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随着监管的不断完善,私募行业从快速发展转向稳定发展,规模逐渐向头部机构集中,一批异常、违规私募被清退,行业经历从量到质的转型。
为了解私募行业发展现状,探寻行业的发展方向,在金长江评选十周年之际,证券时报发起《私募基金行业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调查问卷》,受访者包括不同规模和策略的私募机构,共回收54份有效问卷。
调查显示,多数受访者认为私募行业的竞争格局呈现出高度集中、头部效应明显的趋势,其次是行业竞争激烈、淘汰率高,行业未来主要增长点在于投资策略的发展。
行业格局:头部效应明显
经历了一轮快速扩张期后,在市场调整和监管双双施压之下,私募行业进入调整期,基金数量、管理人数量均开始缩减,行业竞争压力加大。
本次《私募基金行业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调查》显示,54家受访的私募基金管理人中,成立时间10年以上的占比46.3%,5—10年占比39.89%,3—5年的占比12.96%,3年以下占比1.85%;其中,规模在50亿元以上的占比33.33%,20亿—50亿元占比25.93%,5亿—20亿元占比22.22%,5亿元以下占比18.52%;投资策略则以股票策略为主,主观股票占比44.44%,量化股票占比20.37%,其他策略占比20.37%。
对于当前私募基金行业的竞争格局,61.11%的受访机构认为,行业高度集中,头部效应明显;24.07%的机构认为当前行业竞争激烈,淘汰率高;仅有12.96%的受访机构认为当前行业较为分散,中小机构机会多。

结合今年私募新产品的备案发行情况来看,资金也正在向头部机构聚集,尤其是头部量化私募,包揽了今年备案量的前五名。
在是否开展ESG(环境、社会、治理)相关投资上,37.04%的受访机构表示否,已经开展ESG投资和正在规划中的占比分别为20.37%、33.33%。
对于未来五年的发展趋势,大多数受访机构认为行业呈现稳步增长和增速放缓,合计占比达92.59%。
最关心券商托管的技术支持和响应速度
在私募基金的发展过程中,券商托管业务虽然起步较晚,但凭借强大的综合服务和市场化运作后发先至,与私募机构共成长。
调查结果显示,三分之一的受访私募机构表示,他们当前与券商托管业务的合作非常频繁,超过三成的受访机构表示合作较为频繁,合计占比达98.15%。
对于券商托管服务的满意度,37.04%的受访机构表示非常满意,59.26%的受访机构表示较为满意,合计占比96.3%,有3.7%的受访机构表示一般。
在改进服务方面,81.48%的受访机构需要券商托管业务提供技术支持,62.96%的受访机构想要加快服务响应速度,22.22%的受访机构希望提高费用的透明度。

对于与券商托管业务的合作模式展望中,近八成受访机构认为会更加紧密,形成战略合作;有二成的受访机构认为会保持现状,稳步发展,合计占比100%。
超五成私募:投资策略发展是未来增长点
经过多年的发展,私募基金已经成为资本市场重要的机构投资者。随着财富管理行业的不断壮大,私募行业也面临着重要机遇和挑战。
调查结果显示,35.19%的受访机构认为行业面临的最大挑战是监管政策趋严,25.93%和18.52%的受访机构认为最大的挑战分别是投资难度加大以及行业竞争加剧,12.96%的受访机构认为最大挑战是投资者需求多样化。

值得注意的是,超五成的受访机构认为投资策略发展是私募行业未来的主要增长点,二成的受访机构认为行业增长来自金融科技运用以及海外市场开拓。

对于当前行业的合规风控水平,大多数受访机构认为参差不齐、大多数较好,占比为75.93%;少数受访机构认为整体都很高和总体较差,分别占比12.96%、9.26%。
有四成的受访机构认为私募行业在投资者教育方面较为完善,但也有四成受访机构需要加强,仅有一成以上的受访机构认为非常完善;在科技运用方面,近六成受访机构认为较为领先,接近一成受访机构认为非常领先,25.93%的机构认为需要加强。
在吸引人才和品牌建设方面,近九成的受访机构认为私募行业对人才具有吸引力;近七成受访机构认为私募行业在品牌建设较为重视,也有近三成的受访机构认为需要加强品牌建设。
在客户服务方面,62.96%的受访机构认为较为完善,12.96%的受访机构认为非常完善,但也有24.07%的受访机构认为需要加强。
加强合规、投教、ESG投资,提升客户体验感
对于行业未来发展的建议,一家大型私募机构认为,应加强私募行业透明度和信息披露,包括投资过程、投资组合、风险控制等方面的透明度,提高信息披露的频率与质量;同时,注重ESG(环境、社会、治理),推动资金流向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不仅能够提升基金的长期回报,还能更好地满足投资者对社会价值的期望。
一家20亿元—50亿元规模的私募称,在私募的投资者结构上,需要进一步提升机构投资者占比;在行业治理方面,头部机构需要加强品牌建设和提高客户体验感,中小机构也应该寻求创新化深耕垂直领域,打造差异化。
此外,强化合规体系、加强投资者教育、做好品牌建设成为不少私募机构的共识,“只有立足客户、立足策略,才能做好收益。”一家规模为5亿元以下的私募表示。
A股上市公司发布ESG报告的数量日渐增多,ESG评级也呈上升趋势。 截至今年4月30日,A股共有2468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24年度ESG报告,披露率达45.68%,较上年提升6.68个百分点。MSC...
中国外卖市场在经历多年高速增长后,终于迎来了监管的 "强约束" 时代。 2025年9月9日,市场监管总局新闻发言人王秋苹在例行发布会上回应近期外卖平台补贴争议,表示总局已及时约谈主要外卖平台,相关平台...
文/陈康亮 近期,监管层密集表态,并相继发布多项增量政策,释放稳股市的重要信号。 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李明5月19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2025全球投资者大会上表示,目前A股估值水平仍处于相对低位,沪深30...
区别于上年“低迷”表现,最新数据显示,大多数险企有产品分红实现率达到或超过100%,有人身险公司60余款产品中超半达到100%,且在“限高”要求放宽后,单一公司的分红实现率呈现多样化特点。 从具体公司...
来源:密探财经(ID:Spy Finance) 去年从香港私有化退市的“八千亿级”锦州银行,如今又曝出大动作。 近日,锦州银行官网发布了《提示公告》及附件《业务迁移预通知》,核心内容是中国工商银行要正...
鲁政委、陈昊、张无缺(鲁政委系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 资产管理行业,信托行业 本文节选自兴业研究、财联社课题组共同推出的《2025中国资产管理行业观察报告》。后续,我们将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