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音“巧借”港交所施压伦交所,但遭到了英国方面的强烈抗议

客服微996438433个月前财经知识65

最近,快时尚巨头希音(SHEIN)的上市之路又更新了动态。

_希音“巧借”港交所施压伦交所,但遭到了英国方面的强烈抗议_希音“巧借”港交所施压伦交所,但遭到了英国方面的强烈抗议

据媒体7月11日报道,英国议员对希音推动放宽英国上市规则的报道发出警告。

商业和贸易委员会表示,对于为希音在英国上市铺路而修改披露规则的行为,该委员会“深感担忧”。

英国议员警告称,放松披露规则以推动快时尚公司希音在英国上市,将“损害英国上市制度的完整性”。

该报道称,希音已私下申请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此部分是为了向监管机构施加压力,批准计划并降低披露规则,以允许其在伦敦证券交易所(LSE)上市,据说希音的老板仍然希望英国上市能够继续进行。

英国议员强烈反对为迎合希音上市而放宽披露规则,认为此举将破坏金融监管严肃性。

希音在中英双重监管压力下,试图通过香港上市施压英国,但遭遇议会跨党派力量的阻击。

_希音“巧借”港交所施压伦交所,但遭到了英国方面的强烈抗议_希音“巧借”港交所施压伦交所,但遭到了英国方面的强烈抗议

希音“巧借”港交所施压伦交所

_希音“巧借”港交所施压伦交所,但遭到了英国方面的强烈抗议_希音“巧借”港交所施压伦交所,但遭到了英国方面的强烈抗议

知情人士表示,希音此次申请在香港上市,部分原因是为了向英国监管机构施压,迫使其在风险披露要求上做出让步,从而保住这笔可能成为伦敦市场多年来规模最大的IPO。

知情人士还表示,如果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FCA)愿意接受中国证监会批准希音在港股IPO的招股说明书,鉴于伦敦投资者群体更加多元化和国际化,希音仍将首选伦敦交易所。若英国监管机构届时批准,希音可能会考虑双重上市或二次上市。他们补充说,鉴于监管机构的要求仍然相差甚远,可能性很小。

这也就是说,希音很巧妙地采用了“双重策略”:一方面推进香港上市流程,另一方面想用中国证监会批准希音在港股IPO的招股说明书向英国监管机构施压,以推动伦敦上市计划,而不是真的想在港股IPO。

照此看,港交所可能只是希音的一个跳板。

希音在7月8日回应第一财经称:消息不实,系恶意揣测。

_希音“巧借”港交所施压伦交所,但遭到了英国方面的强烈抗议_希音“巧借”港交所施压伦交所,但遭到了英国方面的强烈抗议

但此次港交所为了能让希音在港股上市,可是下了不少功夫的。

希音“巧借”港交所施压伦交所,但遭到了英国方面的强烈抗议__希音“巧借”港交所施压伦交所,但遭到了英国方面的强烈抗议

港交所为希音上市作出让步,扫清障碍

今年,香港为了能让希音在港交所顺利上市,推出了推出了一系列制度创新和政策支持,包括降低上市门槛、优化审查流程、强化跨境监管协作等等。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同样也是最惹争议的一点,港交所在上市制度上进行了创新,推出了“科企专线”与放宽二次上市门槛,尤其是“科企转线”政策。

香港证监会与港交所在2025年5月联合推出“科企专线”,为特专科技公司(如AI、生物医药)及希音这类跨境电商提供上市前保密申请通道。企业可提交非公开招股书草案,避免敏感信息(如ESG争议、财务数据)提前泄露,缩短审核周期20%-30%。

希音正是借此政策于2025年6月底以保密形式提交招股书,避开公开审查初期的舆论压力。

但是,希音的研发投入不足5%,严格来说不符合“科技企业”定义,港交所并未强行将其剔除出“科企专线”,而是默许其通过“供应链数字化”概念归类为特专科技企业。

港交所的行为引发部分市场人士质疑港交所“降低标准”。

据注册主体为投行机构华扬资本的公众号“董秘俱乐部”消息,对于此次保密形式申请赴港上市,外界争议颇多,大多认为SHEIN的技术壁垒不能达到“科企专线”要求,因此这一举动也被视作监管对国内供应链外迁的审慎考量,用“开后门”的形式来保护产业安全。

希音“巧借”港交所施压伦交所,但遭到了英国方面的强烈抗议_希音“巧借”港交所施压伦交所,但遭到了英国方面的强烈抗议_

港交所还将二次上市的市值要求从“400亿港元或100亿港元+年收入10亿港元”降至“30亿港元(上市满5年)或100亿港元(上市满2年)”,同时允许双重上市股票在美退市后自动转为香港主要上市,降低地缘政治风险影响。

其次是提高监管的灵活性,包容VIE架构与数据跨境。

香港允许企业保留可变利益实体(VIE)架构,不强制拆除红筹模式。希音虽将总部迁至新加坡,但其80%供应链在中国,VIE架构是控制境内实体的核心,港交所对此予以认可。

