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亮点与三考验 南京银行的危中寻机

客服微996438435个月前财经知识99

2024年三大亮点撑起的业绩,2025年能否经得住三重考验?

三亮点与三考验 南京银行的危中寻机

4月21日,南京银行发布财报。2024年营收502.73亿元,同比增长11.32%,归母净利201.77亿元,同比增长9.05%。

wind数据显示,截至5月8日,A股42家A股上市银行全部披露2024年报。南京银行营收增速排名高居前三,净利增速也排名靠前。

回望2024年,内外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又背负减费让利责任,能保持营利双增已是不易。增速还能跑在行业前列,南京银行如何做到的?光鲜背后还有无隐忧挑战呢?

夯基垒台、稳增长稳回报

改革红利释放

LAOCAI

总结2024年业绩亮点,主要集中在以下三方面:

首先,多项经营指标创新高、经营根基夯实。截至2024年末,南京银行资产规模超2.59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3.25%;负债规模超2.39万亿元,增长13.41%。存款总额超1.49万亿元同比增幅9.26%;贷款规模突破1.25万亿元,同比增加1573亿元,增速达14.31%。

资产质量方面,不良贷款率降至0.83%,较上年末下降0.07个百分点,连续15年控制在1%以内;拨备覆盖率维持在335.27%高位。风险抵御能力稳健,资产质量长期处于上市城商行第一梯队。

其次,业务结构持续优化。2024年,南京银行坚持资产端收益提升与负债端成本压降并举,推动资产负债表结构持续改善。资产端,强化大类资产配置管理,贷款及垫款等核心资产占比提升0.65个百分点,生息资产收益率保持稳定。负债端,积极拓展低成本核心存款,优化负债期限结构,中长期负债成本持续下行,付息负债综合成本进一步降低。2024年末,南京银行净息差达1.94%,位居上市银行前列。

良好息差控制能力加持下,该行盈利能力持续加强。报告期内,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E)和总资产收益率(ROA)分别为12.97%和0.83%,盈利能力保持行业较优水平。

再者,积极拓新、增长动能加强。2024年南京银行重点加大对“两重一薄”、新质生产力等关键领域的信贷投放力度。2024年末,该行对公贷款总额超9360亿元,较年初增长14.86%,存贷比连续三年稳步提升。

业务布局方面,南京银行积极拓展财富管理新道,推动积存金、柜台债等创新业务快速发展,战略业务实现规模与质量双提升。客户基础持续扩大,公司价值客户突破1.6万户,零售价值客户超302万户,新增代发企业客户1.1万户。

自身业务转型方面,该行收入结构持续优化,非利息收入贡献度提升3.4个百分点,利息净收入同比增长4.62%,多元化盈利格局更加稳固。其中,零售业务方面,AUM规模破8260亿元,同比增长12.77%,私行AUM增长15.53%,个人消费贷款和经营性贷款余额超2275亿元,南银法巴消金公司贷款规模增幅达61%。

资本市场是公司长期价值的称重机,较扎实的基本面也吸引该行重要股东集体增持,法国巴黎银行、江苏交通控股、东部机场集团投资公司等主要股东全年累计增持超70亿元,继而点燃了中小投资者投资热情,wind数据显示,2024年,南京银行股价累涨57.96%,排在42家上市银行的第5位。

投资者回报方面,2024年末南京银行在中期分红37.1亿元的基础上,拟再度分红23.44亿元,合计占归属公司股东年度净利润的30%。拉长维度看,上市以来,公司已累计分红近460亿元,派息率维持在30%以上,近三年累计分红超171亿元。

行业分析师王彦博表示,面对低利率环境和息差收窄的行业挑战,2024年南京银行通过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发力财富管理赛道、深耕重点领域信贷,多管齐下夯基垒台,改革红利加速释放。一份有质有量有速的发展答卷,展示了国内重要区域性城市行的成长韧性,也为推进金融强国建设贡献了“南京”力量。

资本充足率下降、投资收益转亏

警惕业绩大起大落

LAOCAI

不过如同硬币两面,亮丽成绩单不代表无懈可击。南京银行A面背后,也暗藏着不容忽视的风险挑战。这种AB面的喜忧反差,也折射了当前银行业发展的典型特征。

主要体现在三方面考验:一是资本充足率下滑,需警惕限制资本扩张能力;二是债券投资收益波动较剧烈,盈利稳定性存疑;三是零售业务陷入亏损困境,资产质量迷雾重重。

首先,资本充足率已成“达摩克利斯之剑”。2022-2024年,南京银行一级资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都在连续下降。2024年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降至9.36%,2025年一季度进一步滑至8.89%,创下历史新低。一级资本充足率及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0.52%及13.02%,较2024年末也下降0.6个百分点和0.7个百分点。

