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股股东被揪出违规占资4785万元,贝因美遭证监局警示股价跌停,重回头部路漫漫

客服微996438436个月前财经知识103

_控股股东被揪出违规占资4785万元,贝因美遭证监局警示股价跌停,重回头部路漫漫_控股股东被揪出违规占资4785万元,贝因美遭证监局警示股价跌停,重回头部路漫漫

近期,国产奶粉品牌贝因美(002570.SZ)公告称,收到浙江证监局下发的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公告显示,浙江证监局在对公司的现场检查中发现三大问题:一是公司收入确认不符合企业会计准则;二是公司控股股东贝因美集团有限公司(下称“贝因美集团”)存在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情形;三是公司对广西全安圣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的财务资助事项未及时审议并披露。其中因贝因美集团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情形,浙江证监局对贝因美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督管理措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受此影响,4月18日贝因美股价跌停。

根据《决定书》,贝因美集团被发现的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情形发生在2021年至2022年。然而,证券之星梳理发现,贝因美时任独立董事曾发表的相关事项独立意见中,均明确表示公司在前述报告期内(2021年和2022年)不存在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公司资金的情况。不仅如此,贝因美在2024年9月发布的公告里也表示,截至该报告披露日,贝因美集团不存在非经营性资金占用等侵害上市公司利益的情形。

控股股东被揪出违规占资4785万元,贝因美遭证监局警示股价跌停,重回头部路漫漫__控股股东被揪出违规占资4785万元,贝因美遭证监局警示股价跌停,重回头部路漫漫

这种非经营性资金占用的事实与公司内部信披文件的表述大相径庭,凸显出贝因美内控体系存在系统性缺陷。特别是当控股股东面临资金压力时,贝因美内部治理缺乏规范性,使得此类违规事项得以发生。而内控漏洞往往又伴随着信息披露违规,对公司造成“双重伤害”。

控股股东债务压顶

《决定书》显示,贝因美集团于2021年和2022年分别占用公司资金3091.66万元和1693.55万元。尽管前述资金已于当年内归还上市公司,但结合贝因美集团连年来的股份高比例质押以及部分所持股份被冻结甚至被拍卖的情况,贝因美集团资金承压显著。

证券之星梳理公告发现,早在2016年6月2日,贝因美集团就将其所持股份的14.2%进行质押融资,短短25天后,贝因美集团再次将其所持股份的21.59%用于质押式回购交易。截至2018年9月28日,贝因美集团累计被质押349850000股,占其持有公司股份总数的99.9992%。尽管所持股份近乎满仓质押,但彼时贝因美表示,贝因美集团具备资金偿还能力,质押风险可控。

不过债务风险已经在贝因美集团一次又一次质押融资中埋下隐患。例如在2017年10月17日,贝因美集团、贝因美控股和Beingmade Health Management Corp.等三家公司(以下统称“被申请人”)与FNOF Treasure Train Limited(以下简称“申请人”)曾签署一份《股东协议》,申请人根据此协议提出申请:要求被申请人按强制购买价格购买/回购其持有的Beingmade Health Management Corp.32.26%股份。杭州中院认可申请人的请求,为采取财产保全,冻结了贝因美集团持有的上市公司37013943股。

2022年1月至今,贝因美共发布了6次控股股东部分股权被冻结的公告,其中包括一次轮候冻结信息,截至2025年3月13日,贝因美集团被质押/冻结的股份数量为131105171股,占其所持股份总数的98.85%,意味着贝因美集团绝大多数股份处于受限状态。

控股股东被揪出违规占资4785万元,贝因美遭证监局警示股价跌停,重回头部路漫漫__控股股东被揪出违规占资4785万元,贝因美遭证监局警示股价跌停,重回头部路漫漫

截至2024年前三季度,贝因美集团的持股比例为12.28%,虽仍为贝因美第一大股东,但其持股比例较2016年的33.06%已大幅缩水。证券之星发现,其中既有贝因美集团为缓解债务压力主动减持、转让部分股份,亦有其部分股份被司法拍卖导致持股比例被动减少。例如,2024年7月,杭州中院将贝因美集团4800万无限售流通股(对应4.44%持股比例)作价2.02亿交付申请执行人宁波维贝抵偿相关案件债务,宁波维贝也由此成为贝因美的第二大股东。

若后续被冻结的部分股份再度被司法拍卖,贝因美集团的持股比例将进一步被动稀释,届时贝因美的控制权易主风险加剧,会使公司近年本就动荡的业绩注入更多的不确定性。

第二增长曲线尚未成型

2024年前三季度,贝因美实现营收、净利润分别为:20.87亿元和7179.3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91%和45.3%,但这一增长难以掩盖其业绩长期以来的剧烈波动。回溯近五年,公司在2019年、2020年、2022年三度陷入业绩巨亏,累计亏损达5.43亿元,远超其余两年的盈利总和,凸显出业绩稳定性严重不足。

