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Fabian Lavater
好朋友最近生意不好做,老是失眠。
前段时间特朗普挑起关税战,他焦虑感又加重了。
就想趁手头有现金, 买香港保险。
给娃锁死未来现金流,留个后手。
他吐槽——
“可 别生意上一冲动,把钱糟蹋了”
香港储蓄险这两年爆火,小众冷门有大火迹象,不少读者也在后台问起。
但香港金融语境和内地有区别,需要巧妙的翻译。
所以我上上周去香港,就是陪朋友和经纪人沟通,帮他选购一下。
充当这个“翻译”、“把关”角色。
朋友说——
“你跑个腿,我付1万的酬劳,你帮我看看合同。”
haha~
这工作我最近做完了,分享分享,不涉及具体产品推荐。
纯科普~
一
香港的储蓄险有个卖点是:高收益。
但,千万不要误会。
它的高收益,是有不确定性。
保司会生成一个收益演示表。
比如我朋友青睐的一款,我这边简化了下收益演示表,方便他理解:
其中,保底收益是确定能吃进嘴的,不必花太多心思。
预期红利是不确定的。
朋友下单的这款——
1)预期红利100%实现的话,持有10年预期年化4.41%。
20年能超过6%。
2)实现80%的话,持有10年预期年化2.41%,持有15年是4.29%
持有30年预期年化5.73%。
WOW,挺诱人。
如何赚到这么多呢?
保险公司拿到钱后,投资全球的债券、股票,既有欧美发达市场,也有亚洲这样的新兴国度。
以分散来避免风险。
那,届时能赚多少,更取决于市场、保司的投资能力。
所以它更适合理解为一种:
需要持有多年的保本基金。
时间拿久了, 保单不会亏钱。
保底是小头。
真正大头收益,得看预期红利。
保险合同会给一份收益演示表,这是保司基于历史,觉得自己 有把握能做到的。
当然,“有把握”不代表“一定能”。
买完香港保险后——
投资人每年会收到一个对账单,看到自己账户里积累了多少钱。
对照一下演示收益,就知道今年收成如何。
保险公司是超额完成任务了,还是实现了8成、9成...
所以除了看合同演示收益、更应该关注历史分红实现率。
实现率可能会低于100%,也可能高于100%。
越稳定越好。
朋友选的这款是新产品,它同类产品近几年分红实现率稳定超过了100%
二
不过,朋友不是纯粹盯收益。
他家小朋友是女孩。
他想设计一种「现金流结构」,兜底娃的一辈子。
他有一个具体诉求:
希望娃将来领钱时,月月领钱。
他不想一次性把钱给女儿。
给晚了,对女儿帮助不大。给早了——
“容易遇到杀猪盘,遇上黄毛,可能就一次性被骗掉了”
也不想让女儿按年领取。
“年初领一笔钱,可能马上就把钱花光了,全年都要饿肚子。”
所以他最强烈的心意,是安排女儿未来现金流:
“按月拿钱,拿几十年”。
这已经是信托安排了。
我感觉香港保险最大优点是:
它的现金流设计,有高度自由性
想怎么领,都可以跟经纪人商量合适方案,将来也可以灵活更改。
且,领取人不必非得是亲属。
人生很复杂。
之前读者分享过自己的真实经历:她和男朋友没有结婚计划。
两人被亲属觊觎了财产。
“我和我男朋友在一起12年,没有结婚计划...丁克中... 一个八竿子打不着的人说,我男朋友不在了,遗产就全归男朋友哥哥的儿子...我们觉得非常恶心... 我们自己辛苦创业赚来的钱,宁愿一把火烧了,也不想给一些无关人员一点机会。”
对于这种困境,港险提供了一种解法。
因为领取人不必是亲属。
不婚群体,LGBT群体...等等...都可以掌握它的用法。
这种自由性也体现在:
比如,自定领取时间、节奏;
比如,设定不同人的领取比例;
比如,自定领取人、增加删减领取人;
等等。
这种自由性,狠狠切中部分人痛点。
三
当然,港险有一个显著缺点:
并不是人人适宜。
手头不够富余、可投资产有限,没必要看它。
拍个脑袋:
可投资产不到500万的话,没必要考虑配置~
首先,它 必须长期持有。
想形成可观收益,得奔着持有10-15年及以上。
还必须有专业的经纪人协助,帮助理解不同产品特质,处理各种琐碎流程。
港险更多是给资金富余、 DIY现金流需求、博更高收益的人群。
用长周期滚出可观复利。
对冲单一国别风险。
给自己养老,给子女传承财产、安排生活...等等。
等想领了——
把它当成ATM,慢慢领取。
不适合的人强行买港险的话,体验会很糟糕。
不宜蛮干
PS.
当然,最后我也没要朋友这1万块。 经纪人已经解释得挺通俗易懂了。
我就当顺带做做调研、做做内容。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倪浩 孙明】美国宣布与日本达成“大规模”贸易协议还不到一周,双方围绕该协议的认知分歧已经显现。《日本时报》26日报道称,日本首相石破茂上周五表示,美日两国达成的关税协议仍有诸多细...
随着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可能破坏地区经济复苏,欧洲央行自去年6月以来第七次降息。 存款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2.25%,符合几乎所有接受调查分析师的预期。官员们在有关货币政策立场的声明中删除了“限制性”一...
【预见经济:陆月】 最扰是人心。 海外方面,美关税的司法纠纷或难阻挡特朗普的既定战略,近期民调显示其支持率回升至高位。对等关税之外,美方还对钢、铝再次提高关税,非关税举措也在增多,凸显“极限施压”后...
当美股市场刚刚经历30多年来最强劲的5月行情后,基金经理们却发现自己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 他们不仅错过了这轮反弹,还必须在当前高位做出一个可能决定全年业绩的关键决定:是追涨入场,还是等待回调? 表面来...
关税虽然暂停了,美国的伤疤却留下了。 中美互降关税以后,太平洋航线一夜爆仓,从中国到美国的集装箱预订量暴涨300%,运费也是水涨船高,比如从天津到美国西部港口的运费,在5月14日一天就涨了11%,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