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网易财经、网易财经智库联合主办的2025网易经济学家年会·夏季论坛于7月在北京举办,本届论坛的主题是“智驭未来、应势图新”。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李稻葵的演讲主题为“从公共财政转变为公共金融是打通中国经济运行瘀堵的关键”,他在会上分享了对当下中国经济运行的最新思考。
李稻葵认为,中央政府多发国债本质上是一种金融服务,并非传统观念中“缺钱向老百姓借”。中央政府手中握有资产,就应当有相应的国债与之匹配。
李稻葵表示,宏观经济学常识告诉我们,经济偏冷时物价下行,名义GDP体感增速低于表观增速。当前网约车单价下降、青年就业承压、民间投资增长缓慢等现象,都印证了这一点。而解决中国经济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推动从传统公共财政向现代公共金融的理念转变,这一变革将重塑中国经济的运行逻辑。
传统公共财政模式遵循"现收现支"原则,主要通过税收和短期债务来满足政府支出需求。然而,在李稻葵看来,这种模式已难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相比之下,公共金融理念强调对政府资产负债表的长期经营管理。这一转变具有坚实的现实基础:我国中央政府拥有大量优质资产,包括三大电信运营商、六大国有银行、三大石油公司等优质国企股权,以及众多未上市资产。目前,国债仅占GDP的26%,但大量地方债却未得到足够重视。
具体而言,李稻葵认为,中央政府应进一步加大短期内多发国债的力度,以此将大量的地方债转移并置换出来。这一举措能够大大减轻地方政府的负担,赋予地方政府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更大自由度,这便是公共金融的内涵。
李稻葵提议,从投资角度看,让国债成为社保、保险等长期资金的投资标的,同时理顺政府资产与负债的匹配关系。政府无需再大规模搞基建,只需通过调整财政金融包袱,就能打通经济瘀堵,提升宏观治理效能,让经济回归良性循环。
高瑞东 王佳雯(高瑞东系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 核心观点 事件: 2025年1-5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同比增速为-0.3%,前值(前值指2025年1-4月数据,下同...
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5.8%(增加值增速均为扣除价格因素的实际增长率)。从环比看,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月增长0.61%。1—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3%。...
“在实现‘双碳’目标进程中,清洁能源投资在中国未来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将越来越大。”中国人民大学生态环境学院副院长王克4日在北京表示。 当天,中新社国是直通车主办“能源中国——全面加速绿色能源转型 推动协...
专家建议5年内将农民养老金提升到1000元,扩消费立竿见影。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说想要扩大下消费,短期内见效较快的措施是推动农村居民养老金改革,三年内将农民养老金提升至600元,5年内提...
熊园 穆仁文(熊园 系国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 事件:5月9 日,央行发布《2025年第1 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后文简称《报告》),并设有6个专栏(此前4个居多):《...
程实系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 在具身智能框架下,智能是具身化与情境化的。智能体的认知水平与其身体形态密切相关,身体不仅是被动执行的载体,更是认知过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直接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