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引擎”再提速:中国资本市场改革释放创新红利

客服微996438432天前财经知识6

随着“十五五”规划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资本市场也被赋予了新使命——不仅是资源配置的平台,更是科技创新的“助推器”。

在这一背景下,科创板创业板作为资本市场改革的“双引擎”,正加速释放制度红利,成为引领新一轮产业变革的重要力量。国信证券报告显示,2025年三季报披露的主板配置权重为47.54%、创业板配置权重为19.29%、科创板配置权重为13.91%,港股配置权重为19.26%。与上一季度相比,创业板和科创板权重显著提升,反映出机构投资者对科技创新板块的青睐度持续增强。

制度创新筑基,双轨布局赋能

今年以来,资本市场深化改革持续推进,科创板与创业板相继推出重要改革举措。今年6月,中国证监会正式推出科创板“1+6”改革政策,其中最具创新性的举措是设立“科创成长层”。这一改革通过更具包容性的上市标准、更契合科技创新企业特征的监管逻辑,为尚未盈利但具备核心技术的硬科技企业打开了通往资本市场的大门。

就在10月28日,西安奕材、禾元生物、必贝特三家尚未盈利企业鸣锣上市,正式成为科创板科创成长层首批新注册企业,标志着这一重要改革举措正式落地见效。截至目前,科创板科创成长层已汇聚35家企业,形成了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硬科技企业集群。

在这35家科创板科创成长层企业中,33家公司已披露三季报: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这些公司在增收缩亏的同时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营收同比增长35.1%,净利润同比减亏45.4%,研发强度中位数达到44.3%。这一组数据印证了改革的有效性——通过资本市场的赋能,高研发投入正逐步转化为商业价值的增长。

与此同时,创业板改革也在深入推进。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表示,将启动实施深化创业板改革,设置更加契合新兴领域和未来产业创新创业企业特征的上市标准。这一改革举措将进一步提升创业板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能力,为各类创新创业企业提供更加精准、包容的金融服务。

改革红利持续释放_释放改革红利的16个关键问题_

目前,创业板市场已有约1400只个股,合计总市值逼近18万亿元。业内人士表示,深化创业板改革将从制度层面夯实科技创新发展的金融基础,推进“十五五”规划对培育新质生产力、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部署。同时,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完善将促进资源向科技创新领域加速集聚。

研发驱动增长,业绩验证价值

随着改革红利的持续释放,科创板与创业板的业绩表现令人瞩目。从刚刚披露完毕的上市公司三季报来看,2025年前三季度,创业板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2486.28亿元,净利润2446.61亿元,营收与净利润增速均超过10%;科创板公司也表现亮眼,实现营业收入10142.07亿元,净利润441.25亿元。(数据来源:中国上市公司协会数据)

值得关注的是,两个板块的研发投入强度显著高于市场平均水平。2025年前三季度,全市场上市公司研发强度为2.16%,而创业板和科创板的研发强度分别高达4.54%和11.22%。高强度的研发投入为这些企业的持续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也凸显了其“硬科技”成色。(数据来源:中国上市公司协会数据)

作为科创板与创业板的代表指数,科创板50指数(000688)和创业板指(399006)备受关注,具备较为集中的科技成长风格。今年以来,科技成长板块站上风口,科创板50指数年内上涨45.29%,创业板指年内上涨50.57%。(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年11月6日)

具体来看,创业板指由创业板中市值大、流动性好的前100只股票组成,聚焦龙头企业。投资创业板指的核心是“发展成型的新赛道看业绩”:Wind数据显示,当前创业板指PE-TTM约41倍,与近十年42%的分位点相当,估值修复空间明确。

而科创板50聚焦科创板市值最大、流动性最好的 50 家硬科技企业,以半导体、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 “卡脖子” 领域为主,成份股多处于技术攻坚期,如中芯国际、寒武纪等。

借道指数基金,布局创新浪潮

对于投资者而言,要把握科创板与创业板的投资机会,指数化投资是较为高效且风险可控的方式。科创板50ETF(588080)和创业板ETF(159915)作为跟踪“双创板块”规模较大的产品,提供了布局创新成长的优质工具。

科创板50ETF(588080)紧密跟踪科创板50指数,最新规模达736.68亿元。值得一提的是,该ETF在2025年10月实施了首次分红,不仅是该产品上市以来的首次分红,也是跟踪科创板50指数的所有ETF的首次分红。(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年11月6日)

创业板ETF(159915)紧密跟踪创业板指,最新规模约1036.73亿元,近一个月日均成交额达48.56亿元,流动性居前。(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年11月6日)

对于希望更全面布局科技创新赛道的投资者,还可以关注科创创业ETF(159781)、科创人工智能ETF(588730)等产品。

在当前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科创板与创业板作为科技创新企业的聚集地,有望持续受益于国家政策支持与产业发展趋势。随着更多具有核心技术的企业登陆资本市场,以及相关制度的持续完善,两大板块有望为投资者带来更加丰富的投资机遇,同时也将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相关文章

刷屏!头部公募这个动作,释放出什么信号?

刷屏!头部公募这个动作,释放出什么信号?

一则消息刷爆投资圈! 时隔一日,广发基金宣布取消针对广发上证科创板成长ETF发起式联接基金的限购措施。 27日晚,广发上证科创板成长ETF发起式联接基金宣布取消限购措施,此前,在8月26日晚间,该联...

9000亿“科创板之王”,或千亿收购子公司股权

9000亿“科创板之王”,或千亿收购子公司股权

【市场】停牌6个交易日的中芯国际(688981),8日晚公布了收购资产的大消息。 中芯国际在公告中表示,将以发行股份的方式收购国家集成电路基金(简称”大基金“)、集成电路投资中心、亦庄国投、中关村发展...

科创板“U”标药企进入分化时刻

科创板“U”标药企进入分化时刻

科创板带“U”药企正集体步入分化时刻。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目前,科创板共有14家带“U”药企,这14家药企中,有8家企业上半年营收破亿,仅首药控股、迈威生物2股营收下滑。14股中,百济神州以...

双剑合璧:科创板、创业板的重大改革与长期投资价值

双剑合璧:科创板、创业板的重大改革与长期投资价值

2025年10月28日,科创板科创成长层迎来了首批新注册企业上市,西安奕材、禾元生物、必贝特三家尚未盈利但拥有核心技术的科技企业成功登陆科创板,标志着我国资本市场在服务科技创新方面又迈出了关键一步。...

必贝特:副董事长熊燕多位朋友昔日隐名入股“迷局”

必贝特:副董事长熊燕多位朋友昔日隐名入股“迷局”

《金证研》南方资本中心 罗九/作者 南江 映蔚/风控 科创板成立以来,沪市科技创新公司数量占比从32%升至41%,市值占比从27%升至32%。其中,224家生物医药企业推动科创板成为全球第三大生物医药...

ETF今日收评 | 稀土相关ETF涨超6%,人工智能、影视相关ETF涨超5%

ETF今日收评 | 稀土相关ETF涨超6%,人工智能、影视相关ETF涨超5%

市场全天震荡走强,沪指创近10年新高,北证50创历史新高。盘面上,市场热点集中在AI硬件和大金融方向,个股涨多跌少,全市场超4000只个股上涨。从板块来看,券商、金融科技等大金融股一度冲高,液冷服务器...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客服微信:BT86616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