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内部通报邮件让科技圈炸开了锅。
据公开报道,9月8日,小米集团内部通报称,中国区市场部总经理王腾因“泄露公司机密信息”及“存在利益冲突”等严重违规行为被辞退。

这位在微博拥有180万粉丝、被网友戏称为“有大帝之姿”的明星高管,以如此不体面的方式结束了九年小米生涯。
在蜜妹看来,这场“泄密风波”背后,揭开的不仅是个人职业命运的转折,更是小米手机业务在激烈竞争与内部转型中的艰难博弈。
01
王腾并非无名之辈,在小米内部乃至数码爱好者圈层中,他都拥有高知名度。
自2016年加入小米以来,王腾的职业生涯可谓一路高歌猛进。他最初担任产品总监,负责MIUI产品,后于2020年3月调入Redmi团队,担任产品总监,主导开发了被誉为“血洗中端市场”的K40系列等爆款机型。
2021年11月王腾被派往河南分公司轮岗,负责区域市场销售;2023年9月重返北京总部,出任Redmi品牌发言人及市场部总经理,并于2024年2月升任Redmi品牌总经理,全面负责品牌运营与产品规划。
同年12月,王腾再次晋升,兼任小米中国区市场部总经理,成为手握Redmi和小米中国区市场两大核心业务的“双料总经理”。

王腾在社交媒体上也异常活跃。蜜妹看到其微博账号粉丝超180万,是认证的“热门数码博主”,发布的关于小米和Redmi产品等信息常引发大量关注、讨论,被粉丝戏称为“爆料大王”。
这种高调的行事风格,一方面为小米带来了巨大的流量和关注度,另一方面也为其最终的结局埋下伏笔。
公开报道显示,2022年,王腾因泄露Redmi K50发布时间被取消晋升资格;2024年小米15系列发布前,产品经理赠送他“谨言慎行”T恤以示警示;此次通报中的“利益冲突”表述更让人浮想联翩。
02
在蜜妹看来,王腾事件之所以引发高度关注,因其负责的Redmi品牌和中国区市场,恰是小米手机业务的“矛盾焦点”。
此前8月,小米集团发布了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上半年业绩公告,从集团层面看,这是一份相当“能打”的成绩单:总营收2272.5亿元,同比增长38.2%;毛利515.1亿元,同比大增46.2%。
然而,拨开集团整体的亮丽光环,聚焦到小米的“基本盘”智能手机业务,就变得复杂和微妙起来,呈现出明显的喜忧参半甚至外强中干的迹象。

“喜”的是规模与全球地位的稳定:从出货量看,小米依然是全球手机市场的头部玩家;“忧”的是核心数据的增长乏力与盈利隐患。
上半年,小米手机业务表现分化较大,第一季度收入506.12亿元,同比增长8.9% ;而到了第二季度仅为455亿元,同比下降2.1%。
手机业务作为连接用户的“锚点”和整个智能生态的“中枢”,其战略地位不用多说。如果手机业务持续疲软,不仅会拖累集团的整体增长,更会削弱小米构建“人车家全生态”的根基。

此外,小米近年来一直在努力冲击高端市场,试图摆脱“性价比”的标签。然而,二季度“增量不增收”的现实,也揭示了其高端化之路的坎坷。
这表明要么是小米数字系列等高端旗舰机型的销量未达预期,要么是为了维持出货量,不得不更多地依赖走量的Redmi中低端机型。
然而,性价比是一把双刃剑——它能够帮助品牌快速获取市场份额,却也会压缩利润空间。2025年第二季度,小米智能手机毛利率为11.5%,相比2024年同期的12.1%有所下滑。
半年报解释称,毛利率下降主要是由于“境外市场竞争加剧及毛利率较低的产品收入占比增加”。这实际上指向了Redmi系列在海外市场的主导地位。
03
最后,在蜜妹看来,王腾被辞退事件,本质上是小米规模化过程中治理能力滞后的集中爆发。
王腾是小米“网红高管”文化的代表人物,这种文化在公司早期发展中,通过拉近与用户的距离,起到了积极作用。
但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和竞争的白热化,这种依赖个人魅力和社交媒体“整活”的模式,也暴露了其风险和不可持续性。
个人的言行失范可能给公司品牌带来巨大伤害,而内部管理的松懈则可能滋生腐败和违规行为。
从2010年初创到2025年营收超2000亿,小米用15年走完传统企业数十年的路程,但管理体系的进化似乎未能同步跟上。
尽管小米内部有一套严格的《员工违规违纪处理办法》和《诚信廉洁守则》,这些规定体现了小米对职业道德的重视。但高速扩张的业务也增加了内部管理的复杂度。
王腾事件的发生提醒市场,小米的内部调整或许远比外部表现更加剧烈。在变幻莫测的全球科技市场,小米需要同时驾驭多条战线——而人事变动只是这个复杂棋局中的一步。
如何平衡内部纪律与业务发展,如何在守成与创新间找到平衡,将考验小米的管理智慧。
文章仅供讨论分析,不构成投资建议。本 文未注明图片均来自于企业或监管部门公告,特此说明和感谢!
说起最近几年的咖啡茶饮市场,相信每个人都不会陌生,各家咖啡茶饮企业的各种降价消息是此起彼伏,就在最近瑞幸进入“六块九”的时代的消息传来,让人不禁想问这瑞幸是又要打起价格战了吗?我们该怎么看这件事?...
豪掷35亿美元入股全球最大眼镜制造商,扎克伯格加速在可穿戴技术领域的战略布局。 据媒体最新报道,Meta已斥资35亿美元收购全球最大眼镜制造商EssilorLuxottica约3%股权,后者是Ray-...
作者 | 渣渣郡 本文首发于虎嗅年轻内容公众号“那個NG”(ID:huxiu4youth)。在这里,我们呈现当下年轻人的面貌、故事和态度。 没有任何一种语言,比诅咒更能显示人类的创造力了。 从《唐律》...
作者|魏文倩 5月8日,昊海生科(688366.SH)公告称,公司收到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之一蒋伟通知,其于近日收到中国证监会出具的《立案告知书》,因涉嫌内幕交易,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决定对其立案。尽管...
就如昨天说的,以A股的尿性,论坛一开就兑现,虽然昨天有资金抢跑了,但不妨碍今天开盘资金又是一顿砸,证券大跳水带崩市场,一度超过4000多家下跌,但好在沪指有银行护盘,创业板则是pcb、cpo等nv链逆...
《中国企业家》:怎么看当下爆火的Agent热? 周志峰:其实(2016年)AlphaGo时就提出了强化学习Agent的概念了,今年Agent发展连跨了几步。我觉得有三个核心的要素,让Agent的发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