证券之星注意到,2020年2月,贝因美发布的《2020-2024年发展战略规划纲要》中雄心勃勃地提出两大目标:一是产品销售规模重返行业前三,成为母婴行业的领军企业;二是全力构筑母婴生态圈,实现生态圈营收破千亿。为推动目标落地,2022年8月,公司推出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其中设定的2022-2024年的业绩考核峰值为:营收需分别达到35.4亿元、66.37亿元和106.19亿元以上,净利润需实现1.2亿元、4亿元和8亿元及以上。

而从公司实际完成情况看,2022年公司业绩大幅亏损,2023年营收仅完成考核目标的四成左右,净利润也未能突破亿元大关。即便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实现同比增长,但其全年营收破百亿、净利润达8亿元的目标依旧遥不可及。与行业头部企业中国飞鹤、澳优等相比,贝因美2024年中报显示的营收和净利润规模均存在显著差距。

在业务布局方面,尽管贝因美在规划纲要中明确聚焦婴配粉、辅食、营养品、特殊医学配方食品和儿童健康食品等领域,但部分业务拓展进程远不及预期。以特殊医学配方食品业务为例,证券之星注意了解到,科露宝与贝因美于2021年签署合作协议,成为贝因美4款特殊医学系列产品的独家经销商,但后续因科露宝未能达成销售目标,被贝因美认定为违约,双方合作破裂并最终走向法律诉讼。

在今年2月接受投资机构调研时,公司表示将继续发展母婴生态业务,同时全力拓展全家营养业务,积极打造公司的第二增长曲线。然而业务扩张离不开持续的资金支持,当下的贝因美正陷入“内忧外患”的资金困局:控股股东深陷债务泥潭,难以向上市公司提供资金援助;公司自身“存贷双高”现象突出,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货币资金虽有9.68亿元,但短期借款也高达8.6亿元,现金短债比仅为1.1,短期偿债压力不容小觑。若控股股东的债务危机持续恶化,银行势必会对贝因美进行更严格的信用评估,进一步收紧信贷额度。届时,公司的融资渠道将愈发狭窄,资金链紧张程度加剧,这无疑会给其业务拓展战略的推进带来巨大挑战。(来源/证券之星,作者|吴凡)

相关文章

时隔10年重回2万亿,大A在释放什么信号?

时隔10年重回2万亿,大A在释放什么信号?

A股熟悉的“牛市味道”又来了! 今日,股民们都关注到了一个关键信号:融资融券余额时隔10年,又回到2万亿以上了。 数据显示,沪深京三市两融余额合计20002.59亿元,这数字一出来,不少老股民都在念叨...

预制菜争议背后的餐饮业信任危机:从罗永浩怒怼西贝事件看消费知情权之争

预制菜争议背后的餐饮业信任危机:从罗永浩怒怼西贝事件看消费知情权之争

这场由罗永浩一条微博引发的餐饮业大地震,表面看是公众人物与餐饮品牌的嘴仗,实则暴露了预制菜行业发展与消费者知情权之间日益尖锐的矛盾。 当知名企业家在社交媒体痛斥"高价预制菜恶心",当连锁餐饮创始人手...

特朗普宣布提高关税税率:全球贸易格局的蝴蝶效应

特朗普宣布提高关税税率:全球贸易格局的蝴蝶效应

特朗普宣布提高关税税率的背景与影响2023年,全球贸易领域再次迎来了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将提高对中国输美商品的关税税率,这一决定不仅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更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全球...

漳州父子卖零食,3年狂飙320亿

漳州父子卖零食,3年狂飙320亿

王健坤父子的转型故事,堪称魔幻。 3年前,父子俩从食用菌生产,进军量贩零食赛道,孵化出“陆小馋”品牌。彼时,公司营收不过5个亿。 次年,他接连收购好想来、来优品、吖滴吖滴等区域品牌,合并为“好想来”品...

存储行业的好日子回来了?国产厂商想讲“新故事”

存储行业的好日子回来了?国产厂商想讲“新故事”

进入9月份以来,A股市场震荡加剧,但存储芯片板块却走出了一波独立行情。 比如,自9月4日至9月25日,德明利(001309.SZ)的股价从约86元/每股上涨至约177元/每股,江波龙(301308.S...

400亿市值医疗器械龙头:股价如何实现3年涨近4倍?

400亿市值医疗器械龙头:股价如何实现3年涨近4倍?

惠泰医疗业绩连续多年均保持高速增长,股价也自低点上涨接近4倍。公司业绩高增长主要受益于电生理业务高景气和国产替代,以及陆续将业务拓展至冠脉通路、外周介入等新领域,此外迈瑞入主赋能公司加速成长。 杜鹏/...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客服微信:BT86616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