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证研》 陌语/作者
截至2025年8月28日,全市场共有356家发行主体累计发行1,360只科创债,总规模达1.95万亿元;其中沪深交易所贡献了主要市场份额,共发行935只,合计规模1.23万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自2025年以来,支持科创债发行的政策密集出台,标志着债券市场中的科技板块启动,或为科创债市场带来机遇。
一、拥有安全“底色”的沪市高评级科创债
上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反映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高评级科技创新公司债表现,于2023年8月24日发布,并每月调整一次样本,其数据覆盖范围仅纳入上交所上市、剩余期限与信用评级符合条件的科技创新公司债,该指数基日为2022年6月30日,基值为100。
从样本券筛选标准上看,截至2025年8月29日,AAA级占主导债券,信用风险低,而无评级债券占比较低。其中AAA级债券占比为71.01%,无评级债券占比为28.99%。

而AAA级是国内信用债的最高评级,意味着发行主体偿债能力强,违约风险低,为规避信用风险提供了重要保障。
从收益率数据来看,该指数在不同时间维度均展现出稳健的收益特征,且在低利率环境下具备相对优势。
截至2025年7月31日,上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近1个月、近3个月、年初至今、1年年化、2024年全年的收益率分别为0.2%、1.16%、1.55%、3.18%、6.09%,年化波动率为1.39%。
不难发现,上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短期收益平稳,波动较小且年度收益稳定。
二、行业分布“聚焦”科创领域
从规模上看,上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总市值达11,153.8亿元,总票面价值10,893.4亿元,可容纳大额资金进出。
此外,上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剩余期限适中,久期匹配多数配置需求。
截至8月29日,上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平均剩余期限4.21年,修正久期3.79年,凸性14.5。
值得注意的是相较于1年以内的短期债,能捕捉更高的期限利差,而10年以上的长期债对利率波动的敏感度更低,利率风险更可控。
从票息与到期收益率上看,收益水平亦具吸引力,上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平均票息为2.44%,到期收益率1.96%,提供稳定的利息现金流 。
从指数的十大成分券上看,行业分布集中于科创领域。指数前十大成分券均为科创行业企业发行的公司债,权重合计约5%,且单个成分券权重最高0.99%,避免单一券种依赖。
在此背景下,广发上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ETF、博时上证AAA科创债ETF、鹏华上证AAA科创债ETF通过指数化投资,力求在扣除费用前获取与上证AAA科创债指数相似回报,紧密跟踪指数表现,追求最小化跟踪偏离度与误差。
然而,指数虽以AAA级债券为主,但仍需关注两方面风险,一是利率波动风险,久期4.21年,利率上行可能导致指数短期回撤,二是信用评级下调风险。
总之,上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提供了一条低门槛参与沪市优质科创债的路径,作为稳健型配置工具。此外,该指数虽聚焦高信用等级科创债,但评级滞后性及科创企业自身经营不确定性,或也不能忽视。
指数基金在极致行情中的高效特点,以及持仓对象与内容的“强制性”,使其频频跑赢“灵活善变”的主动权益基金。 今年以来,多只指数基金年内收益率超90%,甚至逼近100%,碾压全市场九成的主动权益类产品。...
10月20日,市场冲高回落,创业板指一度涨超3%。盘面上,市场热点轮番活跃,算力硬件股表现活跃,煤炭板块持续走强。下跌方面,有色金属出现调整。 ETF涨跌幅方面,日经ETF涨超6%,通信设备ETF涨超...
8月27日,市场午后跳水回落,沪指、深成指双双跌超1%。从板块来看,CPO等算力硬件股维持强势,芯片股一度冲高,稀土永磁概念股表现活跃。下跌方面,地产股展开调整。 ETF上涨方面,科创人工智能相关ET...
近期,公募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这类投资工具频繁获得各路资金的关注。记者注意到,私募机构也出现在了一些上市ETF的前十大持有人名单中。 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至5月29日,今年以来,共有104...
大A出现了高位震荡。不管这轮牛市能持续多久,最终走向何方,今年8月22日都将是载入中国股市的一天。 因为在这一天,是资本市场第一次确认中国经济完成了产业动能的切换。 8月22日这一天,A股的电子板块...
市场全天震荡走强,沪指创近10年新高,北证50创历史新高。盘面上,市场热点集中在AI硬件和大金融方向,个股涨多跌少,全市场超4000只个股上涨。从板块来看,券商、金融科技等大金融股一度冲高,液冷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