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逆袭!云顶新耀肾病药一药难求,大股东为何接连减持?

客服微996438433天前财经知识5

焦虑情绪蔓延,反映出中国IgA肾病患者庞大的用药需求长期未被满足。

与耐赋康一同受到关注的,还有其背后的创新药企——云顶新耀。2024年云顶新耀凭借耐赋康在国内大卖首次实现年度商业化盈利,这家三年前还在生死边缘徘徊的公司,如今成为国内创新药企的商业化典范。

仅耐赋康一款药品,年度销售峰值预测就超50亿元,可见云顶新耀商业化前景之广阔。但与此同时,其大股东康桥资本又在大规模减持公司股票。今年1月和6月,康桥资本共有两笔大宗减持,合计超13%。

冰与火交锋中的云顶新耀,将走向何方?

1、断货背后:肾病蓝海市场的供需失衡

IgA肾病是一种严重的慢性肾脏疾病,患者会出现血尿、蛋白尿,肾功能持续恶化,最终可能发展为尿毒症。

这种疾病好发于青壮年,一旦患病往往意味着要在人生最好的年华里要与病魔长久抗争。

持股5%以上股东减持规定__中核科技股东减持原因

长期以来,医生只能通过降压药等手段延缓病情,缺乏真正的对因治疗药物。耐赋康的出现填补了这一空白,它能够直接作用于疾病根源,阻止病情进一步恶化。2024年5月,该药获得国家药监局完全批准。

耐赋康自上市以来销售表现强劲,并于今年正式被纳入医保,迅速成为市场焦点。根据云顶新耀披露的数据,耐赋康自2024年5月商业化以来,已累计服务超过两万名患者。

未进医保前,耐赋康在2024年仅7个月的销售收入就达到3.53亿元。

进入医保后的放量更为明显,主要是由于价格的大幅下降:耐赋康的单瓶价格由约2.38万元降至5000元左右,部分地区医保报销后患者自付约1000元,极大提升了药物的可负担性和市场渗透率。

业内预测,耐赋康在2025年全年销售额有望突破10亿元,成为罕见的医保首年即达“十亿量级”的慢病创新药,市场表现甚至超出很多传统明星肿瘤药物。

耐赋康的快速放量在于其所处的治疗领域存在高度未满足需求。

在美国,IgA肾病属于罕见病,患者基数仅约13万-15万人。而中国确诊的IgA肾病患者数达到数百万级别,每年新增超过10万人,且亚洲地区患者疾病进展更快、预后更差。

IgA肾病作为慢性肾脏病,难以彻底治愈,多数患者需要长期坚持用药,断药可能导致疾病进展加速,增加发展为终末期肾病的风险。

_持股5%以上股东减持规定_中核科技股东减持原因

断货问题的出现与其产能结构密切相关。耐赋康是一款授权引进产品,2019年云顶新耀与瑞典药企Calliditas签订授权许可协议,获得在大中华地区和新加坡开发以及商业化的权利。

目前耐赋康全部依赖境外生产,生产企业为美国公司Patheon Pharmaceuticals。云顶新耀在2024年底时已经开始筹备本地化生产,今年2月向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递交了扩大产能的补充申请,注册分类为境外上市改良型原研药。

不过通过审评后,由于涉及技术转移、生产验证及质量一致性评估,国内产能难以快速释放,现有海外供应难以完全满足医保落地后的市场需求,耐赋康短期内仍将面临供应不足的问题。

此次断货事件,既展现了肾病治疗领域的巨大市场需求,也让云顶新耀这家以License-in(授权引进药品)模式起家的创新药公司引起了市场关注。

2、生死逆转:从崩溃边缘到商业化盈利

2025年4月,云顶新耀宣布获香港联交所批准,正式摘掉股票代码中的“B”标记,标志着其脱离“未有盈利”的18A阶段,步入商业化新周期。

公司披露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营收超过7亿元,同比增长461%,毛利率达到83%,非国际财务准则亏损总额同比收窄25%,现金储备达16亿元人民币,运营费用占比显著下降。

成立7年就实现年度商业化盈利,这与其License-in策略密切相关。

License-in模式最关键的是以资本来买时间和确定性,可以略过早期研发阶段,直接授权引进处于研发后期的产品,从而短期内获取更大回报。这让云顶新耀走出了和其他创新药公司不同的道路。

