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科伦药业(002422.SZ),很多人应该都没听过。不过,提到“刘先生75岁——没有不可能”这句广告词,尤其是那一身的肌肉,很多人或多或少都有所耳闻。
没错,这位“刘先生”就是科伦药业的董事长,也是公司的实控人。
可能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这应该是一家热衷蹭热点、热衷炒作的公司,不过事实却是,科伦药业是一家闷声发大财的医药公司。
2021年至2024年,科伦药业营业收入分别为172.8亿元、190.4亿元、214.5亿元和218.1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11.03亿元、17.05亿元、24.56亿元和29.36亿元,保持连续增长。
不仅如此,盈利质量也很高。
毛利率方面,2021年至2024年,均在50%以上;净利率方面,跟2021年比,由5.02%提升至15.41%。
过去几年时间,科伦药业分红金额保持增长,按最新股价计算,2024年股息率在2%以上。
科伦药业的主营业务并不算性感,但是,却做到了国内领先。
科伦药业的主营业务为大容量注射剂、小容量注射剂、注射用无菌粉针、片剂、胶囊剂、颗粒剂等24种剂型药品及抗生素中间体、原料药、医药包材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截至2024年底,公司拥有684个品种共1073种规格的医药产品。
其中,核心业务是“输液”。
2010年,科伦药业刚上市的时候,输液业务占公司整体比重超过90%。与此同时,公司开启多元化,到2024年,“输液”占公司整体比重降至40%左右。
不过,这块业务依旧是公司的“现金奶牛”。
一方面,在市场份额方面,科伦药业的占比约在40%左右,属于是绝对龙头,且通过交叉持股的方式,保持行业格局的整体稳定;另一方面,跟2010年相比,“输液”业务毛利率由42.07%提升至2024年的60.16%,盈利能力不降反升,且高于“非输液项目”。
对科伦药业来说,拐点发生在2008年。
在此之前,尽管全封闭式输液产品得到了普及,但是,包装形式主要是玻璃瓶、塑料瓶等,存在安全性和易损坏等缺点。在此背景下,科伦药业研发了兼具直立摆放和全封闭输液功能的可立袋。
在“汶川大地震”中,可立袋凭借“摔不坏”的特点,发挥了巨大作用,也因此一举奠定了科伦药业的行业地位,成为“输液大王”。
不过,资本市场历来求新,像输液这种传统业务,且已经面临天花板,市场想象力有限。在这样的背景下,科伦药业需要讲新故事。
一方面,科伦药业拓展抗生素原料药中间体业务,并且该业务的主体公司川宁生物(301301.SZ)已登陆资本市场;另一方面,科伦药业拓展创新药赛道,其主体公司科伦博泰生物(06990.HK)已登陆港交所。
注意,尽管科伦博泰生物处于亏损状态,但是,跟发行价比,股价累计涨幅接近500%,且仅仅用了两年时间。
回到公司经营业绩。
2025年一季度,科伦药业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下滑29.42%和43.07%。乍一看,似乎非常危险。不过,却也在预期之内,一方面,跟“输液业务”集采冲击有关;另一方面,跟原料药的价格波动有关。
今年5月,科伦药业宣布进入大健康赛道,重点围绕“抗衰老”推出新产品。然后,就有了75岁董事长秀肌肉的广告。
关于其重点推销的“麦角硫因胶囊”到底是不是假药,到底有没有获批咱先不讨论,但是,有三点是没有争议的。
第一,抗衰老市场前景广告,这是一个新兴赛道;第二,作为一支营销广告,科伦药业这波宣传无疑是成功的;第三,作为75岁年龄的企业家,还奋战在企业一线,且主导新业务布局,值得尊敬。
大家觉得,在原料药/中间体、创新药业务之外,科伦药业能打造抗衰老第三增长极吗
7月1日,国家医保局、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聚焦我国创新药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提出5方面16条措施,对创新药研发、准入、入院使用和多元支付...
阴霾散去,中国的创新药企又往前走了一大截。 4月25日,港股上市公司康方生物(HK9926)宣布, 派安普利(商品名:安尼可)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两项适应症,用于治疗晚期鼻咽癌。 据...
7月30日至8月4日,奇正藏药(002287.SZ)股价录得4天3板,期间累计涨幅24.80%,截至发稿报35.78元/股。 根据同花顺涨停信息,推动奇正藏药此次股价上升的因素较为多样,一方面,国家医...
今年以来,中国创新药一扫过去数年的阴霾,成为资本市场表现最亮眼的板块之一。其中,创新药出海BD(商务拓展)金额创新高,被市场认为是今年创新药板块重估的主要逻辑。 除了出海BD的因素之外,国产创新药在...
石家庄医药巨头传统业务或正经历阵痛期。8月22日,石药集团(01093.HK)发布2025年半年报,当期公司营收132.73亿元,同比下降18.5%;公司股东应占呈报溢利为25.48亿元,同比下降1...
今天,A股下午跳水,收盘中位数下跌1.19%,港股下午也显著回落,但仍能勉强上涨0.24%收盘。 查了下,下午并没有什么利空消息,这样的突然跳水,或许是近期外围不确定、尤其是什么美债日债崩盘了之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