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打到了格力「家门口」

客服微996438432天前财经知识6

作为中国经济一个标志性事件,“十亿赌约”让人印象深刻。

在2013年12月央视第十四届中国年度人物颁奖盛典上,小米董事长雷军提出要五年内营收超过格力,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当即将赌约升至10亿元。

2018年,格力电器基于传统制造业的根基、渠道的优势以及在空调主业的强劲表现,以1981.2亿元的营收获得胜利。不过,这场“新老交替”的世纪赌局,似乎还未画上句号。

不久前,格力电器发布了三季度财报。

前三季度,公司营收1376.54亿元,同比下降6.62%;净利润214.61亿元,下降2.27%。成为“三巨头”中唯一出现业绩下滑的企业。

值得提及的是,“老对手”小米正高调进军空调领域。第三方披露的数据也显示,在今年6月的空调市场,小米的线上销售排名“短暂”超过了格力。这一降一升的态势也让外界产生一种“错觉”——在空调领域,小米似乎已经打到了格力的家门口。

小米智能家居格力空调__格力空调小米

图片截自格力电器财报

主业承压,多元化“未见水花”

单看第三季度的财报表现,格力电器的营收压力更加集中。

三季度,格力电器营收实现98.55亿元,同比降幅扩大至15.09%;归母净利润70.49亿元,同比下滑9.92%。营收与利润的单季下滑幅度均超过前三季度的整体水平。

业绩失速的背后,是格力电器长期未解决的、业务结构单一的问题。

作为国民级别的家电品牌,格力电器对空调业务的依赖度极高。

不久前,格力电器在回应投资者提问时,其公司管理层也表示,2025年上半年,以空调为核心业务的消费电器板块占当期收入的比例达78.38%,营业收入达到762.79亿元。

作为对比,美的与海尔智家皆因多元化或全球化获得了较好的业绩增速。

36氪根据财报数据制表

格力空调小米__小米智能家居格力空调

美的、海尔、格力近年来毛利率变化;数据来自Wind

前三季度,美的集团To B业务的收入同比增长18%,高于To C业务13%的增速。To B业务中,新能源及工业技术、智能建筑科技、机器人与自动化的收入分别为306亿元、281亿元、226亿元,同比增幅分别达到了21%、25%、9%。

另一边的海尔,海外收入同期增长10.5%。其中南亚增长超25%,东南亚增长超15%,中东非市场更是实现超60%的强劲增长。

实际上,格力在多元化的投入并不少。此前最为高调的是格力对手机及新能源汽车的执着,但从市场反馈看,至今未见太大水花。

值得提及的是,在芯片及高端机床两大领域,格力正不断打开市场局面,但或因较重的前期投入,两大业务仍未对持续性的业绩营收产生显著的支撑。

此外在主营业务方面,格力电器也在同比走弱。

毛利率方面,格力电器前三季度为28.44%,同比2024年有所下降,且近两年皆呈现下滑趋势。

财报数据也显示,第二季度与第三季度,格力的空调产品外销量分别下跌4%及15%。与之相比,国内的出货量则有一定提升,第二季度与第三季度分别提升7%至3%。这或许受到格力电器渠道改革的影响。

主营业务承压,渠道转型持续

在“国补”进入尾声的当下,家电行业仍困于库存周期、房地产低迷及消费疲软的大环境中。

_小米智能家居格力空调_格力空调小米

图片来自银河证券

面对增长困境,格力电器在多条战线上寻求突破。其中,渠道改革始终是绕不开的话题。

曾几何时,与核心代理商或经销商利益捆绑,是格力电器掌控渠道的杀手锏。

很长一段时期内,格力电器采用的也都是经销商压货的模式。在这种营销模式下,格力电器只需考虑将产品铺货给省级经销商,后者分销给市县级经销商,而格力电器则通过返利政策激发经销商销售的积极性,同时又能有效控制议价权,大幅削减了营销成本和库存成本。

时至今日,虽然线下渠道仍是家电销售的基本盘,但电商平台、直播带货的兴起,仍在不断为家电的线上销售创造条件。

2019年开始,格力电器发力线上渠道“格力董明珠店”,推动零售商通过格力董明珠店的微信小程序下单。2025年以来,格力又推出了线下新型门店“董明珠健康家”,而后迅速在全国布局了近千家门店,这些对于传统经销商的冲击不言而喻。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8月,格力电器在全国多地的网批系统已从“盛世”系列公司,转入新成立的“恒信”系列公司。据了解,盛世系列公司背后的出资方是格力核心代理商,而恒信系列公司的组成人员主要是与格力相关的职业经理人。

随着“恒信”系列公司将格力的网批体系在全国铺开,过去将格力推至行业第一的传统经销商体系将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是更加扁平化、线上线下融合的新零售模式。格力电器也将由此把销售渠道各环节的利润逐步收归上市公司。

