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数字货币概念的春风如甘霖般润泽资本市场,拉卡拉这位在支付领域深耕已久的“宿将”,正试图借这股热潮的东风,奔赴港股市场。然而,这场看似顺应时代潮流、契合市场趋势的资本运作背后,股东清仓式减持的决绝态度、业绩持续下滑的低迷态势,以及屡禁不止的合规风险,共同交织出一幅令人心生疑虑的画卷。
股东集体出逃:信心崩塌的信号
在资本市场的舞台上,每一次减持都宛如股东用实际行动投出的无声票决。拉卡拉的两大股东在股价处于高位之时,毅然选择集体离场,传递出极为强烈的负面信号。第三大股东孙浩然计划于2025年6月至9月间,清仓其持有的全部1927.09万股,彻底与公司划清界限;而作为第一大股东的联想控股,在数字货币概念的炒作推动股价攀升后,迅速将持股比例从26.54%降至23.54%,这已是其三年内的第二次减持。机构股东的接连撤退,深刻折射出对企业发展前景的深切忧虑,更引发市场对其赴港上市真实动机的质疑——这究竟是为了拓展业务版图,还是为股东铺设最后的退出通道?
业绩颓势难掩:支付老兵的增长困局
拉卡拉的财务报表正逐渐褪去“支付第一股”曾经的耀眼光环。2024年,公司营收为57.59亿元,同比微降2.96%;归母净利润为3.51亿元,暴跌23.26%。2025年一季度,颓势进一步加剧,净利润同比腰斩51.71%,净利率缩水至7.72%。其核心业务数字支付收入停滞不前,科技服务业务更是呈断崖式下滑,降幅达18.43%。尽管公司将业绩下滑归咎于“行业承压”,但与同业中逆势增长的企业相比,拉卡拉未能把握支付行业精细化转型的机遇,暴露出战略调整的滞后性。更为讽刺的是,2022年因违规操作导致14.37亿元巨亏的惨痛教训,似乎并未转化为经营能力的提升。
合规顽疾难除:上市路上的隐形炸弹
拉卡拉近年来的违规记录令人触目惊心。2021年,因七项违规行为被罚350万元;2023年,又因客户身份识别问题被罚875.4万元;2024年,各地分公司罚单不断,全年罚款超过800万元。近期曝光的POS机审核漏洞,更暴露出系统性风险——用户凭借虚假信息即可注册商户,实现信用卡套现,这种“我支付给我”的违规操作严重挑战了监管底线。在香港资本市场对合规性要求极为严苛的背景下,这些“前科”极有可能成为其上市审核的致命障碍。
数字货币概念:难掩根基虚浮的资本迷局
拉卡拉妄图借助“加快数字货币跨境应用”这一精妙叙事,粉饰其港股上市计划。然而,实际推进情况却犹如空中楼阁,仅仅停留在空洞的口号层面。
反观其现实状况,主营业务持续呈现萎缩态势,合规问题更是如同阴霾般频繁笼罩。在此情形下,这种概念炒作之举显得如此苍白且无力,好似在风雨飘摇中试图撑起的脆弱纸伞。
香港投资者向来以理性睿智闻名于世。对于那些缺乏坚实基本面支撑、股东如惊弓之鸟般争相逃离的企业,即便其侥幸通过重重关卡得以上市,也终究难以逃脱市场无情的审判——被投资者以“用脚投票”的方式摒弃。
在这场孤注一掷的赴港上市豪赌中,拉卡拉所面临的,远不止监管问询带来的沉重压力,更有市场对其商业本质的深刻拷问。当股东为套现而决然离场、主营业务如脱缰野马般失速、合规漏洞像决堤之水般频发,这三重阴影相互交织、愈演愈烈之时,所谓的资本运作,究竟是企业转型破局的明智之策,还是一场精心策划、旨在收割韭菜的骗局?
或许,答案早已清晰地镌刻在那些决绝撤离的股东背影之中,成为了无法掩饰的真相。(文,商讯杂志 编辑冯国营)
近日,拉卡拉支付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拉卡拉”)陆续发布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数据,业绩指标均大幅下滑,尤其是今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腰斩。曾经在第三方支付领域风光无限的拉卡拉,如今却面临着业...
比特币价格再创历史新高,突破11万美元一枚,A股炒作数字货币概念的热情也顺势升温。 近期,在国际上有太多利好比特币的消息,投行贝莱德声称比特币上涨空间比黄金还大,特朗普媒体科技集团计划启动25亿美元的...
4月24日晚间,“支付第一股”拉卡拉披露了2024年财报,交出了一份营收净利双双下跌的成绩单。 财报显示,2024年拉卡拉实现营业收入57.59亿元,同比下降2.96%;归母净利润3.51亿元,同比...
关注稳定币、冲击H股……近期广受市场热议的拉卡拉又有新动态。6月29日,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据人民银行官网更新的非银行支付机构重大事项变更信息,同意拉卡拉支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拉卡拉”)主要股东...
最近几年,国内上市公司赴港二次上市几乎已经成为了一种传统,就在最近又有一家公司宣布冲刺港股上市,这就是知名的支付公司拉卡拉,面对着的拉卡拉的上市路,我们不禁想问拉卡拉能给香港带来什么样的新故事吗?...
6月30日,拉卡拉发布《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公司治理(ESG)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连续第三年向社会披露ESG实践成果。报告系统展现了公司大力提升支付便利性、加速AI和业务融合、推动商户的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