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蒸发过半
资料显示,华恒生物成立于2005年,以合成生物技术为核心,主营氨基酸、维生素及生物基新材料单体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可广泛应用于日化护理、功能食品与营养等领域。
华恒生物曾于2014年8月在新三板挂牌,于2018年2月28日正式停止挂牌。
公司已于2021年4月22日登陆上交所科创板,上市之前,华恒生物进行过多轮融资,吸引了芳晟基金、毅达资本、中兴创投、仙瞳资本、红榕资本、基石资本等资本方的投资。
华恒生物首次上市发行价23.16元/股,融资6.25亿元,首日收盘涨幅超52%,此后公司股价一度在2023年3月涨至195.9元,总市值超过199亿元。
2024年10月,华恒生物进行了定增,融资6.84亿元,主要投向年产5万吨生物基丁二酸及生物基产品原料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年产5万吨生物基苹果酸生产建设项目,国元金控、创合鑫材基金、鄂旅投资本、基石资本、西藏朗润、粤开资本、君和资本等参与了投资。
截至9月30日收盘,华恒生物每股股价33.7元,总市值84.29亿元,相比最高峰跌去超过57%。
本次港股上市,华恒生物拟募资用于全球扩张业务,合成生物使能技术、新产品及解决方案开发,产能升级,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
截至2025年9月22日,公司创始人、董事长、执行董事兼总经理郭恒华通过直接和间接方式控制约28.76% ,公司非执行董事郭恒平控制约2.02% ,二人通过一致行动协议共同控制公司30.78%表决权 ,为公司控股股东。
归母净利润跌了又跌
从业绩来看,华恒生物上市后营业收入一路上升,2022年—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下称“报告期”),实现了14.19亿元、19.38亿元、21.78亿元、14.89亿元,前三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为31.67%,今年上半年同比增长了46.5%,已超过2022年整年。
对此,华恒生物给出的增长原因主要包括市场需求增加,下游客户对生物基产品需求上升,氨基酸系列产品应用拓展带动销量上升;产能扩张,为满足市场需求提供保障;新产品引入,如色氨酸、精氨酸、1,3 - 丙二醇等新产品丰富产品组合,助力营收增长。
归母净利润方面,公司于2023年创下4.49亿元最高值后,2024年却大幅下降57.8%至1.9亿元,到了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1.15亿元,同比下降23.26%,持续出现“增收不增利”态势。
华恒生物认为,净利润下滑主要在于成本上升,2024年销售成本较2023年增加41.7%,2025年上半年销售成本也因L - 缬氨酸销量增加而上升;市场竞争激烈,产品价格波动;费用增加,销售及营销、行政、研发等费用呈上升趋势,侵蚀利润。
报告期内,公司毛利率从38.7%降至24.8% ,2025年上半年降为23.5%,同比也是下降。
其中,氨基酸系列产品是公司主要收入来源,报告期内占总收入比例在69.3%—82.2%之间。
同为合成生物赛道“明星”的凯赛生物2024年、2025年上半年实现了营收29.58亿元、16.71亿元,同比均是增长,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89亿元、3.09亿元,同比增长33.41%、24.74%。
相比之下,华恒生物体量约为凯赛生物的1/3,但以 2024年收入为衡量标准,华恒生物在L-丙氨酸及L-缬氨酸细分领域全球市占率均第一,具备“隐形冠军”属性。
记者 王莹
文字编辑 褚念颖
版面编辑 佘诗婕
如果要问最近一段时间,全网最火的营销是哪个?始祖鸟的一次在西藏的营销活动已经以一种难以理解的状态火遍全网,到处都是热搜,但是都是黑红,受此消息影响,安踏市值开盘就蒸发了125亿,一场营销活动为什么会闯...
在5月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时下调全年业绩展望后,全球减肥药巨头诺和诺德(NYSE:NVO)在年中报发布前再次大幅下调2025年全年业绩指引。 7月29日美股盘前,诺和诺德发布公告称,按固定汇...
因为一场“炸山运动”,备受中产追捧的户外品牌始祖鸟,被推至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人们普遍质疑始祖鸟在西藏喜马拉雅山燃放的那场“可降解”烟花,会对高原地区的脆弱生态产生影响。社交媒体平台上,已有多名户外博...
国产运动巨头的差距,还在继续拉大。 从2021年的2800亿港元到现在的430亿港元,短短几年李宁的市值就蒸发了84%。相比之下,安踏市值虽然也有缩水,但凭借2546亿港元成为李宁的6倍。 前不久,...
设计:岚昇 “大嘴博士打假可复美重组胶原蛋白添加事件”发酵月余,巨子生物(02367.HK)终于低头了。 6月23日晚,巨子生物(02367.HK)发声明承认:“我公司现有的质量标准、检测方法和标签...
曾号称要颠覆电动车行业的小牛电动,如今面临举步维艰的境地。 市值直接蒸发掉了90%,这中间到底是怎么回事? 以下是本期视频脚本: 曾号称要颠覆电动车行业的小牛电动,如今面临举步维艰的境地,市值直接蒸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