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比亚迪A股、H股双双走强,5月23日收于465港元/股,总市值突破1.3万亿元人民币。
近期,公司也即将被纳入恒生科技指数。
当前资本看好的比亚迪,正以强大的智驾攻势继续狂奔。
销售数据显示,比亚迪4月销售国内乘用车300210辆,其中213325辆搭载智驾系统,占比达71%。
换句话说,每卖出10台车,就有7台搭载智能驾驶辅助系统。
启动“全民智驾”战略以来,比亚迪旗下车型逐步标配“天神之眼”智驾,动了真格。
其“全民智驾”实践,加速提升了自身产品竞争力,还推动行业向智能化方向迈进。
断层领先
过去,“智驾”是高端车型的代名词。一辆拥有智驾功能的新能源车,售价动辄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元,让普通消费者望而却步。
比亚迪梳理了多年技术积累,在2月发布“天神之眼”智能驾驶辅助系统三个版本,并全面搭载于旗下21款7万至20万价位的车型。
公司表态,2025年,“智驾”将成为比亚迪的全系标配。其目标明确,要让高端技术从少数人的“科技玩具”变为多数人的“出行标配”。
据统计,4月份,比亚迪的智驾车型销量居首位,断层领先。
销量一骑绝尘,在于比亚迪拥有坚实研发基础。
其一,截至4月底,比亚迪全品牌所有搭载天神之眼和乾崑智驾的车型,累计销售超48万辆,每天生成智驾数据超3000万公里。
这意味着,其拥有庞大的车云数据源,支持智驾系统的持续优化,不断提升安全性和可靠性。
其二,公司拥有超过12万名研发人员,包括5000多名智驾工程师,组成了全球领先的研发团队。
这种强大的研发能力,确保软硬件的全栈自研,实现技术迭代的自主性和高效性。
其三,依托全球领先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制造体系,比亚迪能够带动产业链协同,降低智驾技术的普及成本。
通过技术普惠、数据驱动、研发创新和制造协同,比亚迪的全民智驾之路,实际上是向消费者释放技术红利。
领跑智驾
比亚迪吹响“全民智驾”号角,将推动全行业向更高层次发展。
一方面,比亚迪智驾车型的渗透率不断提升,将带动智驾的渗透率大幅增长。
另一方面,其技术平权策略打破了“安全配置分级”的行业惯例。
当自动驾驶技术从溢价工具转变为标配服务,更多车企同行也将跟进技术普惠,推动行业向智能化、普惠化方向发展。
当前,比亚迪整车智驾渗透率加速,无疑优化了其产品配置,进一步提升其市场份额。
比亚迪的市场优势不仅体现在国内,其全球市场战略布局也为其未来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据最新公布数据,比亚迪4月在欧洲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359%,而特斯拉销量下降49%,两家企业的排名首次发生逆转。
凭借规模化的“全民智驾”策略,推动行业智能化渗透率提升,比亚迪的实践有望成为汽车产业智能化转型的标杆。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题图来自CFP;文中部分图片来自比亚迪
资本不会对优质企业视而不见。 百度是在反弹,还是反转? 今年9月,百度港股股价月内累计涨幅超50%,9月17日盘中最高涨近20%,创两年半新高,市值突破3600亿港元。百度美股也不甘示弱,年初至今涨...
图源:视觉中国 首富钟睒睒的身价,正迅速重回高位。 7月28日,在港上市的农夫山泉,遭遇小幅震荡,报收45.2港元/股,总市值为5083亿港元,依然稳在5000亿港元关口。 过去12个交易日,其股价涨...
创下2020年科创板最小规模IPO而惊险上市的上纬新材,恐怕未曾预料到,五年后会成为年内最耀眼的“十倍牛股”。9月25日,该股再度强势涨停,录得连续第二个“20厘米”涨停板。截至发稿,其年初至今累计涨...
随着A股上市公司年报的披露完毕,最近,吴晓波频道《系统梳理了2024年A股和港股6000+家上市公司的年报数据。 从市值、营收、净利润、员工数量、人均薪酬、研发投入、海外收入七个维度对6000+家上市...
万亿跃迁 梳理时间线,不难发现,中芯市值攀升伴随着一系列关键事件。这些事件,有的直接影响公司的业绩或技术进程,有的改变了市场情绪和预期。 ① 2020年7月科创板上市,市值突破6000亿 中芯国际回归...
晚上11点55分,刚准备入睡的打工人紧急掏出手机,手指在屏幕上滑动戳点,嘴里还念念有词。 他不是在峡谷激战,也不是刷短视频上瘾,而是怕被一只绿色猫头鹰追杀——毕竟,只要有一天不登陆APP学习,这只名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