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报(记者 彭婷婷)这几天,外卖“三国杀”火力全开。在大额补贴的助推下,不少奶茶店频频爆单,有的甚至“几分钟几百杯订单”。但有人欢喜有人忧。在消费者普遍为“0元购”商品庆贺时,有不少商家表示,自己似乎成为“外卖大战”的“炮灰”,虽然每天接单量有所上涨,但实际收益并未明显增加。更有甚者,出现了赔本亏损的情况。
7月15日,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向全体会员及相关企业发出《关于规范即时零售市场秩序 联合抵制价格补贴“内卷式”竞争 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倡议书》(以下简称倡议书),提出规范低价补贴竞争行为,抵制“内卷式”竞争,维护市场公平秩序。
倡议书提及,依赖资本力量的低价竞争不仅扰乱市场公平竞争秩序,更导致实体商家正常经营受挑战、商品品质缩水、服务标准下降、商家利润承压等连锁反应,严重威胁行业可持续发展根基。
看得出来,各平台的危机感很强,但危机感并非都来自竞争对手,而是整个零售业对于存量市场增长的焦虑。这场“战争”,已远超外卖的范畴,而是即时零售领域的新对决,是电商、物流、供应链等的全面交锋。
美团方面说,会“不惜一切代价赢得竞争”;京东方面表示,要找回“失落的5年”;而淘宝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一场新胜利。与此同时,抖音也在调整外卖商家准入规则,还有不少配送企业加码相关业务。
各平台抢市场并不奇怪。有报告预计,到2030年,我国即时零售市场规模将超过2万亿元。
不过,巨额补贴也在侵蚀平台利润。高盛预测,未来12个月三大巨头外卖业务亏损/下降或超250亿元。如果即时零售“失守”,对平台而言都可能变为不能承受之重。而当补贴“狂潮”退去,平台拿什么留住消费者?不少消费者直言“补贴一停,感情归零”。
与其厮杀“抢蛋糕”,不如共同发展“把蛋糕做大”。现在看来,外卖业务有没有边界、谁先来后到或许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平台如何继续提升服务质效、生态能级,更好地服务消费者。各方能够在良性较量中创造更多服务与价值增量才是正解。
年轻人对车的初渴望,从来就不是因为“刚需”。 它常常起源于某种想象,某种参与时代的方式。 我的第一辆“车”不是汽车,而是一辆山地自行车。上大学那会儿,身边稍微宽裕点的同学都买了美利达、捷安特,骑行开始...
来源 | 独角金融 成立7年,北京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人寿”)的保费规模持续增长,从2018年的1.91亿元一路飙升至2024年的68.7亿元。 而光鲜的保费数据背后,是长达五年的亏损...
一大批A股公司业绩“亮眼”,最高暴增超3000%! A股上市公司的半年报业绩预告,正在密集披露中。7月14日晚间,又有不少公司披露了不错的业绩。其中,华宏科技上半年净利同比预增超过3000%,特一药...
微成都报道5月26日午间,新筑股份(002480.SZ)公告称,公司正在筹划资产出售及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视具体情况募集配套资金。 因有关事项尚存不确定性,公司股票自5月26日开市时起开始停牌,本次停...
这几年,大环境一般,海外移民广告也非常多,很多中产家庭都跃跃欲试。 觉得国外=高薪=机会多。 真的是这样吗? 这几天,网上流行一个“深圳年薪百万的大厂夫妻梦碎日本”的视频,说一对名校毕业的学霸,在国...
近期,“券商分析师转行教培”的消息引发热议,也促使人们对行业发展进行深入思考。伴随行业的加速转型,券商研究所分析师离职后的职业选择愈发多元化。 今年上半年,券商分析师的队伍扩张速度明显放缓。受访专家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