之比介于1.1至2.0区间,当前仍位于1.8的历史高位。这意味着,以“居民存款搬家”为代表的增量资金入市方兴未艾,将成为本轮行情的重要驱动。
“往后看,增量资金依然源源不断,尤其是国内居民财富向股市新一轮再配置的趋势才刚刚开始。”该公司策略首席张启尧如此写道。
央行8月13日发布的7月金融数据印证了上述观点。7月数据显示,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2.14万亿元,同比多增1.39万亿元;另一方面, 7月居民存款净减少1.11万亿元,同比多降0.78万亿元。
广发证券8月13日研报认为,“存款搬家“现象大概率源自权益市场表现亮眼,居民存款加速向权益等非银部门迁移。
若要理解“存款搬家”对资本市场的作用,则需要明确“存款”在不同部门含有的不同经济含义。
华创证券张瑜、文若愚团队指出,企业是生产部门,存款在企业手里会推动生产投资行为的改善,因此旧口径的M1(M0+单位活期存款)是PPI同比和工业产成品库存同比的领先指标;
非银机构是金融部门,存款在非银金融机构手里意味着非银部门“欠配”的状态,因此非银新增存款与权益市场的成交金融趋势一致;政府是调节分配部门,存款在政府手里影响调节和再分配的能力;
上述三个部门在经济循环中会将存款逐步转移至居民部门,而居民是盈余部门,存款淤积在居民手里会影响经济运行效率。
华创证券据此认为,居民存款的“存”与“花”是影响经济循环的最重要因素。居民存款正在经历从“超额存”到“正常存”再到“花”的变化,居民只要结束“超额存钱”,无论钱去消费、金融投资等对经济都是循环的改善。
存款搬家二次潮涌
从单月居民存款数据来看,本次是今年以来第二次出现“存款搬家”,上一次在今年4月由存款降息引发。而再往前追溯则是去年10月,由“9.24”行情触发。
今年4月,以中小银行为主的数十家银行下调定期存款挂牌利率,主要为农商行、村镇银行、民营银行以及个别股份制银行,该次下调主要针对3年期、5年期的定期存款产品,下调完成后定期利率大多跌至“1”开头。部分银行还出现了存款利率倒挂现象,即长期限产品利率低于短期限产品利率。
4月11日,A股触底反弹,印证了“存款搬家”的效应。同时,银行理财市场成为当时 “存款搬家”的直接受益方,并从5月份理财规模的提升得到印证。
但金融数据的发布往往滞后于市场,需要更清晰的判断逻辑。
中信建投则专门为居民存款搬家开发了一个称为“AIAE”的指标。AIAE指的是投资者权益资产配置比例,计算方式为(股票总市值)/(股票+债券+现金总市值)。该公司认为,居民存款搬家的本质是居民资产配置偏好均值回归,该指标能够更全面的反映投资者在风险资产(权益)和安全资产(债券和现金)间配置比例变化,是更好的中长期择时指标。总体来看,当前AIAE指标仍处于中位偏低水平,后续还有较大的上升空间。
中信建投策略团队在这份8月8日的研报中给出了颇为大胆的结论:预计本轮牛市万得全A指数的最高点位有望超过6600点。至于本轮“存款搬家”的极限在哪里,还需要未来进一步观察。
不过,存款规模相对于A股的体量较大,如果短时间灌入股市,容易引起市场波动、风险增加;有序“搬家”更有利于形成良性的A股“慢牛”。同时,存款到股票的风险跨度较大,从“储户”到“股民”的转变需要过渡期,因此,“固收+”产品或是较为理想的中转站。
公募基金显然嗅到了这一机遇。例如,富国基金一周内连发两条“存款搬家”相关推文,并指出“固收+”或是更好的过渡载体,“固收+”在牛市氛围里的容错度更高,时间成本更低。
同时,2025年上半年“固收+”基金发行占比有所提升。据华西宏观固收团队统计,今年二季度固收+基金总规模上升至14815.72亿元,规模环比增加1008.38亿元,已连续三个季度实现规模增长。
中信建投亦认为,“固收+”及多资产策略实现了以适度风险换取更高收益的平衡,在当前环境下展现出独特的吸引力。
SFC
本报记者 魏昭宇 近日,奥士康、盈峰环境、禾望电气等多家上市公司因回购事项披露了最新的前十大股东情况,谢治宇、傅友兴、程洲等多位知名基金经理的调仓操作浮出水面。中国证券报记者梳理发现,多只股票被上述基...
光环背后的狂飙与隐忧 海辰储能,一家成立仅4年多的公司,正以“全球第三大储能电池出货商”的身份,向港交所发起冲刺。2024年129亿的营收,2.88亿的盈利,以及背后数十家明星机构的80亿融资背书,勾...
7月14日上午10时,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请海关总署副署长王令浚介绍2025年上半年进出口情况,并答记者问。 据海关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21.79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其中...
东阿阿胶,喜忧参半。 2025年一季度,东阿阿胶(000423.SZ)营业收入17.19亿元,同比增长18.24%;净利润4.25亿元,同比增长20.25%,延续了此前几年的高增长。 不过,也伴随着隐...
景泽生物是一家正在冲刺港股IPO的生物科技公司。如果2025年底前不能实现上市,C+轮投资者可要求该公司赎回股份。赎回股份的压力无疑给景泽生物带来严峻的财务挑战。 而从现在的财务指标上看,景泽生物20...
霍尔木兹的蝴蝶效应引发的断链危机。 前言 当以色列F-35战机掠过波斯湾上空,它们的阴影正投射在浙江化工厂的账本、中欧班列的货柜,以及内华达沙漠深处的锂矿上。 01 石油武器再现:霍尔木兹海峡的40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