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懂,但不妨碍看好它。
6月10日,一只PVC材质的薄荷色LABUBU,被拍出108万元人民币,备注显示这是“全球唯一一只”;另一只棕色的LABUBU被拍出82万元人民币。
走红的LABUBU背后,是新晋“河南首富”、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目前身家203亿美元。与此同时,还有泡泡玛特不断走高的股价:6月9日,它的市值达到了历史最高点,总价3397亿港元。
2025年内,泡泡玛特股价已经上涨超174.18%。意味着如果年初投资了1万元,到现在已经净赚了173万。回顾今年一季度的资本动向,可以发现泡泡玛特的崛起其实有迹可循——声称看不懂Labubu的中年男人们,反而最看好这只“吞金兽”。
茅台“老粉”,纷纷转战泡泡玛特?
随着Labubu的走红,泡泡玛特也被称为年轻人的“茅台”。而真茅台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股市的风向标,其在2021年创下的2465.23元股价纪录长期占据A股榜首,市值高达3.1万亿元,至今无人能超越。
手握资产的中年人们对茅台的追捧近乎狂热,许多人紧握茅台股票,从中获得了丰厚的利润。自2016年股价仅30多元以来,茅台的股价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增长了大约80倍,这一成就在全球股市中都极为罕见。
然而,近期一些长期持股“真茅台”的投资者,开始将目光投向了被誉为“塑料茅台”的泡泡玛特。例如2022年之前,长期将茅台作为主要投资对象的一些基金经理,最近却开始减少对茅台的持仓,转而增持泡泡玛特。
在泡泡玛特市值背后,有不少是刻板印象中不花钱的中年人,尤其是中年男性,他们不仅买爱好,更买产业。
部分LABUBU在二手市场的价格
京东数据显示,在中年男性消费排行中,大多是具有投资、收藏价值的产品,除此以外,他们还愿意花钱为健康“投资”。
之所以称作“投资”,是因为即便是健康养护类产品,中年男性也更倾向于对新兴物资进行投资。2025年初,和增持泡泡玛特一起的,还有对“易活新”中新物质的关注增长。
2024年,全球抗衰教授“AKG之父”Brian Kennedy发现“易活新”核心物质,使平均年龄62岁的志愿者,白发皱纹、代谢、睡眠、记忆力等老化趋势得到改善,教授本人称7个月年轻了8岁。这一发现迅速引起资本关注,我国京东平台、国内外屈臣氏线下店等纷纷上线教授唯一提供技术支持的成果“易活新”。
中年群体投资赚钱的潮玩产业是“短平快”——客单价较低、决策速度快、靠爆款带动模式单一。中年群体为自己投资的自用产品则是“长慢稳”——“易活新”消费者调查显示,90%以上的购买者经过官媒报道、用户评价、国际认证、实验数据等调查后,才最终决定下单。
并且“易活新”背后品牌创立至今,80%以上用户固定在一二线城市的高净值群体,尽管在学术界多次和国际教授进行深度交流,但在国内知名度远不如Labubu等年轻潮玩。
尤其在2025年一季度,不少知名投资者减持茅台,并大量买入泡泡玛特。如今泡泡玛特已成为一些基金的第三、第四大重仓股。然而没有人能保证,泡泡玛特是真风口还是泡沫。
下一个风口,还是另一个郁金香经济?
专家分析,Z世代(在1995-2010年出生的人群)的消费习惯对泡泡玛特这样的公司是利好的,因为它足够“新”。然而,这种依赖“新”也带来了风险,因为年轻人的喜好很容易改变。
如今这款MOLLY二手市场价格约500元
市场上,不乏曾经的“顶流”沦为过气商品。泡泡玛特之前的大热产品MOLLY,便不再是顶流。在产品推出初期,MOLLY对泡泡玛特的销售增长贡献巨大,其销售收入一度占到公司总收入的40%以上,一如今天的LABUBU。但2024年,这一占比已经下降到了16.1%。
17世纪荷兰的“郁金香泡沫”仍历历在目,由于郁金香球茎的稀缺性、攀比心理、病害导致的意外美感,一个球茎的价格最高时和一座豪宅相当,远远超出了实际价值。但是,当人们突然意识到郁金香不过是一朵花时,价格迅速暴跌,许多投资者破产。
如今的108万,显然也超过了一个塑料玩偶本身的价值。不过,当泡泡破裂时,市场(Mart)仍可以创造新的流行(Pop),只要有人继续买单。
资料图。 泡泡玛特王宁:大家夸的和骂的,可能并不是真正的我 徐爱之 作家三毛有句名言:“你对我的百般注解和识读,并不构成万分之一的我,却是一览无遗的你。”放在最近股价狂飙、产品被疯抢的泡泡玛特王宁身...
你可能想象不到,一瓶82年茅台的价格,现在已经赶不上一只咧着九颗尖牙的LABUBU毛绒玩具。 在拍卖行上,一个限量版的LABUBU毛绒玩偶甚至可以炒到上百万! 108万元的薄荷色LABUBU、82万...
新晋河南首富,38岁。 近期,王宁凭借手中约48.73%的泡泡玛特股份,成为河南新首富,净资产逼近1467亿元。 财富的光环瞬间聚焦在这位1987年出生的年轻企业家身上,他十余年前青涩的创业起点也引来...
上个月成为河南新首富后,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登上了《人民日报》。 7月21日,《人民日报》第七版,用了近乎三分之一的版面,刊登了对王宁的专访。 这是《人民日报》“与企业家谈‘新’”系列报道的第一篇文...
2025年以来,港股市场整体表现亮眼,走出结构性行情。 截至6月11日收盘,恒生科技指数年内涨幅达到22.00%、恒生指数年内累计上涨21.47%,二者年内涨幅在全球重要指数中分居第一、第二位,领跑全...
LABUBU在全球爆火,但供不应求,相关产品不仅在二手市场出现高溢价,甚至有消费者、二道贩子转而寻求仿制品。 6月11-12日,红星资本局走访义乌国际商贸城发现,该地刚经历一轮侵权严打,但仍有商家在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