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最近的境遇,让我想起一则古老寓言

客服微996438432个月前财经知识40

小米最近的境遇,让我想起一则古老寓言_小米最近的境遇,让我想起一则古老寓言_

小米最近的境遇,让我想起了古希腊传说一则关于打破思维桎梏的古老寓言:

在公元前4世纪,小亚细亚的弗里吉亚城有一位名叫戈尔迪的国王。他在一辆战车的车辕上打了一个非常复杂的绳结,并宣布:谁能解开这个绳结,谁就能成为亚洲之王。然而,许多年来,无数英雄豪杰都试图解开这个绳结,却都以失败告终。

年轻的亚历山大在率军征服世界的途中,遇到这个绳结。他并没有像其他人那样去尝试解开它。相反,他仔细观察了绳结后,果断地拔剑一挥,将绳结从中间斩断。

商业社会也是一样,当具备先发优势和技术代际领先的企业,梳理了完善的行业规则时,绝大多数企业要做的就是因循规则框架,不断追赶规则制定者的技术能力,从而切分市场需求。

而慢慢的,大多数受困于技术规则框架的企业,不具备突破性创新的思维,只会想着如何通过既有思路解开“绳结”,来获得市场的表彰。

但现实是,这个结你可能永远解不开,只能去找新时代的利剑。

01“对标”已是不合时宜的叙事

从投资者的视角出发,“对标”已是一种不符合时代潮流的叙事。

直接跳过“16”命名为“小米17”直接“对标”苹果17”,颇有“一时瑜亮”对标寓意尽管小米自上而下对小米17的产品力都信心十足,但资本市场并不买账。

于是各位看客见到了新闻学魅力时刻:一方面小米官方不断发布者17系列销量优异战报,一方面雪球社区的投资者罗列小米战屡决策的败笔。

其实投资者思维很好理解,在东升西落叙事的大背景下,中国科技产业,尤其是资本市场与小米类似的明星企业的叙事逻辑,早已换了一番图景。

宁德时代没有整天喊着要“对标”谁,它的名字却出现在全球几乎所有主流车企的电池供应商名单上。它操心的是整个能源体系的变迁,是如何构建符合时代所需的储能供给,是如何将电池的能量密度推向物理极限——面前没有可对标的巨人,只有需要探索的“无人区”。

中芯国际与长江存储们同样如此,在国际技术封锁下,前者从14纳米到7纳米制程的突破,后者从3D NAND闪存技术的自主研发到128层及以上存储芯片的量产,它们对手已不是某个具体厂商,而是全球半导体产业链的旧格局。

中国科技企业的大气候,已经悄然转换了四季。

小米作为中国科技产业的另一面旗帜,港股市场绝对的科技龙头,如今再去大张旗鼓的讲述“对标”的逻辑,给予投资者只有一种甘居人后的感受。

至少对于投资者而言,小米早就不应该是5年前专注单一产品供给的企业了,否则也不会给予近40倍的估值。

面向未来科技的前置定语是“定义”,是“引领”,而“对标”的只能是过去。

02 斩断绳结的利剑哪去了?

从消费者的视角出发,营销预期和消费结果的偏差,亦会带来反噬。

不同产业有不同的发展周期,消费者的耐心和容忍度,也遵循着同样的曲线。在行业初期,或者企业起步阶段,你可以安心做个“好学生”。学习领先者的设计、借鉴它的模式、甚至在营销上“对标”它,市场会给你时间,消费者会报以理解。

这个阶段,就像所有试图用手指耐心解结的人,循规蹈矩是安全的,甚至是必要的。

但时间是最公正的裁判。当行业进入深水区,当你的体量和对标的目标已处于同一量级,市场的期待就会陡然改变。真正的品牌拥簇,不会再问你“学得像不像”,而是质问“你有什么不同?”,消费者也不再满足于你“解结”的技巧,而是期待你亮出那把能“斩断”乱麻的利剑。

这个道理小米一直都懂,不然也不会花费半场发布会的时间,着重讲造车和造芯的艰辛。

于是,故事勾勒出的未来足够激动人心:一个拥有自己“心脏”的小米,将在体验定义上获得绝对自主权,能做出其他安卓阵营无法企及的差异化。这份期待,被一次次发布会上的技术预热和品牌宣言拉高,逐渐凝聚成用户心中的一种情感投资。

然而,商业叙事最残酷之处在于,它需要闭环。当每一代旗舰的核心驱动力,依然牢牢捆绑在别人的战车上,那个关于“技术为本”、“死磕硬核”的叙事,便会出现致命的裂痕。公众的失望,远不止于“等得久”,而是那把本该斩断绳结的利剑,迟迟没有出现。

正如野村证券的研报所言,小米未在发布会上披露玄戒芯片及新电动车的更多细节——当然,还应有AI,这种信息落差才是让市场感到失望的真正原因之一。

03 昨天的答案,解答不了明天的考题

从管理层的视角出发,如果在短时间内没有找到适合自己发展叙事的坦途,退一步讲找一个学习的对象也不是不行。但问题是,即便是对标,是不是应该找一个符合时代叙事的好学生呢?

