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内卷”已经成为当前行业治理重点方向。从江西到青海,碳酸锂“反内卷”已经开始具体落实,相关政策已经开始刺激碳酸锂价格呈现明显反弹。但去产能并非一朝一夕之功,缓解碳酸锂供过于求局面是改变行业的关键。
杨现华/文
藏格矿业的一纸碳酸锂停产公告点燃了市场对碳酸锂板块的热情。7月18日,盛新锂能股价涨停,天齐锂业大涨逾5%,中矿资源涨幅也在4%以上。碳酸锂相关的富淼科技和久吾高科更为直接,股价直接拉涨20%。其他如国机通用、金圆股份和唯赛勃等纷纷涨停。
在中央治理低价无序竞争的推动下,新能源行业出台一系列措施规范市场竞争秩序、调控产能和刺激需求。从中央部委到行业协会直至头部企业,一系列明确具体的措施在逐步出台并实施中。
收入下降、盈利亏损或者大幅下降是碳酸锂企业过去一段时间不得不面对的现状。碳酸锂供大于求压制了行业的景气表现,企业无序竞争进一步加剧了行业困难。随着“反内卷”政策引导,碳酸锂行业有望告别非理性的价格战,重新确立新的价格体系。这一过程,注定将充满反复与不确定性。
价格反弹
7月17日,藏格矿业发布公告,因违规开采锂资源,公司全资子公司格尔木藏格锂业有限公司被责令停产。
青海海西州《通知》要求藏格矿业立即停止违规开采行为并积极整改,完善锂资源开采的合法手续;待锂资源开采手续合法合规后,向海西州盐湖管理局申请复产;经申请通过后方可复产。
公告发布后,碳酸锂期货迅速反应。碳酸锂主力连续当日上涨2.47%,之后的下一个交易日继续拉涨2.82%。从2025年6月23日创下阶段性低点后,截至7月18日,碳酸锂期货价格已经上涨18.78%,吨价上涨超过一万元,接近7万元/吨。
如前所述,7月18日,碳酸锂及其相关上市公司股价也大幅走高。有的拉涨20%,有的涨停10%,翻红上涨的个股更是比比皆是。
现货市场上,长江有色金属网的数据显示,电池级碳酸锂99.5%在6月23日创下60050元/吨的低价后,至7月18日已经涨至66100元/吨,涨幅略超10%。不过,即便有所反弹,碳酸锂价格仍处于历史低位。
长江有色金属网的数据显示,2025年初,电池级碳酸锂99.5%的价格一度超过了7.7万元/吨。更难以与2024年4-5月10万元/吨以上的价格相提并论。
“反内卷”政策不断
一则停产公告之所以能引发碳酸锂价格积极反弹,与当下的“反内卷”息息相关。早在5月底,中汽协发布倡议,提出企业应遵从公平竞争原则,依法依规开展经营活动,不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倾销商品等四点倡议,旨在维护行业公平竞争秩序。
之后7月1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剑指低价竞争,表态要“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会议明确提出“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7月3日,工信部召集宁德时代、比亚迪等 14 家锂电企业及行业协会座谈,明确要求 “依法依规治理低价无序竞争”。并发布行业规范,将 “不低于成本价销售”纳入合规红线,以规范锂电池行业发展,维护碳酸锂市场价格秩序。
在工信部指导下,33家头部企业签署《行业自律公约》,承诺自7月起阶段性减产控产,推动市场供需关系修复,缓解碳酸锂产能过剩问题。
7月14日,宜春市自然资源局对8家矿山企业下发通知,要求其在9月30日前完成矿种变更储量核实报告的编制工作。起因是审计署发现宜春8宗含锂矿权存在审批越权问题。
早期这些矿权以“陶瓷土矿”或“瓷土矿”名义申报,审批仅需市级部门,实际上这些矿产富含锂资源。根据国家规定,锂矿作为战略性矿产需上报至省级以上自然资源部门审批。
市场将这解读为碳酸锂供给收缩信号。尽管当前矿山生产未受直接影响,但长期合规成本上升可能淘汰中小产能。受此影响,碳酸锂期货大涨。之后藏格矿业子公司因违规采锂被责令停产后,期货再度拉涨。
招商证券指出,2024年,锂矿储能行业已逐渐铺开“反内卷”治理行动,但全社会锂矿产能仍在攀升,产能出清效果不佳,锂矿价格也未明显上涨,继续低位震荡。锂矿价格较2022年历史高位已经大幅下探至2019年同期历史低位水平。
招商证券表示,2024年在供需错配下中国锂产品产量大幅增加,2025年受宁德复产和宏观扰动影响,锂矿主要产量仍在持续增加。上市公司来看,Wind锂概念板块的27家上市公司的存货自上年一季度开始不断累积,由2024年一季度的1734亿元增至2025年一季度的2410亿元,显示上市公司并没有主动减产。
以氢氧化锂为例,如果“反内卷”政策带动上游产能去化20%的话,叠加与下游排产改善会明显支撑价格作用,预计三季度价格震荡上行。随着供需逐渐平衡,锂价中枢可能继续攀升,但锂价要涨到每吨10万以上或仍需要促需求政策的大力加持。
业绩分化
7月15日,碳酸锂两大龙头同一时间发布业绩预告。天齐锂业预告,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1.55亿元。和上年同期亏损52.06亿元相比,将大幅扭亏为盈。
