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刘博团队
五六月的盛夏,未能点燃深圳楼市,反而带来一丝凉意。
今天上午,国家统计局公布了5月份全国房地产数据,市场核心指标的跌幅仍在扩大。
先看数据:
1、(环比数据)相比于4月,5月房价仍在普遍下跌
新房市场,一线城市从上月的“持平”转为“下降0.2%”,二线城市也由“持平”转为“下降0.2%”,三线城市降幅还在扩大。
其中,上海是唯一上涨的城市,环比上涨0.7%。
北京:-0.4%
广州:-0.8%
深圳:-0.4%
这说明短期内,市场的下行压力依然存在,购房者观望情绪仍然较浓,开发商依然面临去库存压力。

二手房市场跌幅更为显著。
一线城市的环比下降0.7%,降幅比上月扩大了0.5个百分点。
北京:-0.8%
上海:-0.7%
广州:-0.8%
深圳:-0.5%
二、三线城市二手房价格环比均下降0.5%,降幅也比上月扩大了0.1个百分点。
环比数据,特别是降幅扩大的二手房数据,表明买方市场特征显著。房主需要通过“以价换量”来实现销售,市场信心还是不足。

2、(同比数据)降幅持续收窄,下跌的速度已经明显放缓
5月份,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下降1.7%,降幅比上月收窄0.4个百分点。
其中,上海上涨5.9%,北京、广州和深圳分别下降4.3%、5.8%和2.6%。二、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分别下降3.5%和4.9%,降幅分别收窄0.4个和0.5个百分点。
5月份,一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下降2.7%,降幅比上月收窄0.5个百分点。
其中,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分别下降0.7%、0.1%、6.6%和3.2%。二、三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分别下降6.1%和6.9%,降幅分别收窄0.4个和0.5个百分点。
同比数据显示,虽然价格仍低于去年同期,但下跌的速度已经明显减缓。
综合来看,数据传递一个清晰信号:房价下跌趋势没变,没有任何一座城市能独善其身(包括上海)。
此时此刻,深圳需要更强力的政策,让市场止跌回稳。
回顾去年,深圳“929新政”通过降低核心区购房门槛、取消限售、降低首付比例等一系列组合拳,确实为市场带来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二手房业主一度普遍反价,新房去化也明显加快。
今年开年,deepseek、哪吒2带来中国资产的价值重估,深圳小阳春势头十足,三月份一二手住宅网签总量过万套,环比增长53.6%,同比增长66.2%,价格连续6个月企稳。
四月份,特朗普的关税战带来阴霾,不确定性如影随形,市场观望情绪加剧。五月份,深圳一手住宅网签3162套,环比下降14.4%;二手住宅网签4687套,环比下降18.2%。
进入六月,市场呈现出进一步转冷的态势。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当前售楼处的人气已降至冰点,冷清成为常态。工作日期间,售楼处内常常是销售人员比客户还多,有时甚至一整个下午都无人到访。
过去一年的楼市起伏,不难看出:
1、政策的有效性毋容置疑,“929新政”的效果立竿见影,能迅速激发市场活力!
2、政策的效力是有时限的,去年9月的刺激政策,“药劲儿”已经过了,需要新政策。
3、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市场极需新一轮强有力的政策出台,对冲外部环境的巨大不确定性。
因此,深圳是时候迈出更大力度的一步了。
看看隔壁广州,6月13日,广州宣布“全面取消限购、限售、限价并降低贷款首付比例和利率”。
尽管其全面取消限购、限售、限价的核心举措在去年9月就已落地,但此次再度“官宣”,无疑是一次强有力的预期管理。

在广州自身面临经济转型压力,汽车、房地产等传统优势行业表现低迷的背景下,这种“重复官宣”的姿态,本身就说明了其稳定楼市的决心。
同时,6月1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也明确表态,要“更大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这是一个强烈的信号,说明管理层已注意到市场的降温迹象。

我们认为,深圳不必像广州那样“全面放开”,但完全可以采取“有限度放开”的策略。
具体而言:
1、建议在目前仍限购的罗湖、福田、南山和宝安中心区(新安、西乡街道),允许外地户籍人士无条件购买1套住房。
2、建议允许深圳户籍家庭,在上述核心区增购1套住房。
全国人民都知道,买房首选北上深。深圳的核心区,是全国楼市价值的“天花板”之一。
我们可以先开一道口子,试试水,看看放开一点后,外地的购买力到底能进来多少,市场的真实反映如何。如果还不行,就直接看齐广州,全面取消对楼市的所有限制。
好消息是,深圳在供给端已经开启一场“品质革命”。
近期,深圳土地市场有了很多重要变化。
一方面,通过“调规”增加核心地段的宅地供应。此前流拍的宝安中心区“准地王”,已经优化调整,准备重新上架。
另一方面,是新增宅地的容积率普遍大幅下降。如天健集团在南山赤湾的新项目“湾时代府”,容积率仅有2.8;宝安中心区调整后的地块,住宅容积率也仅为3.4。

这些变化将对市场产生积极影响,在宝安中心区、深圳湾、深超总等核心区域,低容积率、高品质的新房入市,有望打破区域房价的既有天花板,提升整个板块的价值预期,并带动市场情绪。
同时,容积率更低、设计更优、配套更完善的“好房子”将更容易激发购房者的购买欲望,尤其是在市场观望情绪较浓的时期。
无论是看数据,还是看政策风向,亦或是看城市自身的供给变革,所有的线索都指向同一个结论:深圳楼市,正站在新一轮政策放松的窗口期。
只有让北上深打开楼市的天花板,全国楼市才有持续回暖的条件。
深圳,是时候迈出这更大力度的一步了。
今年以来,各地发力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构建“市场+保障”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持续推进收购存量商品房相关工作。 7月9日,郑州市住房保障和房地产管理局发布《关于征集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项目的...
中国商报(记者 王彤旭)6月1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5年5月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统计数据。数据显示,在70个大中城市中,各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同比降幅继续收窄。 上海...
郭磊系广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 摘要 8月18日国务院第九次全体会议召开。关于会议精神,我们学习理解如下: 第一,7月30日政治局会议已在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的基础上,对下半年...
朱海斌 系摩根大通中国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 在全球宏观格局日益复杂的背景下,中国巨大的市场潜力受到国际市场格外关注。今年以来,最大的不确定性来自特朗普政府的对外贸易政策。摩根大通中国首...
LPR定价基础未变 继上个月1年期和5年期LPR双双下行10个基点后,央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告显示,本次LPR两品种利率均维持不变。对于此次LPR按兵不动,多位分析人士表示符合预期,主要源于...
日本马桶行业霸主落魄,关闭两家中国工厂。 前几天,日本卫生陶器巨头TOTO宣布,决定关闭位于北京和上海的两家工厂,目前这两家工厂已经停产,涉及到的员工人数约为2000人,正在协商补偿协议。 不过,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