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收利润双降,核心业务赛道承压,海纳医药“折A转港”能成吗?

客服微996438433天前财经知识5

接连受挫之后,海纳医药于2025年11月递表港交所,开启第二次IPO尝试。然而,其前景依然充满不确定性。此前在A股审核阶段,公司合并报表层面存在的累计未弥补亏损超1亿元以及规模较大的应收账款,已引发深交所对其业务模式和收入增长可持续性的重点关注。而这些方面也是此次港股冲刺中市场关注的重要方面。

【盈利下滑,增长动力不足】

招股书显示,2022年至2025年6月底(简称:报告期),海纳医药的营收分别为2.65亿元、4.10亿元、4.25亿元和1.78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0.60亿元、0.73亿元、0.53亿元和0.22亿元。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25年6月底,公司并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扭亏为盈,依然存在0.77亿元的累计亏损。

_医药行业赛道_医药赛道龙头

经营业绩情况,来源:招股书

从数据来看,即使在2022年至2024年营收整体增长期间,公司的净利润已呈现下滑态势,整体下滑11.67%。而到了2025年上半年,营收增长态势终止,同比下滑16.80%,净利润更是大幅下滑25.80%。这一逆转信号表明,公司可能已触及增长天花板,发展动力明显不足。

更值得警惕的是公司的现金流状况。其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截至2025年6月底仅为0.63亿元,较2023年底的1.92亿元峰值水平大幅减少67.19%,流动性压力日益凸显,这为其后续研发投入和业务拓展蒙上了阴影。

_医药赛道龙头_医药行业赛道

现金流情况,来源:招股书

深入分析可见,公司盈利下滑的重要根源在于对外包业务的过度依赖。2025年上半年,公司的CXO服务业务占比达到78.2%。高度集中的业务结构使得公司在应对市场波动时显得相对脆弱。

此外,公司增长动力不足与其薄弱的技术壁垒也脱不了干系。

【技术壁垒较低,“CXO+MAH”模式遇冷】

与专注于前沿创新药的CXO企业相比,海纳医药的业务重心在于仿制药和改良型新药研发,业务模式更侧重于“选品”和“快速转化”,而非底层技术突破,其技术附加值和行业壁垒相对有限。

公司曾试图通过“CXO+MAH”这一业务模式寻求差异化突破。该模式允许公司在提供传统研发服务的同时,通过自主立项研发并将成果转让给客户,以获取更高收益。

然而,这一模式的底层逻辑正面临严峻挑战。药品集中带量采购的常态化推行,显著压缩了仿制药的利润空间,进而大幅降低了医药企业购买仿制药批文的意愿。

从北京商报网和蓝鲸财经可知,第五批国家集采时,平均每个中标产品对应的市场规模还有约2.39亿元,到第九批时,该数值就减少到了0.99亿元,降幅超过58%。规模的降低给企业的利润带来了很大影响。

为寻求突破,海纳医药近年来将凝胶贴膏等经皮给药制剂作为重点发展方向,其自主研发的洛索洛芬钠凝胶贴膏已于2025年第一季度获批上市,成为国内第三家获批该品种的企业。

此举虽显示了公司向技术门槛相对较高领域探索的努力,但单一品种的成功能否支撑起公司的长期成长叙事,仍需市场检验,而创新药行业对整个仿制药大行业的挤压趋势显而易见。

【行业红海竞争,核心业务赛道承压】

海纳医药面临的挑战不仅源于自身,更来自整个行业的激烈竞争。目前仿制药CXO赛道已俨然成为一片“红海”。

从公开市场信息可知,药学服务(全流程)的价格在2019年还有大约400-500万元,到2023年就下降至约200万元,同期,生物等效性试验也从高峰期约500万元下降至了约250万元。随着集采品种数量增加,单个中标药品的市场利润空间被压缩,下游药企对研发成本的把控更为严格,支付意愿和能力下降,仿制药研发服务的价格被大幅压低。

行业性压力也直接体现在同行企业的财务表现上。例如,百诚医药虽在2024年营收为8.02亿元,但同比下降21.18%,且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0.53亿元,由盈转亏。阳光诺和虽然2024年营收10.78亿元,同比增长15.7%,但其归属净利润约为1.77亿元,同比减少3.98%,呈现出“增收不增利”的困境。

海纳医药整体毛利率从2022年的60.1%波动下滑至2024年的46.0%,尽管2025年上半年小幅回升至52.1%,但仍远低于2022年水平,而且海纳医药与百诚医药和阳光诺和在营收规模上有成倍的差距,“小个子”难与“大块头”竞争。

仿制药目前局面的根源在于创新药的崛起以及行业从“数量”到“质量”转型的清晰轨迹。从观研报告网信息可知,中国的创新药市场从2020年的约0.82万亿元增加至2024年的约1.14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8.53%,相比之下,仿制药整体只处于微增状态。

医药行业赛道__医药赛道龙头

相关文章

海西新药,上市了

海西新药,上市了

10月20日,海西新药在港股上市,目前总市值近90亿港元。 海西新药成立于2012年,是一家以“仿制药+创新药”双轨模式为核心的制药企业。公司已获批14款仿制药,覆盖消化系统、心血管、内分泌等治疗领域...

传统药企转型面临两难选择?放弃PD-1、发挥商业化优势,誉衡药业暂不涉及创新药

传统药企转型面临两难选择?放弃PD-1、发挥商业化优势,誉衡药业暂不涉及创新药

业绩回暖 目前,药品推广服务是誉衡药业的重要业务模块,除兴和制药外,誉衡药业已与另一家日本药企第一三共有近十年的合作关系。誉衡药业在2024年年报中介绍,其与第一三共的合作产品已逐步拓展到奥美沙坦酯片...

海西新药二闯IPO:仿制药压力渐显,创新药未成气候

海西新药二闯IPO:仿制药压力渐显,创新药未成气候

8月6日,海西新药第二次向港交所递交IPO申请。 这家曾获福建国资委(间接持股13.87%)、展鸿达投资(持股11.3%)等机构注资的制药企业,虽以“仿创双轨”模式为标签,却依旧陷入多重困境。公司现金...

仿制药厂的新机遇?比尔·盖茨称正探讨将减肥药引入低收入国家

仿制药厂的新机遇?比尔·盖茨称正探讨将减肥药引入低收入国家

财联社10月11日讯(编辑 史正丞)退休后一直致力于改善低收入国家医疗问题的前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又有了新的课题:将GLP-1减肥药引入那些难以负担高药价的国家。 据统计,在全球现有10亿肥胖人口中,约...

海西新药恢复周一上市,暗盘涨超50%!靠4款核心仿制药年入超4亿元

海西新药恢复周一上市,暗盘涨超50%!靠4款核心仿制药年入超4亿元

红星资本局10月19日消息,10月17日晚,福建海西新药创制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海西新药”)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将于10月20日(星期一)正式上市,发售价格为86.40港元/股。 海西新药原定于10月...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客服微信:BT86616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