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4日上午九点,湖南怀化长泥坡新村的晓华理发店门口,三十四号排队号已经叫到,三十多位顾客坐在店内或站或等,手里攥着纸质号码,安静得像一个寻常街角的社区理发铺。
没人喧哗,没人直播,没有去年11月那种人头攒动、道路拥堵、小吃摊林立的热闹场面。
记者来时,晓华老师还没到店,甚至不确定今天会不会来。
店员说,现在经营已经回归正常。
墙上的价目表没变,女士洗剪吹四十五,男士三十,和去年媒体爆火时一模一样。
只是,那个曾因“听得懂话”“剪得好”“价格实在”而被全网追捧的理发店,热度像退潮一样,悄无声息地落了。
一年前,这里还是全网焦点。
人们从全国各地赶来,只为让晓华老师剪一次头发。
她成了“听得懂话的理发师”,也是对抗“剪头五分钟、聊天两小时”的行业痛点的符号。
晓华大姐的朴素、真诚、手艺,被无限放大,成为一种反讽都市消费主义的集体情绪出口。
可如今,潮水退去,留下的是一个回归日常的理发店,和一群依然在排队的顾客。
他们或许不再是为了“打卡”,而是真的需要剪头发了。
而就在这个国庆假期,另一个“晓华”正在升起。
不是理发的晓华,而是卖鸡排的“鸡排哥”。
社交媒体上,他的摊位前排起长龙,镜头对准他熟练翻炸的双手,对准他朴实的笑容,对准他“不加价”“分量足”的承诺。
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只为一块鸡排。
和一年前的晓华理发店如出一辙。
一样的场景,一样的情绪,一样的“寻宝式消费”。
可问题来了:为什么我们总在不停地寻找下一个“晓华”?
为什么一个普通的理发师、一个普通的小吃摊主,一旦被推上“网红”的神坛,就注定难以长红?
表面看,是流量来了又走,是大众注意力的短暂性。
但更深的,是我们对“真实”的集体饥渴,和对“正常”的不信任。
晓华理发店最火的时候,人们夸她“不坑人”“听得懂”,听起来是赞美,实则是对整个服务行业的控诉。
什么时候开始,一个理发师好好剪头发、明码标价,竟成了稀缺品质?
当“正常”变成了“稀有”,“平凡”被捧为“英雄”,这本身就说明我们的日常消费生态出了问题。
大家不是真的需要晓华剪头发,而是需要一个证明“世界上还有好人”的证据。
于是,她被推上神坛,成为某种精神图腾。
可图腾终究不能天天祭拜。
当人们发现,晓华也只是个普通人,也会累,也需要休息,也会不在店里,那份被神化的期待就破灭了。
她剪的头再好,也不可能每次都完美。
她的价格再低,也不可能无限承受客流。
于是,热度退去,人们转身去找下一个“真实”的象征——鸡排哥。
鸡排哥今天有多红,未来就可能有多冷。
他的命运,几乎可以预见:先是全网追捧,接着是同行模仿,然后是质疑“是不是营销”“味道没那么好”,最后是排队的人越来越少,摊位前恢复平静。
这不是他做得不好,而是“网红”这个标签本身就带着速朽的基因。
网红,尤其是依靠短视频和直播出位的网红,靠情绪点燃,反差出圈,“稀缺感”维持。
可一旦被复制、被常态化,光环就消失了。
更深层的问题是,这种“一阵风”式的追捧,对当事人未必是福。
去年最忙时,晓华三天只睡一个半小时,连下班都没人顶替。
这何尝不是被流量绑架。
这位大姐如今感慨“现在比以前自由”,自由本该是常态,可对她来说,竟成了流量退潮后的奖赏,何其讽刺?
我们一边呼唤真实,一边用流量把她架在火上烤;一边赞美她的朴素,一边逼她透支健康去满足我们的期待。
而当地在最火时摆出二十多个小吃摊、组织非遗展示,看似是借势发展,实则是一种短视的“收割”。
显然,当地没有把流量转化为可持续的社区生态,而是当成一次性节日集市来运营。
如今道路畅通,摊位不见,居民生活悠闲,看似恢复宁静,但也意味着,那波热潮带来的可能性,已经随风而逝。
网红经济的本质,是一场集体情绪的集中释放。
我们通过追捧某个普通人,来表达对工业化、标准化、冷漠化服务的不满。
可这种释放是短暂的,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理发行业依然存在沟通障碍,小吃摊依然可能缺斤短两,消费者依然缺乏信任。
于是,我们只能不断寻找下一个“晓华”,下一个“鸡排哥”,像流浪者一样,在互联网的旷野上追逐一个个移动的绿洲。
真正的长红,不是靠流量维持,而是让“晓华”变成常态,让“鸡排哥”的实在成为行业底线。
当每个理发师都能听懂顾客需求,每个小吃摊都明码标价、货真价实,我们就不需要再千里迢迢去打卡一个“好人”了。
到那时,人们剪完头发,顺手买块鸡排,不是为了发朋友圈,而是因为这就是生活本来的样子:平淡、可靠、无需证明。
可现在,去年剪完头发的人,已经奔向了鸡排摊。
他们寻找的,从来不是一块鸡排,而是一种久违的安心。
“ 周鸿祎曾表示自己也想做网红,未来我能够替360节省上10亿元的广告费。从2022年到2024年,360集团合计亏损已经将近38亿。” 6月 6日晚,360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周鸿祎在其个人自媒体账号...
“隋坡一探,真假立现。” 5月1日,沉寂了数月之久,网红厨师隋坡重操探店“旧业”时,又说出了那句标志性的开场slogan。只是这次,他不能再用“隋卞”的旧称,语调中带着明显的不适应。 2022年1月,...
第 2298期〡 2025/05/26 村里的池塘,三个人突然从水面下冒出来,还端着一盘小龙虾,边走边说:“宝,吃龙虾吗,站着吃,躺着吃,坐着吃,想怎么吃就怎么吃。” 这是一位村支书发布的视频,在短...
「核心提示」 东北雨姐试探复出遭全网抵制,观众不再为“人设”买单了。 作者 |高宇哲 刘杨 因售卖“假红薯粉条”被封禁的“东北雨姐”,沉寂了近一年后,正在悄然试探重返公众视野的可能性。 随着账号解禁...
“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在“520新情人节”官宣和好后的第三天,董明珠和她曾经批评过“连一个文都写不出来”的前秘书孟羽童,一同出现在格力明珠精选抖音直播间。在5月23日...
近日,被网友称作“油腻王子”的田一名竟然被企业争抢当代言人。 近期,田一名跟麻辣王子的合作视频一经发布火爆全网,油腻的表情、妖娆的神态、配上夹在胳肢窝里的辣条,让网友纷纷表示“再也不能直视辣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