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野果撑起IPO梦
作者 |余寒
来源 |投资家(ID:touzijias)
中国休闲零食赛道正杀出一匹“黑马”——江西齐云山食品有限公司(简称“齐云山”)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冲刺“港股野生果糕第一股”。
这家扎根赣南革命老区30多年的企业,凭借一袋袋南酸枣糕,从山区小厂蜕变为年销3亿包的行业龙头。招股书揭晓其硬核战绩:2024年企业南酸枣糕销量达7485.8吨,占据中国南酸枣食品市场32.4%的份额,稳居行业第一。
齐云山的崛起,是一颗野果的逆袭史。
1992年,当江西崇义县食品厂濒临破产时,厂长刘志高在深山野岭中瞥见商机——村民弃如敝履的酸涩野果,被他淬炼成改变命运的黄金。他抵押祖屋贷款300万引进德国设备,将竹筛晾晒的土法升级为18道锁鲜工艺,让南酸枣糕保质期从30天延至18个月,更凭“零添加”配方斩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为破原料困局,他通过“公司+基地+5400农户”模式带动约5400户农户:免费发放种苗、保价收购鲜果,带动种植面积从千亩暴增至5万亩,农户年增收超万元。
这颗深山野果,终以83%的南酸枣糕市场占有率(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和9.26亿元营收领军细分赛道,借港股IPO东风,将东方滋味卷向全球。
齐云山“野味”,来源于中国唯一的“中国南酸枣之乡”——江西崇义县。
1986年的江西崇义县食品厂,还是一家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企,主要做酿酒、饼干、糕点、炒货、月饼、蛋糕、汽水等各类食品,年仅23岁的刘志高被任命为厂长。
因个体经济的冲击,这家食品厂处于濒临破产的边缘,过去三年已经更换几任厂长,仓库积压的酿酒、月饼、汽水堆成小山。没人料到,这个刚上任不久的年轻人,竟从当地的一颗野果中嗅到商机:深山中自生自灭的南酸枣,富含果胶,酸涩口感下藏着天然的商业密码。
创业初年的艰辛比野果更酸涩。刘志高带两名老技工扎进九岭山脉,用铁锅熬煮果浆,竹筛晾晒全看天吃饭,首批产品因糖霜结晶被供销社退货。
为此,他拆解台湾凤梨酥配方发现关键在葡萄糖渗透压控制,抵押祖屋贷款300万引进德国真空渗糖设备。在40℃高温车间守了七百小时,终将保质期从30天延至18个月,让深山野果蜕变为可流通商品。
真正的生死劫在1997年降临。
当全国国企改制浪潮席卷,食品厂负债率飙至80%,县里下达“破产清算”最后通牒。刘志高做出一生最大豪赌:说服51名职工掏空积蓄认购股份,将国营招牌换成“江西齐云山食品有限公司”。
那时候,同行用香精色素勾兑“假酸枣糕”,但刘志高却砍掉30%产能,专注纯天然产品路线。为攻克果核残留难题,他带队通过技术革新,研发高效去皮去核工艺,显著提升果肉利用率,并主导制定《南酸枣糕》地方标准(DB36/T 578-2010)。公司目前拥有64项专利,涵盖生产设备和工艺优化。
2008年野生南酸枣遭哄抢,收购价暴涨三倍。刘志高将核心专利免费开放,并提出“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免费向农户提供优质种苗、技术支持,并以保价收购鲜果。这一模式不仅保障了原料品质,还带动5400户农户增收,崇义县南酸枣人工种植面积从1998年的不足千亩扩展至2024年的5万余亩。
2010年齐云山产线的某批次产品霉菌超标,为此,刘志高投资建设GMP标准车间,引入医药级检测线,持续强化质量管理,确保产品安全。
此后十年,南酸枣糕连续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认证,连续28年获国家绿色食品认证,为行业唯一长期维持该认证的产品。
经过近40年的发展,刘志高和团队将齐云山食品从一个30人左右的小作坊带到了一家员工超千人的公司。
招股书显示,截至2024年底,员工总数1412人,其中非全日制雇员占比64.4%,主要应对原料采收季的生产需求。
这颗野果带出了一家千人公司,也带来了资本市场的青睐。
招股书显示:2024年南酸枣糕单品贡献营收2.94亿元,占总收入86.7%,显著高于其自身其他品类。在零食行业普遍推行“多品类矩阵”的今天,齐云山用30年时间将一颗野果打磨成“超级单品”。
这颗野果之所以能够如此成功,可以说来源于南酸枣赛道的“标准定义权”。
当行业还在用土法制作酸枣糕时,刘志高带着团队已建立首个《南酸枣糕》地方标准(DB36/T 578-2010),将果胶含量、纤维保留率等核心指标纳入强制规范。这种“技术护城河”直接导致竞争对手陷入两难:若模仿齐云山工艺,或可能支付高昂专利费;若降低标准,则产品口感与保质期可能大幅缩水。
更关键的是原料端的绝对控制。通过“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原料依靠野生采摘,其保价收购政策让农户种植收益远高于传统作物。这种“原料-生产-标准”的闭环,让后来者难以突破。
但隐忧如影随形。招股书显示,齐云山研发投入占比从2022年4.7%降至2024年3.5%。这种“轻研发”模式在单品时代尚可维持,但当市场饱和时,创新短板立即显现。
部分竞争对手通过健康化创新(如低糖、功能性产品)拓展市场。齐云山虽手握6项专利,却始终未突破“糕类”形态,其产品矩阵仍以原始酸枣糕为核心,衍生品占比不足5%。
更危险的信号来自渠道依赖。
2024年,公司线下渠道收入占比高达89.3%,覆盖商超、便利店及量贩零食店等传统销售场景;而线上渠道收入仅占10.4%。这种“头重脚轻”的布局,与零食行业线上渗透率持续提升的趋势形成鲜明反差。
值得一提的是,量贩零食渠道的快速扩张正在重塑其渠道生态。以“鸣鸣很忙”为代表的量贩客户在2024年跃升为齐云山第一大客户。
此类渠道凭借“低价+爆品”策略迅速抢占市场,直接冲击齐云山的价格体系。招股书明确警示,量贩渠道的独家供货要求和最低价承诺政策与公司“全渠道覆盖”战略存在潜在冲突,或可能削弱定价自主权并引发渠道矛盾。
对比头部企业,齐云山的产品多元化进展缓慢。其核心产品南酸枣糕占营收86.7%,衍生品(南酸枣粒、软糖等)合计占比不足13%。而行业头部企业普遍通过多品类布局分散风险。
这种差异的本质,是商业模式的根本分歧。齐云山选择“深挖一口井”,通过控制原料和技术壁垒实现高毛利;而其他品牌则采用“广撒网”策略,更侧重规模效应与全渠道覆盖。但当市场增量见顶时,齐云山的“井”是否足够深?
