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通基金合规风波

客服微996438435个月前财经知识77

近期,融通基金经理万民远在微信群提示创新药板块风险的言论,在市场和基金公司内部引发了一场风波,基哥认为,值得拿出来讨论一下。

融通基金合规风波_融通基金合规风波_

万民远在微信群里认为,创新药数据大部分都是3-5年后的事,现在A股炒的大部分都是1、2期甚至临床前的......大部分都是纯炒,这位置大部分公司估计都见了未来三五年的顶,甚至很多估计是永远的顶,这波创新药的泡沫远比上轮CXO的泡沫大,CXO好歹出了业绩,创新药很多永远都不会有业绩。

言论一出,迅速在各大社群传播。

为此,融通基金专门召开员工行为规范大会,要求基金经理和研究员尽可能减少非合规形式的沟通。

01 基金公司的难处

基金公司之所以高度重视合规管理,与近年来行业面临的舆论环境密不可分。

一方面,市场持续疲软导致产品业绩普遍承压,清盘案例频发;另一方面,行业降费降薪潮引发薪酬调整、人员优化等一系列劳资纠纷。

双重压力之下,各家基金公司的声誉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

值得注意的是,涉及“人”的议题往往最具传播爆发力。特别是那些“明星”基金经理,作为公司和产品的形象代表,其一举一动都暴露在公众视野中,随时可能引发媒体和投资者的热议。

在信息爆炸的传播环境下,任何与业务无关的负面新闻都可能成为导火索。当基民在社交平台宣泄对业绩的不满时,微博、小红书、抖音等平台的算法推荐机制会加速情绪发酵,最终演变为全网关注的舆情事件。极个别影响较大的舆情事件,甚至会影响到基金公司乃至整个基金业的形象。

为此,中基协于2022年印发《基金管理公司声誉风险管理指引(试行)》(以下简称《指引》),要求基金管理公司应当将声誉风险管理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主动防范和控制声誉风险,妥善处置声誉事件。

《指引》中明确指出,基金管理公司或工作人员违反本指引的,或对声誉事件处置不力,影响行业整体声誉和形象的,协会可以视情节轻重,对其采取谈话提醒、书面警示、要求限期改正、行业内谴责、公开谴责、暂停受理或办理相关业务、要求参加合规教育、认定为不适合从事相关业务等自律管理措施或纪律处分。

这也就解释了为何近年来基金公司对合规问题如此重视,但各家对于员工在朋友圈、微博等社交平台公开发声的具体细则和限制尺度却不尽相同。

比如,上海某基金公司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会口头约定一些事情是不能发的:一是非公开信息,如基金调仓动向、最新管理规模等;二是敏感话题,包括薪酬待遇、内部考核等涉及员工利益的事项;三是可能违背社会公序良俗的行为。

也有基金公司对在微信、微博等各类渠道发布的内容和事项进行了明文规定,以广深地区某基金公司为例:

该基金公司明确规定,员工若在朋友圈等社交平台发布涉及公司产品、人员、投资观点或行业相关的内容,必须符合以下两项要求。一是合规性,即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及从业人员对外言论规范,确保内容真实、准确,避免误导公众;二是审核流程,即发布前需提交合规等部门审核,完成正式审批程序后方可对外发布。

尽管如此,但还是避免不了因员工的个人言论引发公司的声誉风险,毕竟朋友圈属于个人言论自由的领域。

为此,很多公募采用“事前提醒+事后监控”相结合的方式。事前做好声誉风险合规培训,让基金经理知晓“发言的边界和尺度”和“不当言论的主要特征”,事后则借助舆情监测手段,第一时间发现并进行妥善处理。

02 基金经理的困境

结合万民远在某社群公开提示创新药板块风险一事来看,正是因为引发了一定的舆情风波,融通基金才专门召开了员工行为规范大会,要求基金经理和研究员尽可能减少非合规形式的沟通。

融通基金合规风波__融通基金合规风波

但问题是,在当前合规趋严的大环境下,基金经理还能不能说话?说话的边界在哪里?