中金研报认为,渠道改革是必经之路,弱化代理、强化零售、线上线下融合是大势所趋,尽管短期可能影响收入,但长期有利于渠道体系重构。

今年上半年的沟通者交流会上,格力电器市场总监朱磊曾表示,公司正通过大力推进渠道变革,实现了销售渠道的扁平化和数字化,将传统多层级渠道精简为1-2级,缩短了渠道链路,提升了市场响应效率与渠道掌控力。

2025年第三季度,格力电器存货维持低位,其存货账面价值253亿元。这或许意味着,格力电器的渠道新模式已基本跑通。但对于此时的格力电器而言,需要面对的,是空调市场正在走向分化的事实。

小米入场,格力推出低价产品

消费分级下,一端消费者开始追求更高品质的全屋智能定制产品(AIoT),另一端的消费者则对价格变得敏感。

然而无论是在AIoT领域、还是中低端产品层面,格力都不占据主力地位。

今年10月,格力电器子品牌“晶弘”正式上线电商平台,其产品“晶弘小凉神空调”以1899元、1999元的亲民定价切入中低端市场。在格力电器向性价比下探的同时,小米也高调进入空调市场。

一个插曲是,董明珠去年年末的一段采访,将其与小米的“新争夺”推至舆论的风口。

2024年12月,董明珠曾在采访中称,“小米因为专利侵权赔了格力50万元。”随即,小米发言人和公关部总经理王化对这一说法否认。

今年10月,小米武汉智能家电工厂正式投产。公开的报道中,该工厂平均每6.5秒生产一台高端空调,关键部件100%精准检测,目标5年内成为空调行业领导者。

业内普遍的观点是,小米正希望通过“线上渠道、AIoT技术与高性价比的策略”,重塑家电领域的话语权。更早前,小米就曾依靠“爆品走量-成本摊薄-毛利提升”的模式成功打入智能电视领域。与智能电视相比,基本上每户家庭所需要的空调都不止一台,从市场规模来看,空调似乎比智能电视更可观。

小米官方披露的数据也显示,2025年二季度,小米的智能家居设备业务增长显著,毛利率达到22.5%。其中,‌小米空调的出货量则突破540万台,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超过60%。

在银河证券的研报中,今年6月,小米与格力在空调市场的线上零售额份额首次交汇,但在后期快速拉开差距,格力仍保持领先。

格力空调小米__小米智能家居格力空调

相关文章

前老总被双开,遭机构“看空”!五粮液怎么了?

前老总被双开,遭机构“看空”!五粮液怎么了?

酒企老总,看来都不好当…… 周末,茅台换帅,5年换了4位董事长... 今天, “ 白酒二哥”五粮液的前董事长,传来消息。 是的,五粮液 前 董事长李曙光,因严重违法违纪被“ 双开 ” 。 李曙光,是...

共性与特性视角下的洋河中报

共性与特性视角下的洋河中报

近期,洋河股份交出了自上市以来“最差”的一份中期业绩答卷:营收同比下降35.32%、净利润同比下降45.34%。业绩承压下,洋河股价年内累计下跌5.69%,同期沪深300指数上涨14.96%,不少投...

闭店率超20%!煌上煌半年减少762家店

闭店率超20%!煌上煌半年减少762家店

“卤味三巨头”之一的煌上煌率先交出了半年业绩答卷。 8月7日晚间,煌上煌(002695.SZ)披露半年报,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9.84亿元,同比下降7.19%;归母净利润7692万元,同比增长26.9%...

20cm跌停!元道通信上市刚满3年,因涉嫌财务虚假记载被立案

20cm跌停!元道通信上市刚满3年,因涉嫌财务虚假记载被立案

涉嫌财务虚假记载被立案后的第一个交易日,元道通信(301139.SZ)一字板跌停。 7月14日,元道通信开盘即20cm跌停,并持续至收盘,最终报21.60元/股,市值缩水至26亿元。 而在7月11日晚...

净利下降36%,“医美面膜第一股”怎么了?

净利下降36%,“医美面膜第一股”怎么了?

“面膜第一股”敷尔佳的业绩表现仍在恶化,Q3净利润同比下滑近45%,较前两个季度降幅进一步加大。 敷尔佳业绩降幅扩大,为所有重营销、轻研发”的企业敲响了警钟。 前三季净利降36% 现金流几近腰斩 财报...

“老”凤祥步履蹒跚,还能追上年轻人吗?丨正经深度

“老”凤祥步履蹒跚,还能追上年轻人吗?丨正经深度

来源丨正经社(ID:zhengjingshe) (本文约为3000字) 作为当下黄金珠宝消费的主力,年轻人仍会挤在金饰柜台前。然而,很多时候,他们可能只为拍张照片或询个价,转身就走向了水贝(深圳罗湖...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客服微信:BT86616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