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家电行业里谁比较牛逼,大家的第一反应,或许都是关于海尔、格力、美的这几个市场龙头。
但估计很少有人知道,在冰箱市场里,还藏着一个低调的“隐形巨头”,虽在国内市场名气不如前几家,却靠着出口生意闷声发大财,甚至力压海尔、美的。

点击上方视频立即观看
快刀财经的朋友们,好消息来了,为了满足大家多元化的需求,「快刀财经」的视频内容我们会同步在公众号上发布,还是熟悉的配方及味道,还是犀利但有温度的内容,还是足够多的增量信息,还有你在公众号上可能看不到的独家重磅。快去视频号、抖音、B站、小红书搜索「快刀财经」,关注我们,每天为你解剖一个新商业真相。
以下是本期视频脚本:
说到家电行业里谁比较牛逼,大家的第一反应,或许都是关于海尔、格力、美的这几个市场龙头。
但估计很少有人知道,在冰箱市场里,还藏着一个低调的“隐形巨头”,虽在国内市场名气不如前几家,却靠着出口生意闷声发大财,甚至力压海尔、美的。
它就是奥马电器,再换个熟悉点的名字,就是如今的TCL智造。
不打广告、不靠营销,奥马的营收,去年高达184亿元,其中,海外营业收入为134.95亿元,同比增长31.82%,占营业收入比重为73.50%,可谓是在海外市场,悄悄把钱赚了。
截至去年,奥马的冰箱已实现连续16年中国冰箱出口全球总量第一,连续17年中国冰箱出口欧洲第一,在国货出海的品牌榜单上,奥马的市占率,也仍然居第一。
都知道国内制造业,最不缺的就是代工,作为一个早期靠搞代工打江湖的家电品牌,能够在激烈的竞争里突围,打入海外的冰箱市场称王称霸,奥马属于“有两把刷子”的选手。
彼时的国内冰箱市场,几乎全是外资的天下,国产品牌想要起步,那可是难上加难。
2003年的时候,奥马生产出了第一批冰箱,开始找知名家电品牌商们谈代工,与TCL的结缘,让奥马抓到了关键性的橄榄枝。
当时的TCL,还没有自己的冰箱产线,产品全都是依靠代工,返修率不到2%的奥马冰箱,是同类代工产品里最低的,再凭借优惠的价格,奥马成功接下了TCL手里一半的冰箱订单。
拿到了TCL的单子之后,奥马积攒的口碑,让其他品牌商也慕名而来。
其中海信跟奥马合作后,第一年的订单量只有2万到3万台,次年,就扩大到了10万台左右,并且将代工企业由以前的12家缩减到仅奥马一家。
国内代工,让奥马赚到了第一桶金,但奥马却没有局限于国内,而是盯住了海外市场,准备先进军欧洲。
当时的欧盟国家,对代工企业要求严苛,国内没多少工厂有实力,或敢于花成本去挑战。
但奥马选择了优先把资金花在与欧盟标准的对接上。
花了巨大成本之后,奥马成功拿下了国际巨头惠而浦的订单。
和国内的情况相似,一单做出口碑之后,其他国际巨头也纷至沓来,奥马也顺势成为海外各大品牌的首选代工厂。
虽然便宜是奥马的优势,但价格战都会打,拿下海外市场的奥马,靠的并不光是价格便宜。
造冰箱这件事上,会产生模具的损耗,换款就需要换模具,而一台模具的成本动辄上百万,如果哪款卖的不好,模具费会成为很大的成本占比。
但奥马只做最“划算”的冰箱。
把大多模具统一长宽,只作高度区别,然后专做市场需求的爆款,比如欧洲市场主打嵌入式冰箱、英国市场偏爱小巧型、德国市场更重视冰箱的静音效果,奥马就主打这几个款式。
摊薄模具费的同时,还提高了生产效率,才换到了有竞争力的高性价比。
创立之初的奥马,冰箱的年产能仅有4万多台。短短几年之后,就突破了300万台,包揽了冰箱出口冠军,且再也没落后过。
2012年4月,奥马正式登陆深交所,成为了那几年里唯一上市的家电企业。
不过,奥马也并非一帆风顺。
三年后,顶着京东原副总裁,和互联网金融初代大佬光环的赵国栋,成为了奥马实控人。将奥马推入了时下大兴的金融游戏,开始了双主营业务的战略,玩起了P2P、助贷、车贷、保险经纪等运作。
此举却恰好将奥马推入了泥潭。
2018年开始,P2P行业受政策影响频频“暴雷”。重仓P2P的奥马亏损将近30亿,资金几近崩盘,奥马只能被迫“卖身”。
合作多年,深知奥马电器价值的TCL老板出手了。
2021年,TCL集团通过司法拍卖控股奥马,砍掉所有金融业务,回归主业,两年后,奥马实现了7.87亿的净利润。
但同时,奥马应收账款和存货也都居高不下。可见奥马想要完全恢复,并非短时间的事。
但毕竟作为多年中国冰箱出口大王,奥马实力不容小觑,其重回赛道后的表现,也值得我们期待。
来源 | 伯虎财经(bohuFN) 作者 | 蜡笔 今年,小米集团(以下简称“小米”)成了家电行业里绕不过去的名字。 3月,美的集团(以下简称“美的”)在年报中披露:清仓全部小米股份,十年合作就此落...
消费逆周期下,白色家电龙头的日子也不好过。 10月30日,格力电器发布了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报告,财报显示,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376.54亿元,同比下降6.62%;实现净利润214.61亿元,同...
最近小米和雷军的日子可真不好过,各种负面缠身,导致他们现在无论做什么,都会被舆论踩上两脚。 昨天,小米刚官宣智能家电工厂正式投产。 关键部件100%AI视觉质检、自研“澎湃智能制造平台”。 这些可能...
11月12日,三元股份实现三连板,而在这背后,是消费股的集体突破,中粮糖业、科拓生物、安井食品、天味食品、博晖创新等都纷纷大涨。 在DeepSeek光环的强势照耀下,A股今年陷入了AI科技的狂欢。 如...
凭借着多品牌协同以及国补等带来的利好,2025年上半年海尔智家和美的集团都取得了超市场预期的增长。受空调市场需求和价格影响,卖方分析师认为格力电器增长不及预期,但未来有望企稳。 杨现华/文 8月29日...
01 小米,全面爆发! 尽管雷军说小米所有硬件利润不超过5%,尽管最近小米汽车深陷舆论风口。 但不得不承认,从去年到今年一季度,小米赚麻了。 前不久,小米拿到了史上最好的季度财报成绩。 营收、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