但就在3年前,云顶新耀还在生死边缘挣扎。

2022年,云顶新耀的股价连续下行,市值快速蒸发。公司每股股价从高点104港元一路暴跌至6港元左右。

持股5%以上股东减持规定_中核科技股东减持原因_

公司最受市场关注的肿瘤管线戈沙妥珠单抗(拓达维)在当时已进入商业化前夜。该药是云顶新耀在2019年从美国Immunomedics公司引进的ADC(抗体药物偶联物,是一种新型的肿瘤治疗药物)肿瘤产品,是全球首个获批的Trop-2靶点ADC药物。

2020年该产品获得美国药监局(FDA)批准,2022年6月在中国获批上市,成为云顶新耀首款获批的新药,也一度被视为公司市值支撑的重要资产。

然而2022年8月,云顶新耀宣布将拓达维在大中华区、韩国及部分东南亚市场的全部权益转让给吉利德科学,获得总额4.55亿美元的交易对价,其中包括2.8亿美元现金。原先由拓达维构建的肿瘤商业化体系随即消散。

这一决定在当时引发外界广泛关注。一个月后,公司进行全员大会,远在新加坡出差的董事会主席傅唯通过视频宣布,肿瘤团队将整体遣散。

将拓达维剥离后,公司战略方向随之转变。云顶新耀全面收缩肿瘤板块,聚焦于肾病、自体免疫、重症感染等治疗领域,并逐步明确以商业化效率为导向的产品选择机制。

2022年,原CEO卸任,罗永庆出任新任首席执行官,全面接管业务和组织架构调整工作。

不同于上一任CEO擅长研发,罗永庆成功领导过多款药品的临床开发、药政事务和商业化,其商业化能力尤为见长。

中核科技股东减持原因__持股5%以上股东减持规定

罗永庆2016年成为吉利德科学中国总部的首位员工,担任全球副总裁及中国区总经理,在其带领下,吉利德中国团队将多个创新药物引入中国,涉及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领域。

2023年伊始,罗永庆开始广泛对外界强调公司在肾病领域的聚焦,其中重点将会推进耐赋康上市,从而奠定云顶新耀在肾科领域的基础,并开发针对肾小球疾病的BTK抑制剂。

但生物医药行业在2022年的普遍低迷,使得云顶新耀这一策略并未让市场太兴奋,不过此后的商业化进程证明了其押注的正确性。

到2024年底,耐赋康已经成为医药市场不折不扣的明星产品,公司也完成销售组织扩容,迎来新的高光时刻。

3、资本博弈:孵化者兼大股东连续减持

云顶新耀能够迅速调整战略,与其诞生和运作的模式有关。这家公司是康桥资本孵化控股投资策略的典型产物。

康桥资本并非传统财务投资者,而是亚洲最大的医疗健康产业投资运营机构之一,总管理规模为105亿美元。康桥资本已主导和深度参与了云顶新耀、天境生物、苏桥医药、优锐医药、安瑞医疗等多家医疗创新企业的发展。

从2017年创立开始,康桥资本主导了云顶新耀A轮和B轮融资,分别为5000万美元和6000万美元,采用“孵化+运营”模式,从创立初期就深度介入战略规划。

持股5%以上股东减持规定_中核科技股东减持原因_

康桥资本在云顶新耀IPO完成前持有62.48%股权,康桥资本首席执行官傅唯本人担任云顶新耀董事会主席。

2019年,康桥资本以8.35亿美元为云顶新耀引入拓达维的亚洲独家权益,此举也推动云顶新耀2020年在港股成功IPO,首日市值突破200亿港元。

而此后云顶新耀抛弃这一资产、解散肿瘤团队,并聚焦肾病等慢病产品的果断动作,同样是康桥资本主导的手笔。

目前市场普遍推测耐赋康未来的年度销售峰值可达50亿元,公司另一款溃疡性结肠炎药物伊曲莫德销售峰值可达20亿元。按照业内估算,云顶新耀引进耐赋康的费用为2.8亿美元,销售分成约10%,整个生命周期预计能赚300亿元。公司商业化和盈利前景一片大好。

7月25日,云顶新耀宣布拟配股融资逾15.7亿港元,配售价69.7港元/股,配售股份占扩大后总股本约6.4%。募集资金中,40%将用于商业化,体现了其对进一步商业化变现的迫切需求。

