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农大走出的父子档,带年入26亿的肥料帝国农大科技IPO了!

客服微996438432天前财经知识8

无论是穿梭于超市生鲜区的都市白领,还是每日精打细算的家庭主妇,几乎所有中国消费者都在关注同一件事:餐桌上的成本与安全。一颗番茄的鲜红、一袋大米的饱满,其背后都离不开一个最基础、却也最容易被忽视的农业命脉——肥料。

在这个万亿级的赛道上,一家山东农大肥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农大科技”)正试图登陆资本市场,将于11月14日迎来北交所的上会审议。

一纸《招股书》也揭开了农大科技背后的故事,公司由一对父子马学文及其子马克掌舵,公司存在用关联公司代发工资、为实控人亲属代缴社保等情形。还有其现金流的运用也引起监管关注,公司一方面在2022年豪掷1.8亿元进行现金分红,并在2025年计划动用2亿元闲置资金进行委托理财,另一方面却在《招股书》中声称资金紧张,要求募资4000万元补充流动资金。

01

卖肥料年入26亿,

“增利不增收”遭问询

在业务层面,农大科技的收入主要来自三大板块:新型肥料、新型肥料中间体和普通肥料。

其中,新型肥料是公司的科技担当和利润中心,主要包括腐植酸增效肥料、控释肥料、水溶肥料等。新型肥料中间体核心大单品为“包膜尿素”,既供自用,也对外销售。普通肥料主要为传统的复合肥等。

_农大ds1_农大学子

不过,三大主要业务的价格和营收在过去三年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2022年-2024年,新型肥料业务营收从19.68亿元降至19.24亿元,均价从2842元/吨降至2596元/吨;新型肥料中间体业务营收从4.35亿元降至3.02亿元,均价从3442元/吨降至2681元/吨;普通肥料业务营收从2.3亿元降至1.24亿元,均价从3035元/吨降至2820元/吨。

这也导致农大科技的营收逐年下滑,2022年至2024年、2025年上半年,农大科技营业收入分别为26.76亿元、26.37亿元、23.63亿元和14.95亿元,不过同期净利润分别为1.01亿元、1.01亿元、1.45亿元和1.26亿元,出现了“增利不增收”的局面。

监管质疑也随之而来:在行业竞争加剧、营收萎缩超过10%的2024年,农大科技的净利润缘何能飙升43.53%?

根据监管问询函的回复,农大科技称营收下降原因主要系大宗商品(如尿素)价格下行,公司产品售价随之“被动”下调,导致营收规模缩水。而毛利上升的原因是公司主动进行了“产品结构优化”,减少了毛利低的普通肥料和中间体的销售,进一步提升了毛利高、附加值高的新型肥料的售卖比例。

但观察《招股书》发现,2024年农大科技净利润实现43.53%的增幅,但同时,其经营性现金流也暴跌46.66%,利润激增但现金流断崖式下跌,也表明这可能仅仅是“纸面富贵”。

“有利润,没现金”背后,《招股书》显示,公司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在逐年下降,从2022年的12.39次下降到2024年的8.02次。应收账款周转率是用于衡量一家企业,在特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收回其应收账款的效率。高效的回收意味着公司有更多的现金用于运营、投资或偿还债务,流动性强;低则意味着收款困难,坏账风险高。

_农大ds1_农大学子

其次,农大科技将其高毛利率归功于新型肥料的技术优势。但《招股书》显示,其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已连续3年在2%左右徘徊(2022年2.09%,2023年1.93%,2024年2.15%)。

此外,在监管的问询函中,也揭示了农大科技在日常运营中存在着合规风险。

监管问询函中指出,公司在未取得相关批复手续的情况下,违规使用动力煤,其间2022年使用7159.19吨,2023年使用2547.38吨,两者相加合计近万吨。

农大科技对此回复称,动力煤违规使用的主要原因是园区蒸汽供应不足。同时,在农大科技回复中计算,此举在2022年和2023年分别节省成本400万元和106.64万元。并称已于2023年3月停止使用并拆除设备,且监管部门已出具证明“不会采取责令停产整顿”的处罚。