美股七姐妹中,除了政治投机而一度遭遇反噬的特斯拉外,其余六姐妹中,唯有苹果在过去一年内没有受到资本市场的认可,即便在iPhone 17取得成功后,其股价的涨幅也低于其他“姐妹”。

小米最近的境遇,让我想起一则古老寓言__小米最近的境遇,让我想起一则古老寓言

环顾当下真正充满活力的科技创新前沿,风向早已转变。

无论是车企、芯片公司还是互联网巨头,言必称英伟达的算力霸权、谷歌在多模态大模型上的突破、OpenAI在AGI(通用人工智能)路径上的狂飙。这些名字之所以成为新的“北极星”,是因为它们正在定义下一个十年。

这些企业才是具有时代感的“对标”学习对象。

小米对苹果的执着,显得有些“时空错位”。苹果无疑是伟大的公司,iPhone也曾是智能手机的终极答案。但在AI重构万物、软硬件深度融合、生态竞争升维的今天,苹果自身也面临着创新瓶颈和来自新范式玩家的强烈冲击。它更多是“旧时代的王”,是上一个周期的标杆。

对标苹果,某种意义上是在用昨天的答案,解答明天的考题。

我们可以理解,这种“对标”背后或许有复杂的商业考量:苹果的品牌势能仍是顶流,其用户群体是高端市场最肥沃的土壤。我们甚至可以善意地推测,小米在幕后做了大量我们看不见的工作——芯片的迭代并未停止,底层技术的攻坚仍在继续,生态的融合或许已到关键阶段。

但商业现实是残酷的,从不为“幕后努力”买单,只对“台前结果”投票。当消费者拿起一款手机时,他期待的不仅仅是你告诉我“我们在各个参数都略胜苹果一筹”,而是希望听到“我们在某个地方,比苹果的理念更好,更代表未来”。

当然我们能理解小米的难处,无论是大模型,还是智能驾驶,新一代的产品都需要大量的资本开支,对于任何企业而言都是不小的难题。

但再难,也不能一直以对标叙事,就好比阿基里斯和乌龟赛跑,眼里只有乌龟。即便速度是乌龟的十倍有余,阿基里斯或许能够继续逼近乌龟,但绝不可能超过它。

“对标”可以成为起点,但不该永远据守于此。

本文系基于公开资料撰写,仅作为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相关文章

从对标星巴克到沦为 “小透明”,奈雪的矛盾与挣扎

从对标星巴克到沦为 “小透明”,奈雪的矛盾与挣扎

来源 | 伯虎财经(bohuFN) 作者 | 林恩 凭借“茶饮+烘焙”的双品类模式与对空间体验的执着追求,奈雪的茶一度成为行业的焦点。然而随着茶饮行业的更新迭代,C位早已不属于奈雪。 从“新茶饮第一...

理想“用力过猛”?

理想“用力过猛”?

来源 | 伯虎财经(bohuFN) 作者 | 楷楷 近日,关乎理想“纯电转型”成败的新车型——理想i8正式发布了,但却似乎有点出师不利,尚未真正上阵,便已陷入舆论漩涡。 发布前夕,理想和乐道双方的高...

替娃哈哈挡枪?王老吉和加多宝又打起来了

替娃哈哈挡枪?王老吉和加多宝又打起来了

这下可把王老吉气坏了,于是就有了开头的一幕,撕破脸皮直接开喷。 事件焦点是“王老吉”的海外商标权。 加多宝称自己九十年代从王老吉后人手中取得了祖传凉茶秘方及海外王老吉商标使用权,并于2000年代初合...

保险中介四强争霸:明亚、大童、泛华、永达理的十年鏖战与未来格局

保险中介四强争霸:明亚、大童、泛华、永达理的十年鏖战与未来格局

过去十年,中国保险中介市场经历从粗放扩张到精细化运营的转型,明亚、大童、泛华、永达理四大头部机构凭借差异化定位展开激烈角逐。 在代理人脱落、产销分离加速的行业背景下,这场围绕专业化服务、科技赋能与生态...

激战千亿具身智能市场!近20家车企扎堆人形机器人赛道,爆发前夜还未到?

激战千亿具身智能市场!近20家车企扎堆人形机器人赛道,爆发前夜还未到?

当特斯拉Optimus在电池工厂分拣电芯、小鹏IRON在慕尼黑车展上手冲咖啡,奇瑞旗下墨甲机器人即将开启招商。 9月11日,据财联社报道,奇瑞旗下墨甲机器人的相关产品将面向经销商,也会面向其他零售商和...

收购告吹,爱零食起诉三只松鼠

收购告吹,爱零食起诉三只松鼠

6月16日晚间,被称为“国民零食第一股”三只松鼠(300783.SZ)发布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安徽一件事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决定终止收购湖南爱零食科技有限公司的控制权或相关业务及资产。三只松鼠表示,自《...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客服微信:BT86616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