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九狼”围城
童颜针阵营持续扩容。
7月11日,康哲药业独家代理的西宏医药的丽真然,与上海爱唯缇代理的Olidia,分别获得了国家药品监督局批准。
这波新玩家的涌入,将本就激烈的市场竞争推向了新高度。
对国内首款获批的童颜针——艾维岚而言,一个月前,山雨欲来的征兆已然显现。
6月,新氧旗下医美机构“新氧青春诊所”推出定价5999元/支的“奇迹童颜”医美项目。这一项目的配方中包括340mg艾维岚童颜针,但远低于同规格的艾维岚官方指导价18800元。

图源:新氧青春诊所官方公众号
此举引发艾维岚所属公司——长春圣博玛生物材料(简称圣博玛)的强烈反应。随后,圣博玛发布声明质疑新氧渠道的授权、医生培训及产品流通合规性,并提示“正品风险与操作隐患”。

图源:艾维岚官方公众号
尽管新氧事后删除了有争议的声明文章,但其价格策略未变。截至7月中旬,美团等平台显示,“新氧青春诊所”的艾维岚相关项目仍维持在6000元区间。

图源:美团北京7月艾维岚团单报价
童颜针是一种用于面部年轻化等美容治疗的注射产品,核心材料是PLLA/PDLLA(聚乳酸)。它主要是通过刺激皮肤自身胶原蛋白的生成来改善皮肤状态,达到皮肤嫩白、紧致的作用。
圣博玛旗下的艾维岚,是国内首个获得NMPA(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三类医疗器械“童颜针”,于2021年8月正式上市。

图源:艾维岚官网
笔者认为,即便没有新氧这一“搅局者”,艾维岚维持18800元的高价也相当困难。
童颜针市场的激烈竞争格局和产品生命周期规律,决定了其价格下行已是必然。
市场上的童颜针主要玩家,除了艾维岚,还有江苏吴中代理的韩国Regen Biotech的艾塑菲,高德美旗下的塑妍萃,普丽妍“童颜针”,以及爱美客的濡白天使等五个品牌。

图源:动脉网
其中,有3款产品是在2024年以后密集上市,价格多在15000元-20000元之间不等。
前述提到的两款新童颜针——康哲药业独家代理的西宏医药的丽真然,与上海爱唯缇代理的Olidia获批之前,医疗器械巨头乐普医疗(300003.SZ)、药企四环医药(0460.HK)也已相继入局。
截至2025年7月18日,国内获批上市的童颜类产品就有9款。这还不包括另外十多家正在排队申报的童颜针。如再加上与童颜针有相似功效的3款“少女针”,竞争已趋白热化。
这些产品,在核心成分(如PLLA/PDLLA/PCL)、辅料(如CMC、甘露醇)和目标效果上差异有限,同质化严重。
面目相似的“葫芦娃”太多,导致艾维岚再也无法像2022年、2023年那样,独占整个童颜针市场。
一般而言,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厂商想维持住终端市场的售卖价格,必然会采取“控价策略”。
但在医美领域,能长期控价者十分罕见,仅有肉毒素BOTOX、乔雅登系列等寥寥数款。
失去了独占优势的艾维岚,显然难以复制BOTOX母公司艾尔建医学长达20年的护城河。
从医美产品生命周期(研发-上市-运营)看,单一产品上市后3年-5年内“破价”是大概率。并且,同类产品获批速度越来越快,也将加速这一进程。
并且,大多数明星产品,在上市8个月-12个月内,都会经历一个平稳下滑的过程。这是医美产品市场基本规律。
以2021年风头正劲、锦波生物旗下“直补胶原”薇旖美为例,刚上市时,4mg一瓶的薇旖美,可以卖到16800元。但8个月后,价格就已下滑到10800元。
到了2025年,北京市场甚至能找到1500元/瓶的薇旖美。算下来,薇旖美维持万元以上价格的时间,甚至不足12个月。
薇旖美的今天,或是艾维岚的明天。
同样在2021年上市,艾维岚之所以能维持近30个月高价,主要是因为率先抓住了高端医美再生材料的新风口,以及海外童颜针尚需备案申请才能进入国内的空档期。
这已经相当不易。
业内人士透露,2023年艾维岚在医美机构的终端价已跌至12000元左右。2025年“七剑(针)下天山”之时,新氧还没来“搅局”,艾维岚又进一步下行至10000元价格,首次进店还能优惠20%。
此外,从厂家的营销策略看,产品也难以控价长久。
在圣博玛的声明中强调,未经其培训的医生操作存在风险。然而,据笔者在业内了解,实际操作中,只要医生愿意推荐产品,厂家对医生的“注射认证”门槛往往不高。

