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北京9月15日讯(记者蔡情)中国银河(601881.SH)2025年半年度报告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37.47亿元,同比增长37.71%;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4.88亿元,同比增长47.86%;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64.85亿元,同比增长47.09%。
中国银河2022年业绩下降,于2023年10月“换帅”,此后业绩连增2年半。
2023年10月20日,陈亮因工作安排,辞去公司董事及董事长、董事会战略发展委员会主任委员、公司执行委员会主任及其他相关职务,由公司副董事长、执行董事、执行委员会副主任、总裁王晟代行董事长职责,并代行董事会秘书职责。
2023年10月26日,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二十次会议(临时)审议通过《关于提请审议王晟先生担任公司董事长的议案》,同意王晟担任公司董事长、执行委员会主任、董事会战略发展委员会主任。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4.71亿元,同比增长5.43%;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0.31亿元,同比增长27.31%;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99.95亿元,同比增长26.75%。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36.44亿元,同比增长0.01%;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8.79亿元,同比增长1.43%;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78.86亿元,同比增长2.49%。
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36.42亿元,同比下降6.51%;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7.61亿元,同比下降25.60%;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76.87亿元,同比下降26.77%。
新浪证券近日发布报道《中国银河营收排名下降2位,归母净利增48%》。据该报道,2025年上半年,中国银河证券的业绩呈现“营收调整、盈利增强”的特点。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7.47亿元,尽管同比增长37.71%,但营收规模排名从去年同期的第三位降至第五位,下滑2位。
上半年,国泰海通、广发证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38.72亿元、153.98亿元,反超中国银河证券。
蓝鲸新闻近日发布报道《银河证券交出半年答卷:净利润64.88亿元,投行IPO破冰但仍是“短板”》。该报道指出,作为老牌券商,银河证券的投行业务与头部同业相比竞争力偏弱,数据显示,2020-2024年,公司投行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分别为9.5亿元、6.19亿元、6.83亿元、5.48亿元、6.06亿元,整体呈现波动趋势,且公司在2023年和2024年的IPO承销保荐收入均为0。
去年,银河证券的投行评级还遭下调。证券业协会公布的2024年证券公司投行业务质量评价结果显示,银河证券投行业务评级被下调至C,是唯一一家获评C类的头部券商。此前两年,公司投行评级均为B。
此外,公司还面临合规问题。2024年10月,证监会披露对银河证券的处罚决定,直指其在部分项目中未勤勉尽责;未识别出个别项目非市场化发行;个别项目债券发行结果公告未披露银河证券认购债券情况;质控、内核核查把关不严;部分项目聘请第三方中介机构信息披露不到位等问题。彼时,时任分管债券业务的投行委副主任韩志谦因对上述相关问题负有责任,被出具警示函。
不过,从2025年上半年表现来看,公司已在改善投行短板。股权融资业务和财务顾问业务方面,报告期内,银河证券完成1单IPO项目、4单再融资项目、2单新三板定向发行项目;股权承销规模为205.98亿元,重大资产重组交易规模为115亿元。债券融资业务方面,公司债券承销规模为3272.62亿元,同比增长82.8%。
据中国银河2025年半年报,2025年1月17日,公司收到北京证监局出具的《关于对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采取责令改正行政监管措施的决定》,指出公司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对融资融券业务绕标套现管控措施力度不足,构成为客户进行不正当交易活动提供便利。二是作为实际出资人参与“定增+融券”套利,构成变相违规减持不当交易行为。公司于2025年3月17日向北京证监局提交了《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对北京证监局行政监管措施整改情况的报告》。
此外,重庆证监局今年7月4日发布关于对熊娇燕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决定。经查,熊娇燕在证券经营机构工作期间,作为证券从业人员,存在未经投资者的委托,擅自为投资者卖出股票以及伪造投资者股票交易对账单的问题。上述行为违反了《证券经纪业务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204号〕)第二十条第四项、第六项的规定。根据《证券经纪业务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204号〕)第四十四条的规定,现对熊娇燕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同花顺资料显示,熊娇燕为中国银河投资顾问。
今年上半年,A股上市公司实现营收、净利双增长。据21财经·南财快讯记者统计,截至8月30日,已有5424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2025年半年报,合计实现营业收入34.99万亿元,同比增长0.02%;实现归...
来源:密探财经(ID:Spy Finance) 近日,天津银行公布了2025年中报业绩,虽还说的过去,但背后压力并不小。 今年上半年,天津银行实现营收88.3亿元,同比微增0.8%;归母净利19.88...
三大业务均实现增长,公司:积极寻找资产出清机会 随着西南证券2025年半年报的披露,A股上市券商半年报季正式启幕。 财报显示,西南证券上半年实现营收15.04亿元,同比增长26.23%;归母净利润4....
银行“优等生”宁波银行,又交出了一份不错的答卷。 根据财报披露,2025年第二季度宁波银行实现单季营收同比增长10.3%、归母净利润单季同比增长10.8%,相较于第一季度,两项增速均实现提升,整体成绩...
8月29日晚,中国银行(601988.SH)发布2025年上半年经营业绩。 上半年,中国银行实现营业收入3294.18亿元,同比增长3.61%;实现归母净利润1175.91亿元,同比下降0.85%,相...
据《华尔街日报》8月10日报道,当前,美国大型银行和科技巨头正以创纪录的速度回购股票。今年以来,美国公司已回购了价值9836亿美元的股票,预计到2025年年底,总回购规模将超过1.1万亿美元,创下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