合规监管原意是维护市场稳定、防范利益输送、保护投资者。但如果“谨言慎行”异化为“讳莫如深”,“风控要求”变成“噤声原则”,舆情管理就有可能演化成对专业声音的压制。

《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合规管理规范》提出“合规是公司生存基础”,这成为各家基金公司对员工言行管理的核心依据。但必须厘清:合规≠噤声,尤其不该自动将一切争议性观点等同于不合规。

此次事件中,基金经理在群聊中提示行业风险,这是否已构成“违规”?能否因为发言引发市场传播效应,就倒推其“不合规”呢?这仍值得商榷。

从基金经理的角度看,当其长期关注的某个行业出现显著高估或泡沫时,作为专业人士基于职业良知和道德义务发声,本质上是履行市场监督的社会责任。基金是受托理财,要坚持“投资者利益优先”。

例如,在市场疯狂时刻,专业人士发出冷静声音,本就是一个正常市场的组成部分。

2007年上证指数冲至6000点时,兴证全球基金首任总经理杨东公开“劝基民赎回”;2015年牛市尾声,王宏远喊出“创业板泡沫将破”,随后迅速降低风险仓位。这样的“逆势发声”,事后看往往是对市场最有益的提醒。

基金经理的第一职责是为持有人把控风险,而不是迎合市场。当所有专业表达被纳入“风险言论”去管制,市场就只剩下喝彩,而缺乏必要的纠偏机制。

如今,不少基金经理被寄望打造个人IP,公司也希望其提升影响力,但在“能说”与“敢说”之间,却搁着双层玻璃。他们活跃在媒体、讲座、访谈中,但在最需要判断力的时候,却往往选择沉默。

基金经理既被要求通过公开言论提升市场影响力,又被限制在关键时刻发表看法,这种“宣传需求”与“言论限制”的矛盾,构成了职业行为的现实困境。

03 尾声

当“法无禁止即可言”的原则与“言论可能引发舆情”的现实碰撞时,就产生了一个悖论——如何在不压制专业声音的前提下,避免言论对市场造成不当影响。

近年来,在主动权益基金整体表现并不如意的背景下,基金公司人员朋友圈噤若寒蝉已成为一种常态,但基金公司因员工公开言论或相关事件带来的舆论风波仍不断。

如何做好声誉风险管理的同时,也给予基金经理正常的发言权,仍是摆在基金公司面前的一大课题。

相关文章

西部利得基金经理涉赌被抓,管理2只债基已遭解约!

西部利得基金经理涉赌被抓,管理2只债基已遭解约!

9月8日,一名叫解某增的人员因参与赌博被上海市长安警方行政拘留10日,并处以500元罚款。当解某增的名字出现在处罚公告中,基金圈迅速开启“寻人模式”。 据《成都商报》旗下公众号“红星资本局”报道称,...

基金经理“老鼠仓”被罚50万元,整合漩涡中海富通急需补齐合规短板

基金经理“老鼠仓”被罚50万元,整合漩涡中海富通急需补齐合规短板

通过对比,界面新闻记者了解到,此次“老鼠仓”的主角或为已在2024年10月离任的原海富通基金经理杨宁嘉。 公开资料显示,杨宁嘉于2017年加入海富通基金,从股票分析师做起,一步步升为基金经理。2019...

今年“翻倍基”已有16只,最高涨幅138.9%!主要集中在这个板块

今年“翻倍基”已有16只,最高涨幅138.9%!主要集中在这个板块

红星资本局7月30日消息,连日来,A股市场交投持续活跃,创新药板块表现尤为亮眼,重点布局这一赛道的权益类基金净值也不断走高,市场涌现出一批“翻倍基”。 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29日晚,今年以来有1...

基金经理错失40亿、黄牛暴赚10倍,Labubu造富了谁?

基金经理错失40亿、黄牛暴赚10倍,Labubu造富了谁?

· ·· Labubu太火了! 这不,前两天刚刚拍卖出去一只108万的初代薄荷色和一只82万的棕色。就连张朝阳都开始为了自己当年送出去一只Labubu后悔到“直拍大腿”。 这次拍卖的Labubu由于...

前海开源AI基金翻车,“名将+最美基金女神”的组合不灵了

前海开源AI基金翻车,“名将+最美基金女神”的组合不灵了

来源 | 深蓝财经 撰文 | 王鑫 买基金最糟糕的体验莫过于:吃肉的时候没赶上,挨刀的时候一刀没落下。 说的正是前海开源人工智能主题混合基金,今年冲进去的基民们,估计都被曲扬套牢了吧? 翻车 随着中...

一看就懂!挑选基金的十大指标

一看就懂!挑选基金的十大指标

1.基金经理 看什么:从业年限、管理该基金的时长、投资理念、管理过的所有产品历史业绩、是否频繁跳槽。 为什么重要:买基金就是买基金经理,尤其是主动管理型基金。一位经验丰富、历经牛熊、风格稳定的基金...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客服微信:BT86616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