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亏百亿、裁员自救!“AI四小龙”难了

客服微996438432个月前财经知识55

_年亏百亿、裁员自救!“AI四小龙”难了_年亏百亿、裁员自救!“AI四小龙”难了

作者| 猫哥

来源| 大猫财经Pro

现在,AI很火,但是昔日的AI四小龙,日子似乎很难过。

最近,A股上市的云从科技,发了年报。

营收3.98亿,同比下降37%,归母净利润-6.96亿,比2023年亏损继续扩大。

按照当初上市时候的预想,公司的复合增长率要达到33.6%,2024年的营收,要达到32.27亿,结果,现在只有预想的12%。

本来,2025年,预计该是盈利的,但是现在看来,难。

更惨的是,公司的现金还剩下8亿多,再这么亏下去,资金链的断裂的风险,还是很大的。

而另一家商汤科技,一直以来,不差钱。

商汤是AI赛道融资大户,天眼查显示,商汤在上市前12轮融资,总额在52亿美元(约合340亿人民币),上市融资55.52亿港元,而在2024年,两次配股,筹资48亿港元。

当然亏起来也不手软。

2024年,商汤科技营收37.7亿,但是净利润亏掉了43亿,而在过去的5年时间里,商汤的亏损总额,达到462亿。

_年亏百亿、裁员自救!“AI四小龙”难了_年亏百亿、裁员自救!“AI四小龙”难了

只不过,靠着配股融资,手里还是有127亿的现金储备,但是这些钱能烧多久?按照这个亏损速度,2年。

他们活得咋样,股价最清楚了。

商汤已经距离刚上市时的高点,跌去了85%,而云从科技也跌掉了70%。

登高跌落,对于资本市场来讲,算是“恐怖故事”了,而另外两家,依图科技和旷视科技,IPO进程一直不顺利,现在已经离资本市场越来越远了。

流水般的钱,都哪儿去了?

别说,还真没浪费,大家都在卷研发。

大家的研发费用都是拼命地堆,云从的研发费用,占营收的119%,而商汤的研发支出更是从2018年的45.9%涨到了2023年的102%。

当然了,钱大部分都拿来开工资了。

比如商汤,不仅研发人员开高薪,行政人员的薪水都高于同行,董事薪酬一度接近4亿。

本来,科技企业砸钱搞研发,问题不大,但是钱越烧越多,公司却越来越糊。

2023年,整个行业都在搞大模型,百度的文心一言、阿里的通义千问、腾讯的混元、字节的云雀,不出一个大模型,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互联网公司。

AI四小龙,也开始搞大模型。

商汤的日日新、云从的从容、旷视的太乙、依图的天问,也都是有自己的产品的,研发的钱花了不少,但是在市场上没打出什么水花来。

而云从也试图在资本市场搞钱,继续砸大模型。

2023年,云从科技准备定增36.35亿,研发“行业精灵大模型”,但是定增预案抛出去1年后,金额就缩水了,从36.5亿调整为18.52亿,差不多腰斩。

又4个月过去了,定增黄了,市场没人买单了。

然后,AI四小龙的故事,就变成了,裁员,降本增效:

其实,在1.0时代,四小龙也算是技术领先的AI公司。

他们基本上以图像视频起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刷脸”,各种刷脸的订单不少,但是个人用户是刷脸的使用者,而非消费者,那时候,AI可以说,跟普通人还没啥大关系。

结果,后来大火的ChatGPT、Deepseek这样的生成式AI,成为了市场主流。

这个时候,还主要做安防、AIoT、智慧城市等的四小龙,似乎就掉队了不少,商业化就是致命伤。

刷脸支付、智慧城市、安防监控,每个都挺高大上的,但是主要面向大客户,比如政府、金融机构,而这些单子的特点是,利润有限,回款周期长。

关键是,没有标准化产品,就很难规模化盈利。

定制化项目走不了可复制的路子,一个订单结束,第二个订单需要重新开发,高成本但是低毛利,赚钱太难了。

而且,后续订单乏力,一旦完成,后续新业务基本很难开展了。

现在AI公司这么多,未来就是,ToG业务谁便宜谁中标,如果ToC又没有爆款应用,前期的高研发投入,就会转化成后续的利润空间的极限压缩。

卖不动、复制难、烧钱多,商业上难以摆脱亏损的困局。

现在,云从、商汤、依图,他们也开始押注生成式AI,路线上肯定算是正确的,起码已经开始贡献一部分营收了。

而旷视也开始走差异化的路子,从AI转型智驾,而它的智驾子公司,已经从旷视独立,并开始向吉利靠拢,现在产品也开始落地到吉利的车型中,旷视的创始人印奇,还当了力帆(现千里科技)的董事长。

但是,市场依然不太乐观。

各种“小龙”、“小虎”们在涌现,市场快速变动,一旦掉队,很难跟上,如果继续高成本无效研发,未来可能更惨。

而差异化的旷视,则进入了一个更卷的赛道, 智驾在吉利内部,就有好几条线,已经算卷生卷死了,更何况整个市场了。

钱都亏完了,之后咋办呢?

难啊。

相关文章

盛富莱:技术许可方生产能力陷“罗生门” 自称具备关键工艺技术储备背后现委外疑云

盛富莱:技术许可方生产能力陷“罗生门” 自称具备关键工艺技术储备背后现委外疑云

《金证研》南方资本中心 望山/作者 西洲 映蔚/风控 回溯历史,曾从事玻璃器皿事业的陈正远,偶然“认识”了新型材料玻璃微珠,在2004年创办了江西盛富莱光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盛富莱”)。在...

冰轮环境(000811.SZ):2024年年报净利润为6.28亿元、同比较去年同期下降4.76%

冰轮环境(000811.SZ):2024年年报净利润为6.28亿元、同比较去年同期下降4.76%

2025年4月17日,冰轮环境(000811.SZ)发布2024年年报。 公司营业总收入为66.35亿元,较去年同报告期营业总收入减少8.60亿元,同比较去年同期下降11.48%。归母净利润为6.28...

净利润大增300%背后,英集芯高端市场取得突破,成长空间打开

净利润大增300%背后,英集芯高端市场取得突破,成长空间打开

文/佳鑫 受益于消费电子市场回暖和新兴业务放量,英集芯(688209.SH)营收同比增长17.66%,归母净利润更是同比大增323%;2025年一季度再延续高增长态势,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增395.62...

“北方华创”,别骄傲!

“北方华创”,别骄傲!

北方华创是一家很神奇的公司,神奇在什么地方呢? 看下面这张图。 上图是北方华创从2016年到现在的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表现,今年正好是第10年,每年的利润同比增长都超过30%,整个股市你找不出第二家。...

科创板发布重磅新政,588只个股“硬科技”成色几何

科创板发布重磅新政,588只个股“硬科技”成色几何

一石激起千层浪。 6月18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实施《关于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 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意见》(以下简称《科创板意见》)。 其中提到,在持续抓好“科创板八条”落地实施的基础上,以设置专门层...

烟台医药新贵,6个月飚涨180亿

烟台医药新贵,6个月飚涨180亿

创新药大热,烟台一家药企回血了。 6月20日,王威东领衔的荣昌生物,A股市值,继续维持在350亿的高位,6个月飙涨约180亿。 其港股更是咸鱼翻身,大涨4倍,市值也在300亿港元波动。 王在荣昌生物担...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客服微信:BT86616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