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政府停摆进入第20天,有望打破历史纪录。“奥巴马医改”开放注册、机场延误被视为破局点,但分析师认为终结停摆可能没那么容易。
此前被普遍认为只会持续两三周的美国政府停摆,如今正演变为华盛顿的一场重大危机,且很可能延续至11月。
要结束停摆,要么白宫参与协商达成协议,要么民主党妥协。但目前来看,这两种迹象都没有。;灯塔政策顾问公司(Beacon Policy Advisors)的分析师在报告中表示,当前的政府停摆有望成为美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联邦政府停摆事件。;
截至周一,本月开启的部分政府停摆已持续20天;而美国历史上最长的政府停摆纪录为35天,发生在近七年前特朗普首任总统任期内。
预测市场卡尔希(Kalshi)上周五显示,当前停摆可能持续约41天,而两周前该市场还预测停摆仅会持续14天。
以下是政府停摆持续期间的核心要点梳理。
停摆可能持续多久?
11月1日是奥巴马医改;(Obamacare)计划开放注册的日子,这被广泛视为可能推动双方达成协议的关键节点。当前政府停摆的主要原因,是民主党与共和党就在拨款法案中纳入奥巴马医改补贴延期条款;陷入僵局;而从11月1日起,该计划的保费上涨问题将愈发凸显。
但灯塔政策顾问公司的分析师强调,奥巴马医改;(正式名称为《平价医疗法案》,Affordable Care Act,简称ACA)的补贴实际上要到今年年底才会终止。他们指出:补贴政策的真正行动截止日期是12月31日。;
此外,机场因人员短缺出现延误也被视为可能终结停摆的因素。若旅客面临的问题加剧或引发大量媒体报道,压力可能迫使双方妥协。目前,空中交通管制员和运输安全管理局(TSA)安检人员虽因停摆无法获得薪水,却仍被要求到岗工作,因此部分人员可能以缺勤;形式抗议。
旅行延误或奥巴马医改保费上涨引发的舆论冲击;,或许会成为结束停摆的潜在突破口;,道明考恩(TD Cowen)华盛顿研究小组分析师克里斯·克鲁格(Chris Krueger)在报告中表示。但他补充称,停摆的终结可能还需一段时间——或许要等到感恩节前后。
沃尔夫研究公司(Wolfe Research)的分析师也在密切观察本轮政府停摆,他们认为这有可能成为美国历史上最长的一次。
11月1日美国军方发薪日临近,可能会给双方带来达成协议的压力,但沃尔夫研究公司的分析师认为,特朗普很可能会像10月15日(周三)那次一样,再次找到办法为军方发放薪水——尽管其做法的合法性曾受到质疑。
华盛顿不少人曾认为,10月15日现役军人发薪日可能会终结停摆,但政府数月来一直在研究为军人发薪的方案。;托宾·马库斯(Tobin Marcus)牵头的沃尔夫研究团队表示。最终,政府官员选择从一项80亿美元的军方研发账户中,调配未使用资金来支付薪水。
民调显示,选民对共和党和民主党的指责程度至少相当。沃尔夫研究公司的分析师指出:这加剧了僵局——即便停摆引发的后果开始显现,若双方都认为自己不会因这些后果受到指责,停摆也不会加速结束。;
经济损失情况如何?
多位经济学家已对停摆每持续一周给美国经济增长造成的损失;做出估算,普遍认为每周导致GDP损失约0.1%至0.2%。
从数据上看,这一数字似乎不大——上月发布的预估显示,美国第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了3.8%。但有警告称,若特朗普政府兑现大规模解雇政府工作人员;的威胁,经济损失可能会超出预期。
一周多前,政府已发出超过4100份解雇通知,但上周三,一名联邦法官发布临时限制令,禁止此类裁员。与此同时,白宫预算办公室主任拉斯·沃特(Russ Vought)上周表示,最终解雇人数可能会超过1万人;。
特朗普的高级经济顾问凯文·哈西特(Kevin Hassett)上周五在福克斯商业频道采访中警告,若停摆持续,未来总统取消民主党支持的无用政府项目、并永久终止这些项目的行动,将会大幅升级;。
市场观察(MarketWatch)在社交平台X上发起的民调显示,47%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对停摆最担忧的是可能对经济造成的冲击;,超过对旅行的影响;(25%)和被停薪员工的薪资问题;(15%)。在其他社交平台的同题民调中,经济冲击风险;同样是最受关注的选项。
沃尔夫研究公司的分析师仍持乐观态度。
他们在报告中写道:只要军人仍能拿到薪水,且其他款项在停摆结束后能补发,我们就没有理由认为停摆会造成重大长期影响。;他们还表示,停摆可能会影响消费者信心、抑制政府工作人员消费,并产生更持久的影响,但我们对此并不太担心;。
另一方面,独立经济学家伊桑·哈里斯(Ethan Harris)在报告中称,尽管他不认为停摆会引发经济衰退,但此次停摆将对本已脆弱的经济造成更持久的冲击;。
4万大军封锁边境,波兰拒绝恢复中欧班列! 波兰最近彻底暴走了,因为跟俄罗斯的无人机事件,波兰就像被踩到了尾巴的猫,直接炸毛了。 他们把4万装甲精锐迅速开到白俄边境,还派兵进入乌克兰,俨然一副要跟俄罗...
自1月20日就职以来,美国总统特朗普多次强调,“让制造业重返美国”,也承诺会加征关税,消除贸易逆差,让美国制造业“再次伟大”。 半年之期即将到来,特朗普政府让美国制造业实现了复兴了吗? 目前看起来尚未...
美国总统特朗普力推的“大而美”减税法案赶在他设定的7月4日最后期限之前被送到他桌上签署,但这份法案将对美国能源和医疗保健造成伤害。 当地时间7月3日,这项法案以218比214的票数通过众议院。“大而美...
一项来自OpenAI的最新评估显示,AI在执行具有经济价值的工作任务方面正迅速追赶,甚至逼近人类专业人员的水平。 据报道,OpenAI于周四发布了一款名为GDPval-v0的全新评估工具。该工具旨在衡...
核心观点: 1.迟到,未必是缺席。暂缓期后美方关税二次来袭,但全球金融市场对此表现出了明显的“钝化”,风险资产的价格不断创出年内新高。作为重要的外生冲击,关税对全球实体经济的作用到底如何?或者,还有...
央妈新一期资产负债表数据显示, 7月份,央妈对政府债权(即央妈买债)环比下降647亿元! 如下图所示,今年以来,央妈每个月都在资产端减少国债。不过,央妈减持的力度在4月份为最大,之后力度逐渐减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