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只要说起造车新势力都是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喜几家愁,有发展一路高歌猛进的,却也有并不如意的,甚至有几家黯然退场的,然而就最近几家已经偃旗息鼓的新势力却纷纷开始走向复产复活的道路,威马、哪吒、高合等前知名新势力还有复活希望?造车新势力的复活之路能走得通吗?
一、威马、哪吒、高合纷纷杀入复活赛
据21世纪经济报道的消息,已停摆多时的威马、哪吒、高合等造车新势力,如今正进入一场残酷的“复活赛”。
日前,哪吒汽车品牌运营方——合众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召开了破产重整案第一次债权人会议。会上披露了一组数据:公司账面资金仅剩约1500万元,而确认债权约51亿元,还拖欠5000余名职工工资及补偿金约4.6亿元。
作为曾经的新势力销量冠军,哪吒汽车至今仍困在严重的财务危机的漩涡中,巨额债务压顶,40多万车主的售后与权益也被蒙上阴影。
但希望并非完全湮灭。合众新能源管理人于6月30日发布《重整意向投资人预招募公告》,招募时间为7月10日至9月8日。根据阿里资产官网信息,截至9月8日投资人预招募到期,已有76名意向投资人报名参与。
同样努力“重返赛场”的,还有威马和高合。
其中,威马汽车似乎步子最快。威马汽车通过一则《致供应商白皮书》(下称《白皮书》)宣布回归,计划本月在温州基地恢复EX5和E5车型的生产。这家已经停摆两年、负债超过200亿元的新势力车企,似乎终于迎来了“白衣骑士”。
另一边,曾被称为“最贵国产电动车”的高合汽车也在今年5月完成了工商信息变更,由黎巴嫩资本接手。
二、造车新势力复活容易吗?
近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经历了从“野蛮生长”到“大浪淘沙”的剧烈洗牌。曾经风光无限的造车新势力阵营中,威马、哪吒、高合等品牌相继陷入经营困境,一度被市场视为“退场选手”,不过如今他们都被传出要复活了,我们到底该怎么看这件事呢?
首先,,国产造车新势力被资本或战略投资者选中重启运营,本质上是优质赛道资源再配置的必然选择。当前新能源汽车行业虽竞争激烈,但仍是少数具备高增长潜力和政策支持的朝阳产业。相较于完全从零开始建设品牌、申请资质并搭建供应链体系,通过并购重组方式盘活存量资产显然更具效率。尤其当行业集中度逐步提升时,头部企业之外的参与者若拥有可利用的基础条件,便可能成为整合浪潮中的突围者。这种模式既避免了重复建设造成的资源浪费,也为市场注入了差异化竞争的可能性。
其次,已经退赛的几家造车新势力虽然之前面临巨大压力,但拥有的优势十分明显。
一是造车资质的稀缺性。在2023年国家全面收紧资质审批后,造车资质已成为新能源汽车行业最稀缺的资源之一。新入局者想要获得造车资质,面临着严格的审批流程和漫长的等待时间,而通过收购现有造车新势力,则可以快速获得这一关键资源,为后续的生产和销售奠定基础。
二是产能布局的重要性。以哪吒汽车为例,它曾拥有三大生产基地,分别位于浙江桐乡、江西宜春和广西南宁,总年产能达30万辆。这些生产基地不仅具备现代化的生产设备和工艺,还拥有完善的供应链体系,能够为企业的生产提供有力保障。对于复活后的车企来说,可以利用现有的产能布局,快速恢复生产,满足市场需求。
三是品牌和市场影响力。无论是国内市场还是海外市场,哪吒、威马等品牌都积累了一定的口碑和消费者认可度。这些品牌在市场上已经拥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消费者对其产品质量和性能也有一定的了解。复活这些品牌可以借助其原有的市场影响力,降低市场推广成本,快速打开市场局面。
第三,尽管“复活”具备诸多有利条件,但真正实现可持续的重生,绝非易事,仍面临严峻挑战。最直接的压力来自巨额负债。威马、哪吒等企业停摆前普遍面临严重的资金链断裂问题,拖欠供应商货款、员工薪资、经销商返利等现象普遍存在。即便有新资本注入,首要任务往往是偿还历史债务、解决法律纠纷,这将极大消耗可用资金,压缩在研发、营销、渠道重建等方面的投入。若债务重组不彻底,企业将长期背负沉重包袱,难以轻装上阵。
更深层次的挑战在于组织能力的重建。一家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仅在于硬件资产,更在于其人才团队与组织文化。在长期停产后,核心研发、生产、管理人才大量流失,团队士气低落,组织架构涣散。即便新资本能够吸引部分旧将回归或引入新团队,如何在短时间内重建高效的管理体系、凝聚团队战斗力、恢复生产节拍,都是巨大考验。此外,供应链关系也需重新建立。长期欠款可能导致供应商不愿恢复供货,或要求预付款、提高价格,这将直接影响生产成本与交付能力。
可以说,威马、哪吒、高合等造车新势力的“复活”,是新能源汽车赛道吸引力与稀缺资源再配置的必然结果,但是到底该如何做到,其实正在考验着各家车企的接受者们。
最近几年,新能源汽车的江湖可谓是风云变幻,不少新能源车企也出现了折戟沉沙的局面,但是谁也没想到,还有车企能够起死回生的,这次碰到的就是曾经的新势力车企高合汽车,高合汽车这次的起死回生有可能吗? 一、高...
文丨泰罗 高合汽车,有了新进展。 日前,华人运通管理人官微公布《华人运通(江苏)技术有限公司等五十二家公司实质合并重整裁定书》。裁定书显示,法院认为,五十二家申请人总负债远大于总资产,且无法清偿到期...
高合汽车可能将以一种特别的方式“复活”了。 据报道,电动汽车公司EV Electra计划出资10亿美元参与高合汽车重组,并谋求控股。对方承诺,未来三年不低于每年十万辆或不低于三十亿美元的海外采购订单。...
5月23日,有媒体报道称,加拿大电动汽车公司EV Electra计划出资10亿美元参与华人运通(高合汽车)重组,并谋求控股,同时承诺未来三年不低于十万辆或不低于三十亿美元的海外采购订单。 根据公开信息...
斑马消费 范建 停产一年多后,高合汽车真的等来了“白衣骑士”。 上周,来自中东黎巴嫩的一家电动车企业,与华人运通在江苏盐城经开区成立合资公司。高合汽车的复工复产,似乎已箭在弦上。 如果高合汽车的产品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