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厦门的房价仍在调整当中。
国家统计局披露的数据显示:
3月份,厦门二手房环比下跌0.3%,同比下跌9.7%。
不过,4月份的关税大招,加剧了后市的不确定性。
上周我写过杭州的楼市,其中就点名,4月初爆发的关税大战改变了杭州楼市本该持续火热的剧情。
4月1日至14日,杭州十区二手房成交量不到4000套,预计全月成交量8000套左右。
而3月份十区共成交二手房12413套,仅次于2017年4月的12666套,创下近8年来新高。
从1.24万套,可能降至8000套,降幅超三分之一,而且还是在两个地王诞生的背景下,可见这一轮关税博弈对市场信心的冲击,有多大。
机构检测的数据也在显示,4月份行情转弱迹象明显:
第一,克而瑞监测重点26城4月上半月成交面积达317.17万平方米,环比下降14%,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第二, 4月上半月重点30城项目开盘去化率为34% ,比3月全月下降10个百分点。
具体到厦门来看,厦门的土地市场不温不火,近日推出的四块宅地,三块底价成交, 已经是明显迹象。
关税大战,对于厦门这样一个依赖出口的城市来说,影响不言而喻。
去年厦门出口规模4980.1亿元,其中对美出口规模800.69亿元(2023年数据),对美依赖度16.1%。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各城市统计局、各地海关
本号认为,在关税大战利空之下,目前躁动的城市,热度都将难以为继,调整仍会是各城市今年的底色,只不过分化特点更明显而已。
何况,厦门房价虽然经历了三年调整,但绝对价位已经让人望房兴叹。
03
调整,仍会是厦门房价的主基调
厦门房价回调,除了宏观因素方面的经济、就业形势,以及人口红利终结外,还有其自身的主观因素。
比如, 这座城市的房价虽然经历了调整,但依旧高不可攀。此外,这座城市的居民杠杆率已经被拉满,很难再拉动。
之前在厦门房价一直领跌的时候,本号就专门分析过厦门房价下跌的主要逻辑 :
第一,其调整的根本逻辑,是房价与城市本身的“德不配位”。这也是大多数中心城市房价调整的核心原因之一。
说白了,就是 房价太高,严重超越了当地人的购买力。
厦门虽然头顶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头衔,但论经济实力、财政实力和人口规模,都非常普通。
在产业上与苏州、南京、合肥等城市根本没法比,尤其是与苏州相比,产业与经济实力相差几个量级。
而 房价鼎盛时期的厦门,房价收入比接近40。也即当初一个拿着厦门平均收入的人,想要在厦门买一套平均面积的房子,需要不吃不喝四十年才能够。
之前本号详细介绍了深圳楼市因何而涨,因何而跌。
简单归纳,上一轮牛市中深圳房价率先启动,并从2015年年初的3万多成交价涨到了2021年年初的8万多成交价,挂牌价甚至冲破了9万,背后是两股势力推动。
一个不断涌入的人口带来的硬性需求,另一个是经济、产业、金融、科创等综合实力不断提升之下引起全国热钱加注深圳,也即炒作。
厦门的房价上一轮上涨也是这两个因素,但侧重点不同。深圳的房价上涨,刚需与炒作四六分成,厦门则是二八分成,也即炒作是其房价的绝对支撑力量。
而相比于深圳,厦门的产业根本撑不起如此高的房价。
第二,厦门的居民杠杆率很高。
在2021年之前,厦门的居民杠杆率位居全国第二,仅次于深圳,可见其买房热度。
这几年在调整之下,厦门的居民杠杆率下滑至第6,深圳下滑至第五,杭州则位居第一。
虽然排名下降,但杠杆率的绝对数依旧很高,很难再拉动。
可以看下全国整体情况。
全国居民杠杆率在2019年之前一路飙升,2020年9月份达到了60.8%。在2020年9月份之后至今,一直没有什么大变化。
走势已经很好地说明,居民的杠杆已经拉不动了。
本号之前多次强调过,房价与收入、预期之间,要寻找一种新的平衡,只有出现了新的平衡点,房价才会止跌。
而无论是放开限购、放开落户,还是降低首付等其他措施,都做不到这一点。
要快速实现平衡,一方面要不断缩小房价与收入之间的差距,要么提升民众的收入,要么不断降低房价。另一方面,恢复信心。
无论是缩小房价收入比,还是恢复信心,都得基于经济回暖、就业回暖。
这一切,随着关税大战重燃,不确定性再度加剧。
而这又将推动新一轮大规模救市到来。
降准降息是一定的。
如果后面影响太大,北京、上海、深圳核心区域的限购,也可能全部解开。
数据显示,AH股溢价指数最低已经跌破127点,最新报128.05点,为2020年7月以来的新低。展望未来,AH股两地上市的公司估值溢价有望持续降低,尤其是优质股票,最终可能实现AH股同股同价,这对AH...
“我们是初创企业,前期投资基本用在研发上,一般金融机构对我们这种缺乏抵押物、信用记录不全和规模不足企业的评价就是抗风险能力弱,因此很难融到资金。”日前,深圳市龙华区某科创企业负责人李先生在获悉龙华产业...
自2023年人工智能浪潮爆发以来,AI领域从技术突破到应用落地一直备受热议。如今人工智能的浪潮并未消散,反而越演愈烈,全球进入人工智能重塑竞争格局的关键节点。 5月17日,在搜狐科技年度论坛上,搜狐创...
市场全天震荡分化,三大指数涨跌不一。从板块来看,银行股维持强势,电力股再度走强,PEEK材料概念股集体大涨。下跌方面,人工智能、金融科技等概念股展开调整。 ETF涨跌幅方面,多只港股创新药相关ETF涨...
世界品牌实验室以学术权威性重塑全球品牌评体系,其榜单已成为企业战略制定的参考标尺,其每年会发布包括《世界品牌500强》、《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和《亚洲品牌500强》三大权威榜单,本次最新公布的《中...
在经过连续两天的上涨后,5月15日银行板块有所回调。 过去一年多时间,尽管市场波动,但银行股依旧坚挺。 以上海银行、浦发银行、成都银行为代表的多家银行股,纷纷创下历史新高。多只权益基金凭借精准重仓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