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一头在消费市场中狂飙的巨兽,2025年的泡泡玛特似乎所向披靡。
上半年财报已出,相信很多蜜友们通过各种渠道也看到了:泡泡玛特营收138.76亿元,同比增长204.4%;毛利97.61亿元,同比增长234.4%;净利润46.82亿元,同比增长385.6%;毛利率70.3%,同比提升6.3个百分点;每股盈利344.17分,同比增长395.3%。
这样的增速,放在任何一家上市公司都属于“神话级”。
资本市场也在一直用钱投票,从年初到现在,泡泡玛特的股价已经翻了数倍。相比2024年初的十几块更是翻了数十倍,多少人靠它已经实现财富自由。
不过,越是市场贪婪时越要保持恐惧之心。今天蜜妹不唱赞歌,主要穿透这炫目的光环,探寻泡泡玛特数据盛宴之下,潜藏的结构性风险与未来挑战。
01
隐忧一:头部IP“甜蜜的毒药”?
IP是泡泡玛特的核心资产,也是其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LABUBU的成功无疑是泡泡玛特上半年业绩的最大“功臣”。
从财报里蜜妹看到,LABUBU所在的THE MONSTERS上半年营收达48.1亿元,同比增长 668%,占公司总营收的34.7%,成为推动公司业绩增长的关键力量。
但对单一爆款IP的过度依赖,也可能是泡泡玛特最“甜蜜的毒药”。
众所周知,潮玩IP的热度往往难以持久,其生命周期普遍较短。泡泡玛特一方面要努力维持现有热门IP的热度,另一方面要不断投入资源进行新IP的开发。
一旦LABUBU的热度因消费者审美疲劳或新的潮流替代而回落,泡泡玛特业绩将面临断崖式下跌的风险。历史上,无数消费品牌都曾因核心爆款的衰退而一蹶不振。
02
隐忧二:毛绒品类“双刃剑”
半年报里,泡泡玛特毛绒品类的异军突起引人注目,营收占比达44.2%。一方面这给以往专注手办的泡泡玛特打开了新的市场空间,不过也引发了新思考。
相比于具有收藏属性、工艺壁垒相对较高的“艺术玩具”手办,毛绒玩具的市场准入门槛更低,竞争更为激烈,更容易陷入同质化竞争和价格战。
在蜜妹看来,泡泡玛特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艺术玩具”的独特定位和IP价值,如果未来业务重心过多地向毛绒这类更偏向快消品属性的品类倾斜,长期来看是否会稀释其品牌的核心价值和护城河?这是一个值得警惕的战略信号。
03
隐忧三:失踪的现金流
对于一份财务报告而言,利润固然重要,但现金流才是企业生存的血液。在泡泡玛特光鲜的利润数据背后,其现金流状况却显得异常模糊。
纵览泡泡玛特上市以来的往期半年报,均披露了各项现金流数据,但今年情况却变了。
对于任何一家上市公司,尤其是经历如此高速增长的公司,现金流量表的缺席似乎比较少见,这让外界无法判断其利润的“含金量”。
倘若高利润未能转化为强劲的经营现金流,往往意味着应收账款激增或存货积压,这背后都是风险。
今年因为LABUBU的爆火,泡泡玛特一度被曝产能紧张、黄牛倒卖、山寨产品泛滥等,从侧面似乎印证了运营系统在超高速增长下面临的压力。
一边是产能跟不上需求会导致销售机会的流失,另一边为了满足瞬时爆发的需求而扩产,极易在热度退潮后造成库存积压,进而侵蚀现金流。
04
隐忧四:海外扩张AB面
财报里蜜妹看到,上半年泡泡玛特运输及物流开支从2024年同期的1.22亿元猛增至7.85亿元,增幅543.4%,远高于收入增速。
这其中就不得不提到泡泡玛特的海外业务。
2025年上半年,泡泡玛特海外业务收入达55.9亿元,同比增长439.6%,增速远超中国业务的135.2%,海外业务占比已提升至约40.3%。
高速扩张背后需要思考的有两点。一是后续扩展空间还有多大?二是管理能力是否能跟上?快速开店可能导致单店效率下降、租金成本攀升等,一旦某个区域市场表现不及预期,关店损失和品牌负面影响将难以估量。
05
隐忧五:监管与舆论
盲盒作为一种商业模式,始终处于监管的密切关注之下。2023年开始实施的《盲盒经营行为规范》已经对行业产生影响,未来政策的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对公司的定价策略、销售场景和营销方式构成限制,从而影响毛利率和营收。
此外,盲盒抽卡由于其“赌”和“成瘾”的成分,一直以来容易引发社会非议。在我国,主流舆论对于新生事物往往持保守审慎的态度。当盲盒行业火爆成为一种社会现象时,也容易成为舆论争议对象,从而引起股价波动。
值得注意的是,蜜妹今天虽然主要是谈隐忧,但泡泡玛特并非没有护城河。比如IP运营能力、持续孵化新IP、老IP焕新能力强劲;全渠道布局线下+线上+抽盒机+官网+跨境平台;以及强大的会员生态等等,这些都是支撑其股价飙升的强大因素。
总之,泡泡玛特已经证明了自己是一家“会赚钱的公司”,但它能否成为一家“可持续伟大的公司”,还需时间检验。
文章仅供讨论分析,不构成投资建议。本 文未注明图片均来自于企业或监管部门公告,特此说明和感谢!
在当今中国消费市场,蜜雪冰城、泡泡玛特和胖东来已成为现象级的存在。 这三家看似毫无关联的企业,却有着惊人的共同点——它们都由河南籍企业家创立,从低门槛的传统行业起步,却成功撬动了全球中产阶级的消费热...
泡泡玛特、蜜雪集团等千亿市值的新消费龙头,被誉为年轻人们的“茅台”、新时代的“茅台”,代表的是年轻一代的消费趋势。而看懂这一消费趋势的基金经理们,则通过重仓新时代的“茅台”,共享了新消费的成长红利。...
LABUBU价格崩盘引发的股价震荡,终于在补货一周后趋于稳定。 截至6月27日收盘,泡泡玛特股价报收257.8港元,与上周单周累计跌幅12.11%相比,跌幅明显收窄。 而社交平台上,则有人欢喜有人愁...
《CBNData新消费周报》精选本周新消费领域最新动态,公司头条、消费风向、营销动态、可持续消费一文速览。 资讯速览 字节跳动否认将推出手机产品 泡泡玛特预计全年营收超300亿 名创优品分拆Top T...
红星资本局6月3日消息,潮玩经济越发火热,在外国人排队抢购泡泡玛特玩具之时,又一家国内潮玩企业准备赴港上市。近日北京乐自天成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乐自天成”)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旗下拥有52...
LABUBU在全球爆火,但供不应求,相关产品不仅在二手市场出现高溢价,甚至有消费者、二道贩子转而寻求仿制品。 6月11-12日,红星资本局走访义乌国际商贸城发现,该地刚经历一轮侵权严打,但仍有商家在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