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大盘盘中创下年内新高,达3636点;同时下午跳水,收盘的时候又翻红了。创业板开始调整,今年跌幅超1.6%。两市成交额1.8万亿。前期热门板块普遍回调,一些油气、化工、钢铁等板块领涨。
消息面上,一个是国内关于经济的高层会议,关于资本市场描述提到,“巩固资本市场回稳向好势头”;另一个是中美会谈结束,延期再说。
现在的大盘真的是硬,根本跌不下去。活跃的时候,成长科技股百花齐放;震荡的时候,权重股又能顶上。
我们之前盘点过一期的小盘指数,现在接着把这个坑填完。
中证1000指数:选取中证800指数样本以外的规模偏小且流动性好的1000只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与沪深300和中证500等指数形成互补。简单理解剔除中证800,大概排名第801-1800位的股票。与中证2000相比,中证1000成分股市值要大一些,但对于沪深300这类指数,也算是绝对的小盘。
创业板中盘200指数:反映创业板市值规模中等、流动性较好的200家公司股价变化情况。简单理解剔除创业板指数的,排名101-300位的股票。作为成立比较久的创业板,这里面也有一些不错的中小盘成长股。
上证科创板100指数:从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中选取市值中等且流动性较好的100只证券作为样本。简单理解剔除科创50,排名第51-150位的股票。科创板也是比较年轻的科技属性的板块。
北证50成份指数:由北交所规模大、流动性好的最具市场代表性的50只上市公司证券组成,以综合反映市场整体表现。北交所由原来的新三板精选层而来,这部分集中了科技创新的企业。
业绩上:
中证1000指数:今年以来13.70%、近1年44.57%、近3年-1.64%、近5年-0.83%;
创业200指数:今年以来16.49%、近1年67.15%、近3年6.98%、近5年3.72%;
科创100指数:今年以来24.24%、近1年62.26%、近3年-5.18%、近5年-8.03%;
北证50指数:今年以来41.19%、近1年110.90%、近3年11.36%;
这里面,20CM的有创业200、科创100,还有30CM的北证50指数;尤其是北证50指数,近些年涨得一塌糊涂。
跟踪中证1000指数的基金:
共计58只,除了ETF还有ETF增强策略的基金,这一类规模只有4家上了百亿:南方、华夏、广发和富国,其他规模都不大。另外,中小盘基金适合做增强策略,一是数量多,二是小盘股参差不齐,也需要一定筛选。所以可以看到场外指数增强基金数量很多。另外,ETF被头部机构或先发机构“垄断”,中小公司也是选择增强基金做超额收益出圈。业绩上表现首尾也差不少。
跟踪创业200指数的基金:
共计8只,创业板成立较久,这个指数成立时间不长,跟踪的5只ETF规模也不大。
跟踪科创100指数的基金:
共计29只,指数发行的时候各家头部机构铆足劲,新指数新气象。不过现在看来,整体规模也都是不大。但各个种类,ETF、ETF增强、ETF联接、场外指数基金、指数增强基金,基本都有了。
跟踪北证50指数的基金:
共计37只,其中有北交所主题基金,但都是两年封闭期;另外北证50只有场外指数基金,且这些基金单只限额5亿元的。整体盘子比较小,也不能有太多规模的资金涌入。
以上,就是除了中证2000、国证2000之外的小盘或者中小盘指数及其跟踪基金。中小盘股,自带成长属性,尤其是上扬的市场,涨幅大、反弹高;同时也需要注意,这些指数波动也大。我的图里也回溯了近3年的最大回撤,我们可以看到波动还是很大的,最大回撤超过40%。所以,既要看到收益性,也要看到波动性。
这些指数基金,都是工具型产品。真正想赚到钱,更关键的是如何运用这些工具,这是最难的。
《CBNData新消费周报》精选本周新消费领域最新动态,公司头条、消费风向、营销动态、可持续消费一文速览。 资讯速览 美团和京东启动万店计划 叮咚买菜正式发布“4G”战略 特斯拉进军餐饮业 LVMH上...
【宏观要闻】 1、世贸组织小型部长会议在法国巴黎举行。中国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出席会议并发言。王文涛表示,中方已向世贸组织提交《关于当前形势下支持多边贸易体制的声明》,愿与各方一道维护国际经贸秩序和全球贸...
燕翔 沈重衡(燕翔系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 报告正文 2025年5 月7日,证监会公开印发《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建立与基金业绩表现挂钩...
近5年来,A股经历着明显“牛熊交替”,市场风格持续变化。从近3年的区间看,在前期受到俄乌冲突、全球加息、疫情反复等多重因素拖累,A股市场风险偏好持续下降。直到近1年,“9·24”政策组合拳引爆急涨行情...
交流小象超市,实名添加微信lihua759321进群 美团做的自营前置仓生鲜电商——小象超市正在筹划福州开城。 有市场人士告诉《商业观察家》,小象超市内部正在福州选址。“目前,福州还没开站,但在筹划...
近日,在《罗永浩的十字路口》视频播客中,何小鹏抛出了一组惊人的数字:未来一家AI汽车公司的年研发投入至少需500亿元,其中约300亿元可能用于AI技术。 对一家造车新势力而言,这样的数字既像是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