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伪装成国货的外资品牌,在国内畅销了三十多年,现在一年还能卖2000多个亿。
这个品牌就是金龙鱼,国内昔日的粮油霸主。
你信吗?一个伪装成国货的外资品牌,在国内畅销了三十多年,现在还能一年卖2000多个亿。
这个品牌就是金龙鱼,国内昔日的粮油霸主。
而如今这个昔日的霸主“鱼”,似乎“游”起来也有些费力了。
金龙鱼市值从上市高峰期一路下跌,至今累计蒸发,已经超了6000亿元。
食用油行业,向来是餐桌上的必争刚需,金龙鱼在中国市场的开拓之初,可谓占尽了先机优势。
上世纪末,一场关于食用油的资本舆论开始涌动。
先是充斥西方研究宣称猪油里的饱和脂肪酸,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的消息,再是跨国农业巨头和海外油脂企业为推广产油率高、成本低的大豆油,宣传植物油的“健康优势”,联手造势,给猪油扣上了“健康杀手”的帽子。
1990年,金龙鱼小包装食用油顺势推出市场,凭借事先铺垫好的健康定位迅速打开局面。
和彼时尚为国货的大宝,广告策略一样,凭借着“金龙鱼,天天见”的广告语和一系列明星代言,金龙鱼牢牢占据住了国人餐桌。
然而,即便金龙鱼的品牌包装上再怎么强调“中国制造”,资本结构上,其始终是外资企业,背后的控股方是马来西亚的郭氏家族。
然而纵有40%的市占率,金龙鱼三十多年的稳固,也抵不过行业总量的萎缩。行业总量连续三年的负增长下,昔日“油茅”的光环也挂不住了。
纵观去年,金龙鱼的业绩单实在有点凉凉:
全年营收同比下滑5.03%;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2.14%;扣非净利润降幅也高达26.42%。自2020年上市以来,其净利润已连续四年下滑,累计缩水将近六成。
盈利能力一直滑坡,毛利率也被对半砍。其主营的米面粮油业务毛利率不足5%。且成本端压力尤为突出,营业成本占营收比重高达99.9%,直接材料成本占比超90%,形成了“量增利减”的窘境。
产能过剩也是痛点。
金龙鱼去年的灌装产能实际利用率不足设计值的1/3。近五年新增15个基地带来的固定资产折旧同比激增18%,拖累净利润1.2亿元。
一整个结构性失衡。
去年年底,金龙鱼以55.69亿元增资鲁花集团,获得鲁花26.64%的股份,成为其第六大股东。
从市场份额来看,增资鲁花后,金龙鱼、鲁花、中粮三大巨头已经可以一举拿下中国60%的粮油市场,而金龙鱼的市场份额更是直接提升至45%以上。
鲁花在北方市场拥有花生油产品的高信任度与原料成本的优势,能够补足金龙鱼在品类和区域上的空缺;而金龙鱼铺满全国的渠道网,能为鲁花进军南方市场提供支持,按理说,这场增资和扩张,应该能让双方形成互利共赢的局面。
但此举之下,不匹配的物流成本,使得双方也难以在短期内产生协同效应。且换股交易所涉及的高达45%的市场份额,所会触发的反垄断审查风险,同样不可忽视。除此之外,这场交易的税务成本高昂,也将反蚀利润。
这场粮油行业的增长停滞,或将重塑中国粮油行业的竞争格局。
知名量化私募靖奇投资创始人范思奇于6月10日宣布,他将卸任靖奇投资基金经理职务,所管理的基金产品将进入清盘流程,预计本月底前完成产品清盘。 范思奇透露,近年来市场环境变化迅速,给他带来身心压力。同时,...
近期股价持续突破历史新高的洛阳钼业(603993.SH/3993.HK)交出了一份“收入降、利润增”的半年成绩单。 不过受今年刚果(金)钴禁令影响,其钴销量出现下降。截至目前,刚果(金)的钴出口禁令仍...
石破茂下台倒计时,这位被称为史上最反美的日本首相,注定了要黯然落幕。 日本一直都是美国最容易拿捏的软柿子,但在老石的手里,却突然变成了难啃的硬骨头。 甚至在特朗普对日本加税25%之后,老石还敢公开叫...
在中国企业家之中,董明珠无疑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存在,其以自身的影响力做到了堪比马斯克在美国的水平,就在最近董明珠却表态说“以后我尽量少说话”,董明珠的表态到底该咋看? 一、董明珠:以后我尽量少说话?...
特朗普继续挥舞关税大棒,要对铜加征50%关税。 自从有消息传出,纽交所的铜期货价格就坐上了过山车,经历了一场大起大落,人们都调侃说,特朗普已经不炒股票了,现在改炒期货了。 那么,特朗普为何要对铜征收...
“ 丁玉梅在伦敦被曝出购买了33套豪宅,价值4.81亿,这些房产大概在2022年9月所购,而这正是有关部门敦促许家印动用个人身家偿付债务近一年之后。” 据彭博社报道,1月的一份法庭文件显示,丁玉梅在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