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人叒叒叒被背刺了?
这次是无数牛马的“续命水 ”——瑞幸咖啡!
事情是这样的~
前几天,白领朱先生忽然发现,早上和同事一起购买的同款瑞幸咖啡,竟然贵了6块钱。
一开始,朱先生想着可能是优惠券导致的差价…
为了验证,他请同事配合自己又买了一杯,心想这次总该一样了吧?!不料还是差4元。
朱先生又找了几个同事比较了一下,发现每个人的价格都不同。
以“大西瓜生椰冷萃”为例,最便宜的10.9元,最贵的16.8元,差了近6块钱…
最令朱先生生气的是,自己还是瑞幸的“忠实用户”,买了 瑞幸的“咖啡自由卡”,结果被背刺。
每次都比同事要贵个两三块,后来更离谱,一杯贵六块!
更有意思的是,朱先生将这件事爆料给媒体,媒体跑去问瑞幸店员,店员回答:
“系统推给每个人的优惠券都不一样,我们也没办法”。
打电话去问询瑞幸客服,得到的回复也是:
系统会不定时发放优惠券,发放人群不同,每个人是不一样的。
至于购买“咖啡自由卡”后,单杯咖啡竟然比不用自由卡反而贵了1-2元的情况,瑞幸客服解释说是优惠券优惠力度更大。
反正就是不承认“杀熟”。
朱先生当然不是第一个发现自己被“区别对待”的人。
在小红书、微博等平台上搜索“瑞幸杀熟”关键词,能看到大量网友们的吐槽,内容基本一样:
大都是瑞幸先低后高,买得多了后,单价反而变高了…
不禁要问,大家都这样对待你的忠实客户的?
要知道,早在去年11月,中央网信办秘书局等四部门就已发布了《关于开展“清朗·网络平台算法典型问题治理”专项行动的通知》。
当中提到,严禁利用算法实施大数据“杀熟”。
严禁利用用户年龄、职业、消费水平等特征,对相同商品实施差异化定价行为。
还要求,提升优惠促销透明度,清晰说明优惠券的领取条件、发放数量和使用规则等内容。
客观如实说明优惠券领取失败原因,严禁以“来晚了”“擦肩而过”等提示词掩盖真实原因。
所以,瑞幸这是啥操作?
大家千万不要觉得这是一件小事。
咖啡的客户黏性和复购率,可比奶茶要高得多。
奶茶可以不喝,但咖啡却不能不要。
毕竟,很多打工人牛马,每天就是靠咖啡续命。
假设你是瑞幸的常客,每天都要来一杯,但因为大数据杀熟,每次都被比别人贵那么两三块。
一天3块钱,一个月就是90块,一年365天就是1095块…
平白无故的,你兜里面的1100块就不见了,到了你天天点的瑞幸咖啡兜里…
难怪,这两年的市场行情,瑞幸咖啡狂打“9.9”价格牌,业绩屡创新高,利润还越来越赚!
财报显示,2024年,瑞幸咖啡实现全年净收入344.75亿,同比增长38%;
净利润58.47亿元,同比又增长了40%。
算下来,净利率高达17个点!
好赚啊!
要说也是蛮神奇的,那些经常被传杀熟的公司,比如携程 等,这几年似乎都挺賺的。
这估计才是好的商业模式吧?
中国商报(记者 赵熠如 雷珂馨)近日,小马智行、哈啰等企业纷纷在Robotaxi(自动驾驶出租车)赛道展开动作。事实上,此前已有众多车企、出行平台、自动驾驶企业入局Robotaxi赛道,并在市场拓展、...
日前,吉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吉林省财政厅印发《吉林省生育假期成本补贴制度实施细则》,明确2025年1月1日后,对吉林省内落实生育女职工180天产假、为生育女职工参保并缴纳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
近日,仕佳光子(688313.SH)发布2024年业绩报告,公司实现营收10.75亿元,同比增长42.40%;归母净利润为6493.33万元,同比增长236.57%。受益于AI算力需求驱动,数通市场快...
图:Fabian Lavater 好朋友最近生意不好做,老是失眠。 前段时间特朗普挑起关税战,他焦虑感又加重了。 就想趁手头有现金, 买香港保险。 给娃锁死未来现金流,留个后手。 他吐槽—— “可...
是危机还是转机? 全球鞋业领域迎来一则重磅消息——迄今为止最大的一笔收购案诞生,斯凯奇选择“卖身”并宣布退市。 此次收购由3G资本主导,将以每股63美元、总额94亿美元的价格完成,该金额在业内收购案...
日前,汽车博主“向北不断电”再次向长城汽车发布致歉信。博主表示,7月3日接到法院电话,要求执行抖音平台对长城汽车的道歉置顶15天声明,起初感到很诧异,因为早在4月22日判决下达之日,就在各大平台发布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