对于扭亏为盈的原因,天齐锂业表示,尽管受锂产品市场波动的影响,公司锂产品销售价格较上年同期下降,但旗下公司定价周期缩短、时间周期错配的影响已大幅减弱。
同时,随着国内新购锂精矿陆续入库及库存锂精矿的逐步消化,公司各锂化工产品生产基地生产成本中耗用的化学级锂精矿成本基本贴近最新采购价格。
其次,公司重要的联营公司SQM于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计将同比增长,带动公司投资收益较上年同期增长。此外,澳元兑美元的汇率变动导致汇兑收益金额较上年同期增加。
与之相比,赣锋锂业亏损收窄。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5.5亿-3亿元,上一年同期公司亏损了7.6亿元。这意味着,2025年上半年赣锋锂业有望减亏一半。
赣锋锂业表示,2025年上半年,锂盐及锂电池产品销售价格持续下跌,公司对存货等相关资产计提了资产减值准备。此外,公司产生较大非经常性收益。主要系投资收益与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叠加所致。
有公司的亏损在扩大。也是在这一天,盛新锂能发布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7.2亿-8.5亿元。上年同期公司亏损1.87亿元,公司盈利比上年同期下降285.13%-354.67%。
盛新锂能表示,这主要受行业供需格局等因素影响,锂产品的市场价格在2025年二季度继续下跌,使得公司毛利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同时,公司对存货计提了资产减值准备,预计较上年同期大幅增加。
从统计数据看,2024年,电池级碳酸锂产量67万吨,同比增长45%,电池级氢氧化锂产量36万吨,同比增长26%。其下游应用端,储能型和动力型锂电池产量分别为260GWh和826GWh,锂电池装机量(含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超过645GWh,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锂业分会统计,2024年碳酸锂产能130万吨,产量70.1万吨(不同口径统计差异);氢氧化锂产能74万吨,产量41.4万吨,产能利用率都只有一半多。
2025年上半年,中国碳酸锂产量同比增长32%,而表观消费量仅增长25%,供给过剩量达2.8万吨。
2025年上半年,碳酸锂价格大幅下跌,虽然行业处于产能出清阶段,但由于项目开停受企业战略、财务状况和政府扶持等多种因素影响,并非单纯由成本和利润决定,所以尾部产能出清尚不显著。
长期来看,6万-7万元/吨的锂价具有较强成本支撑,叠加短期供应扰动以及需求旺盛,预计锂价有望走出底部区间。
也有机构表达了谨慎的观点。光大证券指出,短期来看,碳酸锂正处于市场情绪推动下的超跌反弹阶段,强预期与弱现实博弈,“反内卷”政策的力度或将是决定锂价的关键。
中长期来看,2025-2027年全球锂资源新增产能远超需求增量,叠加技术替代(钠电池量产、固态电池研发)可能削弱锂需求增速,碳酸锂供过于求的格局恐难以根本扭转。
本文刊于07月26日出版的《证券市场周刊》

今天A股热度较高的,有三个板块—— 贵金属、汽车和医药。 贵金属就不多说了,前面已经讲过很多遍逻辑,在不确定的年代,黄金的收益是确定性最强的。 汽车板块的上涨,则源自一条行业利好消息: 在近期的一个...
近期,“反内卷” 成为银行业发展进程中的核心议题,一场重塑行业生态的变革正加速推进。2024年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强化行业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同年 11 月人民银行《2024 年第三季...
2025年下半场刚开始一个月,行情就清晰地沿着“反内卷”一路突破3600点。A股市场的表达方式,永远那么简单直白——反内卷首先利好最内卷,结论就是先炒光伏。 毕竟光伏也曾是资金扎堆过的重磅赛道,如今...
中国商报(记者 雷珂馨 文/图)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5月,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264.9万辆和268.6万辆,环比分别增长1.1%和3.7%,同比分别增长11.6%和11.2%。在“两新”...
快递行业“反内卷”步伐加快。近期,在电商重镇广东、浙江两地,多家快递公司对电商客户上调快递费用。除浙江义乌、广东外,业内对福建、安徽、 江苏、山东等地也有涨价预期。 证券时报记者从浙江地区的部分快递...
A股掀起“反内卷”浪潮!近期,国家政策导向开始点名整改恶性竞争、价格战、产能过剩等现象频现的行业,钢铁、建材、光伏等领域被重点关注。与此同时,A股市场中,不少受益于“反内卷”政策的上市公司股价开始走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