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A股收盘总市值达到108.9万亿,突破去年国庆节后天量“墓碑线”高点,同时恒生指数盘中突破25000点创去年924以来新高,大家的收益离去年国庆节还差多少?

我上周写了一篇雄文,表示现在的A股有些像14年下半年,目前已经进入结构性牛市,A股赚钱效应的传播已在人群中发酵,就等一个大利好点燃,年内有望出现指数牛。上周大家对我的判断可能嗤之以鼻,但今天这两个新高信号应该值得大家重视,毕竟现在的量也就1.7万亿,说明没到大量散户进场的时候。


我当时的核心论点是,通缩后期一般会有大牛市。在通缩前期,经济基本面恶化,股市一般会进入熊市,但为了治理通缩,都会持续降息和放水,市场上的钱会越囤积越多。钱总是会寻找增值,开始肯定是债券等安全资产受益,债市已经牛了三年,但随着股市跌到位,充分反应各大利空,流动性迟早会进入股市。
居民资产进入股市的一个关键节点是在熊市中爆亏的各类产品开始做出持续的赚钱效应,基民、股民陆续解套,就会出现产品赚钱-投资者加速申购-增量资金进场的正向循环。这就是所谓的“牛二”:经过长期换手,消化套牢盘,市场站上牛熊转换位,多数投资者转为浮盈,形成越涨越买的正反馈机制。
今年就很典型,险资爆买的银行出现大牛市,私募量化火爆推动小微盘股牛市,而公募受益于港股、创新药、机器人、AI等板块上涨也逐步走出困境,开始从被赎回到被申购,也从减量博弈到增量抱团了。
就拿雅江下游水电工程来说,这个概念早就有资金布局,高争民爆都涨了很多,再加上周末这么热,搁以前的A股,资金不就直接出货了,但今天愣是承接住了,掀起了涨停潮,说明A股的生态有所好转,没有那么博弈了。

再来看今天的重磅消息:
受该消息刺激,A股基建、建材、钢铁、有色金属、机械设备等板块掀起涨停潮,之前狗都不看的水泥板块全线涨停,民爆也是全线涨停,数不过来了,就不一一列举了。


加仓方向:科技中通信(+2.5%)主要加仓光模块等设备;传媒(+0.5%)加仓文娱、广告;电子(+0.2%)加仓元器件。金融中:加仓保险、券商、区域行。
减仓方向:食饮(-1.5%)中的白酒,汽车(-1.2%)的乘用车,机械(-0.9%)的工程机械、通用设备,电新(-0.7%)中的电源。
最后简单看下盘面,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涨幅为0.72%,创业板指涨幅为0.87%,港股恒生指数涨幅为0.68%,恒生科技指数涨幅为0.84%。市场成交额放量至1.72万亿,超过4000家上涨,129家涨停,近期赚钱效应最好的一天。

分行业来看,建筑材料、建筑装饰、钢铁、有色金属、基础化工等行业领涨,银行、综合、计算机三大行业下跌。之前我给过判断,银行会从拉牛市的角色转变为稳牛市的角色。

风险提示: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读者需独立思考
纵观整个世界投资圈,股神巴菲特和他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可以说始终是市场的焦点,甚至于不少人都有“摸着巴菲特过河”的操盘套路,然而就在最近伯克希尔净利大跌的消息传来,当前的股神巴菲特到底想要做什么呢?...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激进的券种配置,金鹰元丰A近3年最大回撤高达41.7%,幅度甚至远超同期沪深300指数,完全偏离“固收+”产品的风险定位。 激进的权益资产配置 金鹰元丰A的股票仓位长期维持在15%左...
而欧洲主要股市整体表现与美股同步下跌,STOXX 600指数全周累跌1.10%。尽管欧央行降息预期对部分市场形成支撑,但资金流入规模有限,欧洲仍未成为资金大规模替代方向。 整体而言,部分资金可能短期流...
7月2日,A股整体回落,周期股护盘,沪指微跌;科技股回调,创业板指跌逾1%。市场交易量进一步萎缩,亏钱效应明显,近3300只个股收跌。 受访人士表示,科技股近期积累了一定获利盘,当前的调整属于正常走势...
正所谓弱水三千,只取一瓢。 有牛散靠押宝行业龙头一飞冲天,也有牛散靠豪赌ST股赚得盆满钵满。 知名牛散魏巍,2010年开始在A股崭露头角,并且逐渐成为市场知名牛散。近15年来,魏巍偏好“抄底”ST股,...
近期,港股创新药市场出现波动,多只创新药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在近一周内跌幅超过10%,引发了投资者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此前,跟踪港股创新药相关指数的跨境ETF在年内表现强劲,其中涨幅最大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