上述到行业视角,金融监管总局数据显示,2024年四季度末,我国商业银行(不含外国银行分行)资本充足率15.74%,较上季末上升0.12个百分点;一级资本充足率12.57%,环升0.14个百分点;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1.00%,环升0.13个百分点。均高于同期南京银行的13.72%、11.12%、9.36%。

相关业内人士指出,资本充足率是银行资本监管的核心指标,用于衡量银行用高质量资本覆盖风险加权资产的能力。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偏低,将导致银行面临资本不足的问题,从而限制资本扩张能力。

其次,债券投资业务是把“双刃剑”。2024年,受益债市牛市行情,南京银行实现投资收益209.9亿元,占营收比高达41.8%。其中,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同比暴增329.5%,成为拉动业绩增长的重要引擎。

考量在于,债券投资波动较大、具有明显的周期性特征,过多依赖容易让业绩大起大落。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一季度,南京银行债券投资业务受债市调整影响,公允价值收益由正转负,从2024年同期赚18.1亿变亏损2.2亿。起落间是否折射盈利模式的脆弱性值得深思。

再次,零售业务发展令人担忧。2024年,该行个人银行业务贡献营收125.6亿元,总利润亏损近12亿元,较2023年同期暴跌40.5亿元。亏损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零售营业成本同比大涨41.3亿元,反映出获客成本和运营成本攀升。另一方面,则是信用减值规模同比增加17.6亿元。

行业分析师孙业文表示,信用减值规模增加,显示出个人银行业务资产质量堪忧,消费金融领域的不良风险加速暴露。南京银行若不能及时调整业务结构、强化风控措施,零售业务可能会进一步拖累业绩增长。在利率市场化、金融监管趋严、经济转型升级背景下,商业银行普遍面临规模扩张与质量管控、短期业绩与长期发展、传统业务与创新转型间的多重平衡难题。能否业绩增长的同时,有效化解风险,直接决定发展质量。

的确,化解三重挑战,南京银行需采取系统性的应对策略。欣喜的是,该行管理层已意识到这些问题,并在年报中提出“稳健经营、提质增效”的发展思路。只是,转型升级从不是轻松话题,能否如愿还需时间来检验。对投资者而言,关注表面业绩的同时,更需透过现象看本质,全面评估银行的长期投资价值。

相关文章

大曝光!监管出手,9家基金公司被采取措施!

大曝光!监管出手,9家基金公司被采取措施!

【导读】上半年基金公司违规受处罚情况曝光 中国基金报记者 若晖 陈墨 伴随着公募基金2025年中报落下帷幕,上半年基金公司违规处罚情况浮出水面。 据统计,上半年有9家基金公司接到来自监管的警示函或者...

AI监测预警、为小散工程“拍CT”,大湾区风险减量协同创新的平安力量

AI监测预警、为小散工程“拍CT”,大湾区风险减量协同创新的平安力量

5月中旬,位于东莞市的大湾区风险减量协同创新中心的中控室里,工作人员紧盯着大屏幕,密切关注着数据和画面,迅速处理东莞区域限额以下(小散)工程的AI预警信息。 “师傅,请不要违规使用提升机,佩戴安全帽,...

禾元生物IPO:连亏6年账上仅1.6亿,急叩科创板求“输血”

禾元生物IPO:连亏6年账上仅1.6亿,急叩科创板求“输血”

无商业化产品、无收入、无利润,这样的“三无”公司能在A股上市吗?答案是肯定的,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为这类企业开辟了通道,企业可以通过“市值+研发”指标完成上市。 7月1日,一家采用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

觉醒了的90后00后,消费越来越精明了

觉醒了的90后00后,消费越来越精明了

最近一个有关于“我们只是长大了不是发财了”的话题在社交平台上很火,像什么“这是什么葱,王思葱吗?这么贵”。“以前5毛的零食,现在要卖2块。”等有关价格的吐槽,让不少网友共鸣。 从这也能看得出来,现在...

健合集团发布2025年中期业绩

健合集团发布2025年中期业绩

8月26日,致力成为全球高端营养及健康产业领导者——健合(H&H)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号:1112.HK,以下简称“健合集团”),正式公布2025年中期业绩。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健...

刚刚,人民币大涨!港元也在涨,香港金管局抛售465亿港元购美元!新台币连续两天暴拉超8%,发生了什么?

刚刚,人民币大涨!港元也在涨,香港金管局抛售465亿港元购美元!新台币连续两天暴拉超8%,发生了什么?

“五一”期间,离岸人民币汇率持续大幅上涨,5月2日涨幅超过600个基点。 今天(5月5日)开盘,人民币继续升值,截至10:31,离岸人民币对美元升破7.20关口,为去年11月以来首次,日内涨逾130点...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客服微信:BT86616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