2024年市场规模13.5亿元,增速放缓至个位数。这意味着,若无法突破品类与渠道瓶颈,齐云山的增长空间或将触及天花板。
靠一颗深山野果,齐云山食品能否征服港交所的挑剔味蕾?
齐云山深知“大单品”的局限,但其多元化尝试屡屡碰壁。
齐云山食品在招股书中明确将功能性食品研发列为IPO募资的核心投向之一,计划重点探索南酸枣多酚、果胶等天然成分在健康食品领域的应用潜力。南酸枣果实经科学检测证实富含多酚类物质(≥300mg/100g)、天然果胶及膳食纤维,具备抗氧化、调节肠道功能的潜力,非常符合现代消费者对健康零食的需求趋势。
然而,技术转化面临显著瓶颈:首先是活性成分保留的难题。传统酸枣糕的“渗糖-烘干”工艺会破坏热敏性功能因子。若开发代餐棒或胶囊等新型态产品,需攻克微囊包埋、低温干燥等技术以维持生物活性,这对现有生产线提出革新要求。
其次是审批周期漫长。功能性食品需通过国家“蓝帽认证”,涉及原料备案、安全评价及功效验证三重流程。目前齐云山仅完成3项原料备案,参照行业同类产品开发周期,从研发到上市至少需18-24个月。
在挑战之外,齐云山的募资计划也透露出转型野心。招股书显示,企业计划将30%的募资额(约2.7亿港元)用于“东南亚市场拓展”,重点布局泰国、越南等国。这一选择看似冒险,实则暗含逻辑。
首先,东南亚与中国在饮食文化上同源,酸辣口味的接受度高。齐云山通过“泰国代理商+本土电商”模式,2024年已实现出口额1200万元,但其产品仍以华人社群为主,尚未突破主流市场。
其次,东南亚地区具备原料及成本优势。齐云山计划在越南等地建设原料初加工基地,将初加工果肉运回国内深加工,以降低原料采购成本,同时为未来应对贸易壁垒积累经验。
此次IPO,齐云山拟以最高36亿港元估值冲刺“港股野生果糕第一股”。按2024年净利润计算,该估值对应市盈率约62.8倍,显著高于休闲食品行业均值(15-30倍)。这是因为齐云山作为南酸枣食品细分赛道龙头的地位及南酸枣粒52.7%的高毛利率,可能成为部分投资者认可溢价的关键因素。
这场IPO,不仅是资本的盛宴,更是一场关于“传统与创新”“专注与多元”的终极实验。齐云山的“大单品”模式是否具备可持续性?深山野果能否走向全球资本市场?这些拷问仍待回答。
红星资本局6月1日消息,近日,安徽证监局披露的一份行政处罚决定书,曝光了一起“老鼠仓”案。 时任中信证券(600030.SH;6030.HK)信息技术中心高级经理的李海鹏,利用职务权限,获知某知名私募...
当地时间8月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其社交媒体“真实社交”发文,指责已被解职的劳工统计局局长埃丽卡·麦肯塔弗在总统选举前“人为抬高就业数据”,并称其犯下“50年来最大误差”。 特朗普表示,埃丽卡·麦肯塔...
此次工商银行收购村镇银行是国有大行改革化险的重要抓手,填补了国有大行参与“村改支”的空白,也体现出国有大行响应监管要求,发挥风险处置“压舱石”的重要作用。 本刊特约 方斐/文 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
A股再现“精准预言”? 8月4日午间,上市公司黑芝麻公告,公司控股股东正在筹划股份转让,可能导致公司控制权发生变更。 而早在7月3日,有网友发文,“黑芝麻将在8月12号要启动重组了”。8月4日,黑芝麻...
县城街头,亮黄色的招牌、琳琅满目的货架和“好零食,很便宜”的标语,构成了中国下沉市场最鲜活的商业图景。 2025年4月28日,由“零食很忙”与“赵一鸣零食”合并而成的湖南鸣鸣很忙商业连锁股份有限公司(...
今年以来,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靠前发力,加大支出强度,加快支出进度,并加强对惠民生、促消费、增后劲领域的投入。 对于下半年,多位专家认为,财政政策将加快存量政策落地,重点在于尽早发行和使用超长期特别国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