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保险资管机构“交卷”时刻。
目前,除华夏久盈资产暂缓披露外,其余34家保险资管机构(含一家养老险公司)均已披露2024年年报。2024年,这34家保险资管机构合计实现营业收入416亿元,同比增长14.4%;净利润合计184亿元,同比增长18.1%。其中,33家盈利,1家亏损。
截至2024年末,三大保险资管公司合计管理规模超16万亿元,管理规模万亿元以上的至少有8家,万亿和“准万亿”机构或达10家。
营收盈利冠军不变
回顾开始披露年报以来,保险资管公司历年的营收和盈利冠军之位曾多次变化。
2018年、2019年,平安资管为盈利第一;2020年、2021年,泰康资产连续两年为营收和盈利双指标第一;2022年平安资管重回盈利第一;2023年国寿资产升至营收和盈利的第一。
2024年,营收和净利润居于首位的仍是国寿资产。该公司在2023年行业排名第一的基础上实现较快增长: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67.03亿元,同比增长27.5%;净利润38.57亿元,同比增长34.1%。
其后,2024年保险资管公司的营收和净利的二、三、四位则均较上一年有所变化。
2024年营收和盈利排名第二位的均为泰康资产。泰康资产2024年营收为62.82亿元,同比增长23.1%,排名第二与2023年一致;2024年净利润28.43亿元,同比增长36.6%,排名从2023年的第三提升一位,至行业第二位。
2024年,平安资管的营收、净利润分别为40.45亿元、24.51亿元,同比均有一定下滑,两项指标排名也均下降一位。其中,营收排名从2023年的行业第三降至第四,净利润从2023年的第二降至第三。
营收排名第三的是另类保险资管公司国寿投资。该公司2024年营收为42.33亿元,同比增长28.2%,营收排名从2023年的第四升至第三;净利润为15.49亿元,同比增长57.0%,排名行业第四保持不变。
机构的业绩排名有些许变化,不过行业总体格局未变,头部机构群体相对稳定。营收达到数十亿元、盈利数亿元的包括太保资产、太平资产、华泰资产、人保资产等。
从同比变化来看,在行业多数机构增长的同时,部分机构业绩下滑,下滑最显著的是中英益利资产。2023年亏损的安联保险资管已在2024年实现扭亏。
值得关注的是,2024年仍有一家保险资管机构亏损,为太平资本。该公司为另类保险资管之一,亏损0.16亿元,亏损较上年有所扩大。目前保险资管业一共有3家另类保险资管公司,除国寿投资、太平资本外,还包括人保资本。
谁的管理资产有万亿?
资产管理规模是体现保险资管机构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据中国保险资管业协会发布的《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发展报告(2024)》和各公司官网信息,截至2023年末,资产管理规模达到万亿元以上的保险资管机构共计8家,包括国寿资产、平安资管、泰康资产、新华资产、人保资产、太保资产、太平资产、长江养老。此外,大家资产、华泰资产的管理规模在9000亿元以上,为“准万亿”保险资管机构。
目前,对于资产管理规模数据,保险资管公司年报未要求披露,一些保险资管公司在官网公布了相关信息,另有部分公司所属集团年报披露了相关信息。
截至2024年末,据公开信息可查的头部保险资管的资产管理规模为,国寿资产6.2万亿元,平安资管超5.8万亿元,泰康资产超4.2万亿元,人保资产超1.9万亿元,太平资产超1.67万亿港元,大家资产管理规模9900多亿元。
不过,并非保险资管公司都管理巨量资金。国内保险市场为寡头市场,脱胎于保险公司的保险资管公司仍带有寡头特征,两极分化严重,也有机构管理规模较小。
券商中国记者根据前述《报告》及公开信息统计,2023年末,35家保险资管机构资产管理规模的中位数为3268亿元。这意味着,一半的保险资管公司管理规模在3200亿元以下。其中,管理规模最小的是中英益利资产,2023年末管理规模为372亿元。
问: 冯叔,几个月前我还是在职场里摸爬滚打的「社畜」,现在我成了自由职业者。996的时候,我很羡慕别人的自由。可等到自己成了自由职业者时,才发现自己所擅长的似乎正是「在大厂里拧螺丝」。现在想想,以前老...
平安好医生(01833.HK)日前披露的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经审计全年业绩公告显示,报告期内,平安好医生实现总收入48.08亿元,较2023年同比增长2.9%,全年盈利8832.2万元,首次...
挤满年轻人的谷子店拯救线下商场,B站的线下展会Bilibili World凌晨3点就有人排起了长队.... 这些大热的消费现象共同构成了年轻一代崛起的背景参照。 不知不觉间,Z世代已经走向了消费舞台的...
作者 |餐饮老板内参内参君 著名美食家蔡澜离世 6月27日,@蔡澜 微博发布讣告: “我们敬爱的蔡澜先生于2025年6月25日(六月初一),在亲友陪同下,于香港养和医院安详离世。遵从先生意愿,为免...
斑马消费 陈碧婷 55天后,暑期档终于等来了第一部预测内地总票房过10亿元的影片! 可如今暑期档总票房刚破51亿元,同比下跌近26%。今年的暑期档影片众多、票价下降,为何票房遇冷? 三大黄金档期中,国...
专题:A股震荡整固 机构建议把握结构性机会 兼顾防御与成长 证券时报记者 张淑贤 4月16日,上交所有关负责人在国泰海通“促进资本市场指数化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上表示,以ETF为代表的指数化投资已成为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