此次配售价格折让幅度达到10.12%,虽然在港股市场属于常见区间,但考虑到云顶新耀股价处于阶段性高位、基本面向好、市场预期乐观,这一折让幅度仍可能被市场解读为融资方存在一定出手压力,或反映出投资人与公司在估值上的分歧。

且就在前不久的6月,康桥资本作为云顶新耀大股东进行了一轮大宗减持,套现超10亿港元,减持股本比例7.63%。

而在今年1月,康桥资本刚刚减持了1710万股,减持5.2%。两次减持动作合计减持股份约13%,目前康桥资本持股比例已降至25.92%。

中核科技股东减持原因_持股5%以上股东减持规定_

一边是明星产品供不应求,一边是大股东在真正的商业化兑现前逐步抽身。这种时间差值得关注。康桥资本给出的理由是“国际知名投资机构的入市兴趣促使适时出售”,以及“进一步优化投资人结构”。

但作为私募股权基金,康桥资本面临LP(有限合伙人)的退出需求,尤其是在云顶新耀股价从低位反弹超237%后,减持确实能实现丰厚收益并缓解基金流动性压力。

但对这家估值高度依赖产品转化效率的公司来说,大股东的节奏变化难免引发外界对后续路径的更多揣测。

目前,云顶新耀已形成相对完整的产品矩阵。商业化产品包括耐赋康、依嘉、维适平三款,覆盖肾病、抗感染、自免疾病领域。

在研管线中,BTK抑制剂EVER001在膜性肾病治疗中展现出亮眼数据,有望年内落地海外授权合作。此外,公司也在积极发展mRNA、CAR-T等细胞与基因治疗技术平台。

云顶新耀的未来能否持续闪耀?「子弹财经」将持续关注。

相关文章

总会有人抄底地产

总会有人抄底地产

2025年的市场,走得让人感觉陌生,同时又透露着一些熟悉感。 A股里银行成为了上证指数的压舱石,从2022年10月的低点算起,万亿市值的工商银行已经翻了倍。港股上,曾经的热门赛道医疗和消费,经过几年...

多家猪企5月“减量” 猪价再度下跌

多家猪企5月“减量” 猪价再度下跌

中国商报(记者 马嘉)今年5月,包括牧原、温氏、新希望三大巨头在内的超过20家上市猪企生猪销量环比出现下滑,生猪销售均价也呈现环比、同比双降态势。生猪行业又陷入“量价齐跌”的处境了吗? 上海一家超市...

最新!2025新势力5月销量出炉:零跑4.5万辆,理想第2,蔚来下滑

最新!2025新势力5月销量出炉:零跑4.5万辆,理想第2,蔚来下滑

5月新势力表现如何? 2025年5月的销售周期刚刚过去,不少造车新势力厂商的销量数据,已经新鲜出炉。数据显示,5月份对于绝大部份新势力来说,总的来看依然是一个丰收的月度,但也有少部分的车企销量出现了下...

AI智能体上线,营销人下线? | AI无悖论

AI智能体上线,营销人下线? | AI无悖论

当智能体开始替代人类完成端到端的业务流程,一个根本性问题浮出水面: AI时代下,行业的运行规则是会被AI彻底重构,还是借助AI,被放大其原有本质? 过去十年,以ROI为标准的流量算法让品牌建设逐渐走向...

纽铜暴跌18%!特朗普对进口半成品铜等征50%关税,但不含阴极铜和精炼铜

纽铜暴跌18%!特朗普对进口半成品铜等征50%关税,但不含阴极铜和精炼铜

当地时间周三,美国总统特朗普将最主要的精炼铜进口形式排除在关税计划之外后,纽约铜价在数分钟内暴跌逾18%。 美国Comex铜期货价格暴跌,创下历史最大单日跌幅。在周三下午之前,美国铜价一直比伦敦金属交...

蔚来技术规划首席专家胡成臣离职,高管回应:其未参与芯片研发相关工作

蔚来技术规划首席专家胡成臣离职,高管回应:其未参与芯片研发相关工作

红星资本局7月2日消息,近日,蔚来(09866.HK/NIO.US)技术规划首席专家、助理副总裁胡成臣在社交平台发文宣布离职。 7月2日,蔚来品牌与传播助理副总裁马麟发文表示:“我们芯片团队能力强,团...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客服微信:BT86616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