相较于美国《外国公司问责法案》的审计底稿争议,香港与中国证监会合作建立跨境监管协调机制,对数据出境安全评估采取更务实态度,减少因数据合规问题导致的上市阻碍。

再者是提供政策背书与流动性支持。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2025年4月指示证监会及港交所“优先承接中概股回流”,并推出税收优惠(如印花税减免),吸引国际资本配置港股。今年以来,港股凭借约880亿港元的募资额重返全球首位,而且这一趋还势有望延续。

据万得(Wind)数据,截至6月25日,港交所今年已完成35宗IPO,累计募资净额达877.8亿港元,超越2024年全年总额。其中,宁德时代以353亿港元的募资规模,一举夺得年内全球IPO募资冠军。

最后是高层政策协同,内地与香港联动。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2025年5月明确表态“支持优质中概股回归内地和香港市场”,为希音等企业扫清境内备案障碍。

香港与内地监管机构建立联合沟通机制,加速希音的境内运营实体(如广州供应链)合规审查,避免重复伦敦IPO时因中国证监会未批准而停滞的局面。

可以说,香港通过“制度弹性+政策红利”双轨并进,为希音上市扫清障碍。

希音“巧借”港交所施压伦交所,但遭到了英国方面的强烈抗议__希音“巧借”港交所施压伦交所,但遭到了英国方面的强烈抗议

希音为何执意要去伦交所?

从自身长远发展来看,欧洲(尤其是英国和西欧)是希音增长最快的核心市场之一。希音次举,就是为了进一步靠近重要市场和投资者。

希音一直不希望自己被视为一家“中国”公司,而是全球化公司。

在伦敦上市有助于提升希音的品牌认知度和信任度,本地上市能增强当地消费者和合作伙伴的信心。

也能贴近欧洲的监管机构,便于与英国及欧盟监管机构沟通,应对日益严格的数字服务、环保(ESG)和供应链法规(如DSA、DMA、欧盟绿色新政等)。

在伦交所上市也有助于希音吸引欧洲及国际资本,伦敦仍是全球最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拥有庞大的国际机构投资者基础。

但从短期视角看,希音在伦交所上市,则可以利用英国政策红利加速资本变现,缓解老股东们的退出压力。

而根据《金融时报》引用知情人士表示,虽然这家零售商的资产负债表上有约120亿美元的现金,并且并不急于上市,但其投资者和顾问正在敦促该公司加快这一进程。

一方面,希音的估值一直在缩水,2022年巅峰时期希音的估值接近千亿美元,2023年出现大幅回调,估值直接腰斩到低位,暴跌至约340-450亿美金,2024年是600-700亿美元,较2023年低点反弹约50%,估值变化比坐过山车还刺激。

另外一方面,希音的营收增速在不断下滑,2020年至2023年,希音营收增速分别为211%、60%、53%和40%,连续4年出现下滑。

所以,越早上市,对老股东们来说越好。

相关文章

打破“内卷”!非车险“报行合一”来了

打破“内卷”!非车险“报行合一”来了

非车险“报行合一”新规落地! 10月10日,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加强非车险业务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下称《通知》),从优化考核机制、加强费率管理、严格条款费率使用等方面加强财险公司非车险业务监管,推...

LABUBU不能为黄牛“造富”

LABUBU不能为黄牛“造富”

因为在全球市场大火,一盒难求的LABUBU也让不少黄牛趁机大赚。 近日,LABUBU 3.0的大面积发售直接冲击到了二级市场,随着泡泡玛特在各平台开启补货模式,黄牛回收价格出现腰斩式下跌。 在此之前,...

外卖大战218天,谁都不敢先收手

外卖大战218天,谁都不敢先收手

“我们不应该变成仇人,不要把正常的商业竞争变成个人恩怨,没有必要。”9月16日,京东创始人刘强东隔空回应与美团王兴的竞争时强调,企业要靠价值创造和信誉赢得消费者。 以京东2月11日宣布上线京东外卖为起...

自然堂进入“械字号”市场 科技突破还是营销噱头?

自然堂进入“械字号”市场 科技突破还是营销噱头?

中国商报(记者 马嘉)一片售价27.9元的“医用敷料”悄然上线,自然堂正式打响了进军医美修复市场的“第一枪”。在国家药监局严管“医用敷料”功效宣称的背景下,自然堂以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切入医用敷料赛道。...

昂瑞微上个市 把一颗“炸雷”踢给了越秀产业基金

昂瑞微上个市 把一颗“炸雷”踢给了越秀产业基金

且读,且思~ 10月15日,北京昂瑞微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昂瑞微)即将迎来上会大考。从申报到上会昂瑞微走了半年多时间,相比而言速度很快。 这表明了监管部门对“硬科技”的支持态度,但支持归支持,...

太保海外进阶玩法:“左手分红,右手发债”

太保海外进阶玩法:“左手分红,右手发债”

导语:长期以来,太保“走出去”的动作,相较平安和国寿显得滞后。 继中国平安之后,香港资本市场,年内再度迎来大型险企重大融资记录。 9月11日,中国太保(601601.SH)宣布在香港发行总额156亿港...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客服微信:BT86616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