图源:艾维岚官方公众号
而不同城市、不同地区的区域代理、甚至产品的生产商,对不同区域“窜货”,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一般而言,非一线地区、尤其是小城市,艾维岚价格较高。但北上广深因为代理商众多,价格透明,也较低。“新氧青春诊所”开在一线城市,这也是为何能低价拿到艾维岚正品的缘故。
02 圣博玛的焦虑
对医美产品厂商来说,做什么产品,本质上没有太大区别。关键在于是否拥有“三类医疗器械”这一核心资质。
三类医疗器械资质,是NMPA对高风险医疗器械实施的最严格监管体系,适用于植入人体、用于支持或维持生命、对人体具有潜在危险的产品,如人工关节、心脏支架等。国家对这类器械实行严格的许可管理。
童颜针虽为注射类,但因含PLLA微球且需植入皮下组织,因此按三类器械管理。
中国医美市场产值已达3000-4000亿,潜力巨大。上游产品/设备供应商仅占20%-25%市场份额,却攫取50%-70%行业利润。这其中,只有三类器械资质才能确保其合法地位和准入资格,也是厂商分享高额利润的关键。
这一资质,决定了能否有“上桌”资格。甚至简单粗暴地说,有证合法,没证就是假货。
国内对医疗器械、药品的管理非常严格。即使在国外已经获批上市的产品,想进入到国内,仍然要经历漫长的临床试验过程。
这就给了国内企业研发类似同类产品、并率先取得资质的空间,也是圣博玛掌握先机的条件之一。
正是由于稀缺性,取得该资质,除了具备必要的条件外,包括政府关系在内的各种资源必不可少。
此外,还有一个投产比的问题。
业内人士透露,一款医美产品从研发、临床试验、注册备案到上市的流程,一般需要3年-5年。取得该证的资金投入,更是以亿计算,投产比要做到1:3才有利润。因此最初的高定价,至少要维持6个月以上,厂商才能回本。
这样来看,2021年上市的艾维岚,大概率早已回本。
但前有“九狼”,后有不计其数的中下游“虎”。圣博玛能否在消费医美这套路上走得更远,还有很多不确定性。
童颜针上市至今3年,除艾维岚外,在消费医美领域,还未见到圣博玛其他产品。
圣博玛做医用高分子材料起家,并贯穿全产业链的研发型公司,其核心能力在材料和严肃医疗,医美产品化能力尚待证实。
下一个艾维岚在哪里?或是圣博玛焦虑之处。仅有一个“大宝贝”,也就不难理解,为何面对新氧的挑战,圣博玛要奋力反击。
不过,产品多元化并非唯一解法。研发、产品化能力之外,品牌形象、营销宣传、控货能力和渠道管理等因素,以及讲故事的能力,也会缩短或延长核心大单品的长尾收入。
以瑞士医美公司高德美旗下的塑妍萃为例,虽然在中国市场有后发劣势,但塑妍萃在市场宣发、品牌建设、定价策略方面更为成熟。
短短半年时间,塑妍萃在消费者心目中,建立起了“童颜针鼻祖”、“国外成熟使用10余年”、“王菲也在用的天后童颜”等品牌心智。

在基于医生生产内容的基础上,塑妍萃联合小红书、抖音等平台,通过“流量扶持”、“内容共建”、“产品支持”等方式,以流量资源协助医生进行推广。
即便有众多童颜针对手,塑妍萃的市场价格目前还能稳定在18000元-20000元之间。
并且,如产品品牌建设强势且持久,则价格下滑速率也会相对平稳。随着消费偏好改变,一些老产品甚至可能焕发“第二春”。
如2010年火过又沉寂的热玛吉,2018年以后重新受到了市场热捧。
品牌建设,与品牌内涵息息相关。茅台的核心大单品也只是飞天茅台。这方面,医美厂家要向白酒头部厂商学习,提升讲故事的能力。
总之,圣博玛想要“升级”到更大的牌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且读,且思,且悟 从申报科创板至今两年多时间,百奥赛图(北京)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百奥赛图)终于要迎来上会环节。据上交所上市委公告,百奥赛图将于9月24日进行上会审议。百奥赛图是一家临床前CR...
“AI的下一波浪潮是机器人系统。”在第三届链博会开幕式上,英伟达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的一句话,带飞了整个A股机器人概念板块。 7月16日,A股三大指数震荡整理,截至收盘,沪指跌0.03%,收报35...
稽查执法是证监会监管的核心和关键一环。近日,北京金融法院审理首例涉嫌拒绝、阻碍证监机构及工作人员依法调查案,引发市场广泛关注及热议。 本案中,冯某因暴力殴打执法人员、抢夺执法记录仪,导致一名调查人员...
最近,身边很多人都在讨论一个新东西:稳定币。 尤其进入5月,中美欧好像排练好了一样,先后抛出稳定币监管重磅文件。 5月20日,美国参议院通过了《指导和确立美国稳定币国家创新法案》关键程序性投票,即“天...
中国商报(记者 马嘉)近日,有调查揭露,部分培训机构打着“几天速成”“零基础入门”的旗号,公然招收学员进行“轻医美”技术培训,并承诺将其包装成“高级医美师”。这股将严肃医疗行为儿戏化的歪风,不仅严重威...
作者 |餐饮老板内参内参君 谁来解决牛油焦虑? 品质火锅的关键一役 火锅,这一餐饮领域最具生命力的品类之一,正在经历品质升级的关键期。 2024年,中国品质火锅市场规模攀升至741亿元,五年复合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