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之争升温,六大省份加速崛起!

客服微9964384312小时前财经知识2

近日,中国各地前三季度经济“成绩单”陆续公布,中部省份表现格外抢眼。

目前除山西数据尚未公布外,湖北以今年前三季度6%的GDP同比增速暂居全国首位;河南以5.6%的增速紧随其后,湖南、安徽、江西三省虽增速略缓,但也都以5.4%的增速跑赢“大盘”。

中部地区前三季不仅跑赢全国5.2%的增速,更在产业升级、外贸突破等关键领域展现出强劲韧性,已然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

数据亮眼,多元动力支撑发展

从经济总量看,中部之争持续升温。

前三季度,河南以48867.57亿元的GDP总量继续领跑,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4个百分点,稳坐中部头把交椅。

湖北以44875.62亿元的GDP总量紧追不舍,与河南的差距从2024年同期的4305.53亿元收窄至3991.95亿元。特别是,前三季度湖北GDP增量达2406.62亿元,暂居全国第五、中部第一,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从产业看,工业成为中部经济的主要支撑。

各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均在8%左右徘徊。其中,安徽、河南两省分别达到8.8%、8.4%,随后的江西、湖南、湖北分别达7.9%、7.8%和7.7%,均超6.2%的全国平均水平。

外贸表现同样可圈可点。

安徽以7262.5亿元的进出口规模领跑中部,同比增长15.7%;湖北以25.3%的增速位居前列,进出口总额达6176.9亿元;河南6431.8亿元的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长18.7%。

三省增速分别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1.7、21.3和14.7个百分点,展现出强劲的外贸竞争力。

产业升级的“含金量”也持续上升。

产业端的增长印证了这一点。前三季度,湖北、河南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3.5%、13.9%,锂离子电池、新能源汽车、智能手机等产品产量均实现较大幅度增长。

中部崛起省份__中部省份发展潜力

(资料图)5月7日,河南三门峡市,三门峡戴卡轮毂制造有限公司的工人们正在生产线上加紧生产赶制订单,满足国际市场需求。中新社发 孙猛 摄

“中部地区在全国经济版图中的‘引擎’作用正在持续增强。”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陈耀表示,在全国经济面临内外部挑战的背景下,中部地区展现出较强的经济韧性与活力,既为全国稳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也增强了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信心。

优势潜力并存,中部崛起底气十足

中部地区的崛起并非偶然,其背后是区位优势、产业基础与创新动能等要素的深度融合。

首先是得天独厚的区位条件。

中部地区承东启西、连南接北,在交通物流、产业承接、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等方面,是连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键枢纽。

其次是扎实的产业基础。

中部作为全国工业重镇,在装备制造、汽车、钢铁、化工等领域具有传统优势。近年来又大力发展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了“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培育”的双轮驱动。

此外,庞大的人口红利、持续发力的政策举措,也为中部崛起提供了关键支撑。

2012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大力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若干意见》,强化中部崛起战略;2016年,国家发改委公布《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为中部崛起指明了方向;2021年《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发布,进一步细化中部崛起的行动指南。

“随着‘中部崛起’战略持续推进,相关配套政策、资金、项目将不断向中部倾斜,未来增长潜力巨大。”陈耀说。

一方面,依托庞大且持续升级的消费市场,内需拉动效应将愈发显著;另一方面,以武汉、合肥等城市为代表的创新高地崛起,高新技术与未来产业有望培育新增长点。

叠加新能源、循环经济等绿色转型机遇,以及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与区域协同发展的独特优势,中部经济提质升级动能充足。

中部省份发展潜力_中部崛起省份_

(资料图)7月3日,在位于安徽芜湖的埃夫特智能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汽车行业喷涂应用测试平台,工作人员正在对工业机器人进行智能喷涂应用场景验证。中新社记者 张强 摄

战略意义凸显,未来可期

中部地区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据官方数据,2024年,中部六省地区生产总值超过28.7万亿元,占全国GDP比重超五分之一。常住人口合计超3.6亿人,承载全国四分之一的人口数量。

中部崛起是国家2004年提出的概念。在当前国内外环境复杂多变的背景下,中部崛起的战略意义愈发凸显。

“在新发展格局下,中部地区发展壮大有助于畅通国内大循环,提升国家经济内生动力与安全韧性,这是中部崛起最重要的意义。”武汉大学中国中部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王磊说。

从国内看,中部六省的稳定增长成为“压舱石”,庞大内需市场对冲外需波动;从区域格局看,中部崛起能有效缩小东西、南北差距,为全国区域协调发展助力。

对外层面,通过共建“一带一路”、对接RCEP,中部地区不断拓展新兴市场,外贸结构持续优化,成为应对外部挑战的重要缓冲。

尽管势头向好,中部崛起仍面临多重瓶颈。陈耀指出,中部地区依然存在高端产业比重偏低、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不高、城镇化水平总体偏低、新质生产力发展冷热不均等问题。

陈耀认为,要实现中部崛起的全面突破,仍需在产业升级、创新驱动、开放合作、区域协同与民生改善等方面持续发力。“未来,中部不仅要‘崛起’,更要‘高质量崛起’,发挥更为关键的战略支撑作用。”

谈及未来五到十年中部地区的发展机遇,王磊认为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交通枢纽功能持续强化,从地理中心升级为全国统一大市场中人流、物流、资金流与信息流的关键枢纽;

二是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以技术赋能推动产业优势进一步释放;

三是县域资源承载能力显著提升,城乡差距逐步缩小,文旅等服务型经济将迎来新发展空间;

四是生态资源加速向生态资产与生态资本转化,在乡村振兴与绿色转型中创造可持续价值。

相关文章

全球卡姿兰大眼睛“制造基地”:山东这个小城,凭什么?

全球卡姿兰大眼睛“制造基地”:山东这个小城,凭什么?

网络流传一个段子,“在山东,月入百万不如体制内一碗饭。” 但也有山东平度小伙硬气地说,“我老丈人都不逼我考公务员了。” 在编制就是正义的氛围下,什么东西能给小伙这样的底气? 答案竟然是:一副小小的...

地方并购重组支持举措频出 强化资源整合推动产业升级

地方并购重组支持举措频出 强化资源整合推动产业升级

本月,河南、天津先后出台政策举措,支持并购重组。 自去年9月份“并购六条”(即《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出台以来,已经有上海、安徽等省(直辖市),以及深圳、无锡、南京、广州等城市纷...

温州模式四十年

温州模式四十年

而后的40年间,温州人把“温州模式”在全国、乃至全世界推广复制,形成一个个“温州街”、“温州城”。 时至今日,温州模式仍然具备鲜活的生命力。 【八大王与萌芽中的温州民营经济】 1982年,温州乐清县柳...

识局安排四川某政府实地考察两家高科技企业

识局安排四川某政府实地考察两家高科技企业

(识局微信公共账号zhijuzk) 7月4日,周五。识局安排四川某政府实地考察两家高科技企业。 对接详情 第一家企业为汽车零部件企业,技术含量高,同时也是多家知名车企的供应商。 考察期间,政府领导实地...

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  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

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  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

坚持“治中求进”,推动企业提升创新发展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当前,一些行业和领域陷入“内...

炸裂,湖北燃爆了,喜提“中部显眼包”

炸裂,湖北燃爆了,喜提“中部显眼包”

作者 | 王战新 中部格局即将生变,湖北要赶超河南? 最近,湖北喜提两个新外号,“中部显眼包”、“沿海克星”。 各省上半年的经济增速公布,湖北以6.2%实际增速,在GDP20强省份中高居首位。这是非...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客服微信:BT86616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