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特朗普表示,现在对华关税高达145%是不可持续的,“将在某一时刻降低对中国的关税”,最终可能下调一半左右。
2,对于美国频频释出关税谈判的意愿,我国政府也表态“正在评估”,这是一个重大的态度转变。
3,据外媒报道,我国近期低调的出台了一个关税豁免清单,涉及航空零部件、芯片、药品等,占美国对华出口值约20%左右,都是短期内难以找到可替代来源的高科技商品。
综合起来,就是中美双方政府都已经意识到,全面脱钩对现阶段的经济伤害太大了,必须回归理性。
对于中国这边,石油、大豆、牛肉都可以找到可替代的来源,脱钩也就脱钩了。
但对于科技行业来说,某些航空零部件、专用芯片、创新药品、医疗器械等,没办法,现阶段只有美国能供应。
如果强硬脱钩的话,只会造成科技产业的供应链中断,弊大于利。
因此,适当的灵活处理是必须的。
这也是今天科技板块大爆发的重要原因之一,电源设备+4.83%、消费电子+4.14%、通信设备+3.89%、计算机设备+3.86%、电机+3.72%、软件开发+3.67%、互联网服务+3.60%,成为了资金追逐的主线。
今天A股大涨,还有第三个因素,这两天全球资金汹涌流入亚洲货币和黄金。
以黄金价格为例,今天伦敦金的亚市盘中涨幅超过了1%,突破3368美元/盎司,周大福黄金价格报1026.0元/克,相对昨日涨幅2.81%。
黄金价格自4月下旬以来经历了一波下调,主要原因是美国开启对全球75个国家的关税谈判进程,避险需求降低。
但从昨天开始,市场对关税战的乐观情绪开始发生逆转——
1,美国和首个谈判的国家日本陷入僵局。
美国原本满心以为,日本作为最温顺听话的盟友,会对美国的要求全盘接收,并以此为打样展示给其它国家看。
孰料,日本竟以抛售美债作为要挟,不仅不听话,还进一步要求美国全面撤销“对等关税”,以及对汽车征收的25%额外关税。
这让双方的目标差距过大,两轮谈判过后,已陷入僵局。
美国连小小的日本都搞不定,后续的欧盟、澳大利亚、加拿大、其余各国的谈判自然也难以乐观。
2,一笔未平一波又起,第二轮关税战正在升温。
第一轮关税战的谈判尚未有眉目,特朗普的第二轮瞎操作又来了。
这两天,老特频频放风,关税目标还要扩大:
第一个,针对电影行业,将对所有非美国制作的电影征收100%的关税。
这意味着,打击范围可能扩大到服务贸易行业。
第二个,针对药品行业,将在未来两周内宣布对医药产品的新关税措施。
药品之后,预计针对半导体和其它高科技行业的新关税措施很快也将出台。
一边是中美关税战局势趋缓,另一边是美国和其它国家的谈判陷入僵局、第二轮关税战开打,这就是当下的微妙局势。
也难怪这几天嗅到风险味道的海外资金纷纷涌入黄金和亚洲货币。
以人民币为例,最近3个交易日,离岸人民币汇率一口气从7.28左右上升至7.20,短期涨势相当猛烈。
一个月以前,国际投行纷纷预测,随着关税战开打,年内人民币汇率有可能贬值到7.5-8.0左右。
实际上,一个回合打下来,美债崩了,美元崩了。
反而是人民币涨到了去年底以来的新高,4月份以来,人民币汇率从7.42一口气涨至7.20。
A股在国家队无限子弹模式下也没有崩,反而重上3300点了。
实在是讽刺。
这轮关税战打下来,之所以跟特朗普1.0时代的局势发生了巨大逆转,导致国际投行误判严重,核心原因有两个:
第一,特朗普1.0时代以来,中美实力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
2018年的时候,第一轮毛衣战打响,我们看到——
当时的中国是毫无准备的,外贸对美依赖严重,产业链、供应链自主的能力很脆弱,因此被动挨打,受伤严重。
但经过整整七年的卧薪尝胆,我国的对美贸易占比已经大幅下降,美国在我国贸易伙伴中的排名下降到了第三位,低于东盟和欧盟了。
在关键的高科技产业链上,美国对我国的卡脖子能力同样大幅下降了,先进芯片、操作系统、电脑、手机,我国已接近全面自主可控。
赵建 周宁(赵建系西京研究院院长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成员) 本文逻辑 1、特朗普草率的发动了关税“闪电战”,但大概率也会先认怂 2、当前中美贸易几乎处于休克状态,中国经济一季度“开门红”但是后续...
印巴局势升温,给特朗普出了一个大难题。 忽然之间,印度和巴基斯坦又杠上了,而且这次相较于以往,双方的态度都更强硬,摆明了针锋相对。 印度要断掉巴基斯坦的水源,巴基斯坦则是往边境线囤兵,双方已经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