02

花2亿元理财,

又募资4000万补流

农大科技的创始人、董事长兼总经理马学文,毕业于山东农业大学。《招股书》显示,马学文曾任山东农业大学职工,公司设立之初的多名创始股东亦有相同背景。

这种深厚的“学府”渊源,构成了农大科技最核心的品牌叙事与技术背书。然而,科技光环的另一面,是高度集中的家族式控制。

根据《招股书》,公司的共同实际控制人为马学文及其子马克。马克现任公司董事、董事会秘书,这对父子通过一个精巧的三层股权架构,牢牢掌握着公司的绝对控制权。

农大ds1_农大学子_

马学文个人直接持有公司10%的股份,此外马学文通过持有80%股权的控股股东“泰安铭泉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间接控制公司54.29%的股份,以及马学文作为执行事务合伙人,实际控制着员工持股平台“泰安农君股权投资合伙企业”,该平台持有公司5.81%的股份。

通过上述安排,马学文一人实际控制的公司股权比例高达70.1%。

这种情况下,监管层对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提出询问,尤其是在盘根错节的关联交易上。

《问询函》揭示,农大科技向实控人马学文控制的“山东合泰检测”采购检测服务,同时还向马学文配偶的侄子李锡明、侄媳左志琼控制的多家企业采购腐植酸褐煤、运输服务等。

2021年,山东合泰检测为农大科技代发工资、代垫社保公积金。同年,公司也为马学文配偶的兄长李玉栋(非公司员工)代缴社会保险费用。

农大科技在回复中将上述行为归类为“历史遗留问题”,声称在规范上市过程中均已整改和终止,且相关交易金额较小,不构成重大影响。

_农大学子_农大ds1

此外,监管层也对农大科技的现金流运用提出了问询。

一方面,公司在IPO前夕(2022年)进行1.8亿元的现金分红;2025年1月,又公告拟使用不超过2亿元的闲置自有资金进行委托理财。另一方面,《招股书》却列出仍需4000万元的募资额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农大科技回复称,关于分红在2022年至2025年6月,已累计实现净利润4.73亿元,累计分红1.8亿元,分红占净利润比例为38.03%。而募资4000万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占募集资金总额的比例为9.7%。两者均低于监管问题红线。

这些在家族治理下留下的“内控顽疾”,也将于11月14日的上会审议中最终裁决。对此你怎么看?评论区一起聊聊吧。

相关文章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有这些问题,证监会:加强监管!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有这些问题,证监会:加强监管!

中国商报(记者 王彤旭)近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2024年年度财务报告会计监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4月30日,A股市场共有5413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24年年度财...

“山寨证书”当休矣

“山寨证书”当休矣

近日,国家卫健委发布的一则声明引发关注:有不法机构伪造“国家卫生健康委人事司技能鉴定专用章”,虚构“卫生健康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公然制售“山寨证书”。这一事件折射出职业资格证书领域的乱象,再次...

全员到岗但领导不来?员工爆杭州银行“周末无偿加班”

全员到岗但领导不来?员工爆杭州银行“周末无偿加班”

8月25日据媒体报道,杭州银行(600926.SH)员工在社交平台发帖称,“匿名举报”杭州上城区天城路杭州银行城东支行存在周末无偿加班行为,并在帖子中特别强调:“领导自己不来,全体员工周六从早到晚坐一...

77亿信托一夜清零!许家印的“保命符”碎了,富豪圈集体慌了

77亿信托一夜清零!许家印的“保命符”碎了,富豪圈集体慌了

许家印,又失算了。 香港高等法院9月作出判决,直接冻结许家印家族名下超77亿美元信托资产,还把这些资产纳入恒大清盘范围。 消息一出来,不光普通网友议论纷纷,富豪圈更是炸开了锅。毕竟,过去离岸信托就是富...

业绩亮眼股东却频繁减持,杭州银行真是“优等生”吗?

业绩亮眼股东却频繁减持,杭州银行真是“优等生”吗?

出品|拾盐士 作者|多面金融工作组 在刚刚过去的4月,杭州银行陷入业绩增长与管理危机交织的“多事之春”。 当市场还在消化杭州银行双增长的亮眼“成绩单”时,行长虞利明的突然失联并辞职、外资股东清仓离场...

21独家|公募基金业绩比较基准规则征求意见稿即将发布

21独家|公募基金业绩比较基准规则征求意见稿即将发布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黎雨辰 围绕公募基金改革,又一大重磅细则即将落地。 10月22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独家获悉,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即将于近日发布公募基金业绩比较基准规则征求意见稿。 同时据记...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客服微信:BT86616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