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激进的券种配置,金鹰元丰A近3年最大回撤高达41.7%,幅度甚至远超同期沪深300指数,完全偏离“固收+”产品的风险定位。
激进的权益资产配置
金鹰元丰A的股票仓位长期维持在15%左右,这一比例在“固收+”产品中并不算高,但问题在于其集中押注高景气赛道,未能实现有效分散投资,进一步放大了基金风险。
来源:Wind
客观而言,这种过度集中于成长赛道的策略,在市场环境向好时收益可观——2019-2021年,金鹰元丰A凭借激进的行业配置思路,分别实现17.43%、30.59%和34.21%的收益。
但2022-2024年,市场持续低迷,资金从追捧成长股转向青睐价值股,金鹰元丰A却未能及时调整策略,依旧重仓持有锂电、汽配、军工等成长类资产,最终导致基金亏损惨重,且业绩连续排名倒数。
基金经理决策短板
除战略层面的失误外,金鹰元丰A的基金经理在战术执行上也存在明显争议。『例如持股缺乏稳定性,每个季度前十大重仓股更新比例高达六七成,但从业绩来看,频繁调仓换股并未为基金带来超额收益,反而可能因交易成本增加进一步侵蚀净值。』
2、如何快速识别风险、避开雷区
“固收+”的核心逻辑是“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增强收益”,识别其风险的关键在于穿透“+”的包装,看清资产配置的真实构成、策略执行的一致性以及管理人的波动控制能力。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避免“踩雷”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穿透查看资产配置结构
“固收+”产品通常以债券等固定收益类资产为基础,同时配置一定比例的权益类资产(如股票、可转债等)。权益类资产占比越高,产品风险通常越大。
投资者可通过产品季报、年报分析底层资产,优先选择持仓透明、信用债以高等级为主的基金。
警惕债券资产的“隐性雷区”
部分“固收+”产品为增厚收益,会配置低评级信用债(AA及以下)。2022年某基金因持有房企违约债,单月净值暴跌12%,这一案例凸显了信用下沉策略的高风险。
来源:某基金年报
通常基金的季报、年报中会列出持仓债券明细,部分还会直接提及债券评级,若未提及,可根据债券名称通过其他途径查询评级。
数据指标
指标可直接衡量“固收+”产品的“风险收益性价比”和“波动控制能力”,帮助投资者穿透“稳健”外衣,量化风险暴露程度。
Calmar比率:衡量收益与最大回撤的比值,是识别“为收益牺牲风险”产品的核心指标;最大回撤:反映产品在熊市中的抗跌能力;年化波动率:体现产品日常波动的剧烈程度;下行风险率:聚焦产品下跌时的损失概率;夏普比率:兼顾总风险与收益的平衡关系。
“固收+”的本质是“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增强收益”,Calmar比率能有效识别“为收益牺牲风险”的产品,也是衡量“固收+”最常用的指标。
以具体案例说明:若A产品年化收益8%、最大回撤5%,其Calmar比率为1.6;B产品年化收益10%、最大回撤20%,Calmar比率为0.5。尽管B产品收益更高,但A产品的风险收益比更优,更符合“固收+”的稳健需求。
总结:回归“固收+”的本质
“固收+”的核心是“风险可控”,而非“收益最高”。一个能在熊市将最大回撤有效控制的产品,远比短期收益亮眼但波动剧烈的“伪固收+”更值得信赖。
投资者需牢记,选择“固收+”产品时,应优先关注其风险控制能力,而非单纯追求高收益,才能避免陷入“收益增强”掩盖下的风险陷阱。
三大业务均实现增长,公司:积极寻找资产出清机会 随着西南证券2025年半年报的披露,A股上市券商半年报季正式启幕。 财报显示,西南证券上半年实现营收15.04亿元,同比增长26.23%;归母净利润4....
《科创板日报》4月21日讯(记者 郭辉) 杰华特今日(4月21日)晚间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 2024年,杰华特实现营业收入16.79亿元,同比增长29.46%;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03...
8月29日晚间,上市银行2025年半年报披露完毕。42家A股上市银行共实现营业收入超2.9万亿元,同比增长逾1%;实现归母净利润1.1万亿元,同比增长0.8%。 整体来看,在让利实体经济的前提下,银...
中小银行唯有突破路径依赖、走出转型桎梏,才能培育出符合新质生产力、数字AI时代、区域经济转型需要的核心竞争力。 文/每日财报 林岚 2024年,长沙银行(601577.SH)成绩颇为不俗,并在2...
*美股三大股指全线下挫,标普500指数、道指结束九连阳 *特朗普称将对外国制作电影征税,美国影视公司“先跌为敬” *伯克希尔·哈撒韦B类股收跌5.12% 周一(5日)美股三大股指全线下挫,标普500指...
燕翔系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 在一系列扩内需、促消费政策引导下,当前我国消费市场呈现出一系列新趋势新亮点。 消费持续回升向好 消费市场规模持续稳步扩大,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