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国经济承压前行,基本延续回升向好态势。广东省统计局发布的1—4月经济数据显示,广东全省工业生产保持平稳增长,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民用无人机产品产量保持较快增长。广东省统计局称,尽管外部冲击影响加大,但各项宏观政策持续发力显效,广东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众所周知,经济大省在我国经济版图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季度,经济大省勇于担当、迎难而上,广东、江苏、山东、浙江、四川、河南等十大经济省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总量194965.94亿元,占全国比重超过六成。经济大省在全国经济格局中“挑大梁”起势有力。
作为经济第一大省,广东的表现自然备受关注。
从1—4月广东经济数据来看,最引人瞩目的亮点,莫过于新质生产力的蓬勃发展。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民用无人机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22.9%、36.4%、48.6%,这些数据生动诠释了广东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的坚定步伐。
在深圳,比亚迪等新能源车企持续扩大全球市场份额;在佛山,美的集团打造的“灯塔工厂”成为智能制造标杆;在东莞,华为等科技企业不断突破核心技术瓶颈。这些现象表明,广东正在摆脱传统路径依赖,通过科技创新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新质生产力的加速形成,不仅为当下经济稳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更为未来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外,广东在对外贸易方面也展现出较强的韧性。尽管外部“关税战”压力加剧,广东以主动出击姿态化解风险。海关总署广东分署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广东外贸同比增长4.9%,增速快于全国2.5个百分点。
广东经济持续“挑大梁”,与其多年来构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密不可分。
广东实体经济实力强劲,更为可贵的是,在向高质量发展转型中,广东产业体系呈现出了“传统产业不传统、新兴产业更新快”的鲜明特征。
一方面,纺织服装、家电制造等传统产业通过数字化转型焕发新生机;另一方面,新一代电子信息、绿色石化、智能家电等战略性支柱产业不断壮大,半导体与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集群加速崛起。这种“多点支撑”的产业格局,使广东经济能够有效抵御外部风险冲击。
广东经济的稳健表现,还得益于其作为改革开放前沿的体制机制优势。
当下,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纵深推进,前海、横琴、南沙等重大合作平台制度创新成果丰硕,跨境要素流动更加便捷高效。1—4月,广东实际利用外资规模继续位居全国前列,显示出国际资本对广东发展前景的坚定信心。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当前广东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基础仍需蓄力稳固。
面对外部环境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国内有效需求仍然不足等问题,要实现全年经济发展目标,广东不妨在这些几个方面持续发力。
比如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动更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突破;其次是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促进消费提质升级;另外,要深化改革开放,推进制度型开放,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廖群系信和集团首席经济学家、海南大学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 2025年已悄然过半,中国经济半年报成绩亮眼: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5....
政治局会议充分肯定了上半年经济发展成果,强调宏观政策要“持续发力、适时加力”,在保持连续性稳定性的同时,增强灵活性和预见性。 廖宗魁/文 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上半年中国经济实现了5.3%的增长,为全年...
“当下,更加稳健的中国经济和更有韧性的A股市场,将为全球投资者提供不可替代的投资机遇。希望全球投资者提出宝贵意见、分享有益经验,与我们共同打造各类资金‘愿意来、留得住、发展得好’的市场生态。”5月19...
中国商报(记者 王彤旭)2025年是全面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的收官之年,亦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近期,浙江、湖南、四川、河南、吉林、海南、广西、贵州、甘肃、黑龙江等多地召开会议,擘画“十五五...
5天、62国客商、3000余家企业,3169亿元投资落地。 这不是北上广深的数据,而是西部四川交出的成绩单。 5月25日,第二十届中国西 部国际博览会(西博会)在成都开幕。据悉,本届西博会签约项目中,...
《金证研》巽风/作者 近年来,随着ChatGPT和DeepSeek等先进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人工智能行业发展迅速,技术进步明显。 政策层面,一系列支持人工智能发展的政策陆续出台,2025年7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