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率是在下降;
但,羊奶粉这个赛道,居然是一个新兴赛道。
2008年,我国羊奶粉销售额只有3亿;
2024年,中国羊奶粉市场规模达到了250亿…
专家甚至估算,未来8年我国羊奶产业的潜在规模将达到千亿级别。
喝羊奶粉的人有所增多,为什么?!
一个是做羊奶粉的品牌变多了,各种宣传也变多了;
另一个则是,过敏体质的孩子,多了。
于是,比起牛乳,宣扬更低敏、易吸收的羊奶,就成为了其中一种选择。
那么问题来了,羊奶粉,赚钱吗?!
正巧,中国羊奶粉市场排名第二的企业,要去赴港上市了。
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羊奶粉生意,到底好不好做?!
羊奶粉,大家听得比较多的可能是 澳优旗下的进口品牌佳贝艾特。
这也是行业里的绝对老大。
但有谁知道,行业老二是谁?!
TA就是今天要说的——宜品乳业。
宜品乳业的创始人、出生于黑龙江北安市的 牟善波,是一名乳业老兵。
他大专毕业后,便进入到了淄博知名乳品企业得益乳业,从事技术工作。
后加入青岛圣元乳业,从基层业务员做到总经理。
2003年5月,牟善波从青岛圣元离职,三年后又从圣元国际接手了北安市乳品厂,在此基础上创办了北安宜品努卡乳业有限公司。
目前,牟善波直接或间接持有宜品集团75.11%的股份,是公司的控股股东。
招股书显示,宜品集团专注于羊奶粉及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领域。
产品矩阵涵盖婴幼儿配方羊奶粉、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婴幼儿配方牛奶粉、等等。
看,还有尖子生奶粉。
必须承认,做羊奶粉,宜品集团看起来还是挺认真的。
在上游环节,公司在黑龙江和山东经营自有牧场,并在西班牙管有战略採购基地。
在销售环节上,则主要是经销商模式。
主要客户包括大型区域经销商、电商经销商,以及制造商和食品公司以及OEM品牌商。
而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的数据,以2024年对应产品的零售额计,宜品集团在中国羊奶粉市场排名老二,市场份额14.0%。
那么问题来了,羊奶粉生意,好做吗?!
还是蛮可以的。
财报显示,2022年、2023年、2024年和2025年上半年,宜品集团分别实现收入14.02亿、16.14亿、17.62亿和8.06亿;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2.27亿、1.68亿、1.72亿和5668.8万。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同期的销售及分销费用,超过了营收的四分之一;
其中营销和宣传费用,以亿计。
其实也可以理解,羊奶粉在国内,毕竟还是一个小众赛道。
不少羊乳企业在向下游铺货时,还会配备培训师,为经销商、零售商讲解羊奶的价值。
此外,签约明星代言、梯媒投放,以及小红书种草等方式也成为其营销的常规手段。
除了在营销上花大价钱以外,据称, 由于畜养规模小、产奶周期短、工艺更复杂等原因,羊奶粉的生产成本要比牛奶粉高出不少。
但尽管如此,猫姐算了一下,宜品集团的毛利率还是维持在50%左右,净利率也有10%左右。
对比之下,伊利的毛利率在34%左右,净利率12%左右;
蒙牛毛利率40%左右,净利率5%左右。
猫姐看了一下,宜品的各种羊奶粉,不便宜,买一罐就要300多、400多。
难怪赚钱!
也难怪,不少大公司开始发挥“钞能力”,杀入这一堪称“小众”的市场。
比如伊利收购羊奶粉优势企业澳优59.45%的股权;
飞鹤完成对陕西婴幼儿羊奶粉企业小羊妙可的全资收购;
君乐宝选择了银桥乳业这一陕西老牌羊奶粉企业等。
这也让宜品乳业面临的竞争更加激烈,不仅要与蓝河、荷莱蕊、维爱佳等羊奶粉品牌混战,还要面临蒙牛、伊利、君乐宝、贝因美等大型乳企疯狂抢食。
当然,未来有点难,不妨碍宜品先落袋为安。
2023年2月、3月和2025年1月,宜品就已经进行了三次大额分红,分派股息合计2.79亿。
一大半赚的钱,分掉了。
你会喝羊奶粉吗?
在港股IPO市场逐渐升温、新消费回归投资视野的背景下,区域型即时零售企业朴朴超市再度出现在资本的聚光灯下。 据华尔街见闻·信风,朴朴超市运营主体——福州朴朴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正与头部投行接触,考虑赴港上...
增收不增利,是所有企业的噩梦。 但偏偏其在制造业中,又尤为常见。一方面,制造业公司上游原材料要么是大宗商品,要么是芯片等高科技物料,很难压低采购价格。 另一方面,它们下游面对的往往还是华为、苹果、比...
8月12日晚间,金龙鱼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56.82亿元,同比增加5.67%;实现归母净利润17.56亿元,同比增长60.07%。值得一提的是,金龙鱼第二季度盈利...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强者恒强固然好,但阶段性的成王败寇才是常态。 诸如沪电股份和胜宏科技的你追我赶,恒瑞医药和百济神州的互不相让,以及洋河股份和泸州老窖争夺“白酒老三”等等,...
5月14日下午,“量贩零食第一股”万辰集团(300972.SZ)(下称“万辰”)举行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公司管理层就投资者关心的问题进行解答。 财报显示,2024年万辰实现营收323.29亿元;净...
IPO市场新动态。 5月30日,共有4家IPO企业获得受理,其中创业板打破今年“0受理”现象,迎来首批IPO项目。 根据券商中国记者统计,今年5月,沪深北三大交易所集中受理一批拟上市企业IPO申请,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