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内,无论是在行情低位还是在回暖过程中,公募基金自购热情较往年均有明显抬升,且主要集中于为浮动费率产品“护航”以及行情低位时为稳定市场情绪两大因素。

有观察人士指出,这几年基金公司下调管理费率对其经营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因此将部分盈利用于投资就成为增加收益的一种选项。从结果来看,随着行情转暖,公募基金自购的产品也有可观的浮盈,尤其是4月初大胆入场的资金更是收获颇丰。
公募基金自购热潮延续
近日,多家公募继续官宣自购。8月27日,摩根基金公告,将运用公司自有资金2470万元,认购正在发行中的摩根中证A500指数增强基金。上述投资将于近期完成,最终申请确认结果以基金登记机构确认的结果为准。摩根中证A500指数增强基金于8月27日正式发行。
8月内,还有工银瑞信基金、泰康基金等多家头部公募相继宣布自购,月内累计金额已超过2.7亿元。其中,金额之最为南方基金,8月11日,南方基金公告称,将于近期陆续运用固有资金投资旗下权益基金,合计投资金额将不少于2.3亿元,并承诺至少持有1年以上,此番回购涉及旗下3只产品:南方中证A500ETF联接A、南方标普中国A股大盘红利低波50ETF联接A、现金流ETF南方。
年初,证监会明确提出,基金每年利润须划出一定比例用于申购自家权益产品,自购由此从“可选项”升级为“必选项”。
股票型基金回购方面,今年以来,天弘基金以2.88亿元自购金额居首,其次是华泰柏瑞的1.42亿元,永赢基金、富国基金、华夏基金和博时基金净自购金额均超过8000万元;混合型基金方面,工银瑞信基金以5.4亿元领先,其次是永赢基金的1.2亿元和中银基金的9000万元。
具体到产品上,年内共有554只权益类产品获得公司净自购。其中,7只产品今年以来的公司净自购金额在1亿元或以上,如天弘恒生沪深港创新药精选50ETF联接A以1.4亿元居首,此外还有天弘文化新兴产业、工银优势领航、工银丰盈回报、工银现代服务业、天弘创新成长、工银悦享等6只产品公司净自购金额为1亿元。
自购集中在新发和“抄底”阶段
年内,基金自购热潮共分两拨,分别是浮动费率产品的发行和行情低点的“抄底”基金。
比如,在近期新型浮动费率基金的发行过程中,基金管理人掀起了一阵自购潮,涉及金额从1000万元到2000万元不等,其中多笔资金投向浮动费率基金,包括华商致远回报、兴证全球合熙、大成至臻回报、宏利睿智领航、交银瑞安等产品。华南一家头部公募人士表示,当前,浮动费率基金是不少基金公司布局的重点,他们在产品新发时对这类产品有所侧重。而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自购恰好是与相关产品持有人风险共担、同时给予市场信心的一种方式。
某公募观察人士指出,当前的自购主要是新发基金,尤其是创新产品的“护航”需求。一位资深基金行业分析师解释:“在市场情绪偏冷、发行难度加大时,基金公司以自有资金兜底,既能确保产品成立门槛,又可吸引观望资金跟投。”该观察人士认为,首批浮动费率基金作为行业内的重大创新,其成功发行具有标杆意义,机构此时出手自购,无疑为新产品的市场接纳注入强心剂。
此外,4月初行情陷入短期低点之际,也有招商基金、博时基金、兴正全球基金等多家公募大手笔自购。
华夏基金基金经理许利明指出,自购基金有时候先于市场底部购入,有时候晚于市场底部购入。但把时间周期拉长一点就可以看出,基金自购潮往往发生在市场下跌的情况下,通常出现在市场的阶段性低位。4月份的自购潮后,市场的走势也印证了基金经理的判断。
浮盈可观
年内随着行情转暖,公募基金自购的产品也有可观的浮盈,尤其是4月初大胆入场的资金更是收获满满。
如4月8日鹏扬基金公告,该公司已于4月8日运用固有资金1500万元申购旗下三只基金,包括鹏扬成长领航混合A份额500万元、鹏扬数字经济先锋混合A份额500万元、鹏扬产业智选一年持有混合A份额500万元,并表示将继续运用固有资金1500万元投资于公司旗下权益基金。
4月8日正是年内的阶段性低点,因此上述产品如若持有至今无疑浮盈可观。如鹏扬成长领航期间涨幅约为9.25%,鹏扬产业智选一年涨幅超过三成,而鹏扬数字经济先锋涨幅则高达58.62%。因此,仅这1500万元的第一笔回购当前浮盈就已超过450万元。
此外,4月份还有建信基金以不少于1.8亿元投资旗下权益类公募产品。博时基金、兴正全球基金亦以不少于6000万元的规模踊跃自购。
公募基金行业重大变革正式启动,作为整个生态中的重要一环,98家券商在内的代销机构也将面临深刻转型。 近日,证监会发布的《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首次提出将建立基金销售机构分...
一则人事变动消息,又一次将个人系公募的生存境遇带入行业视野。 近日,汇泉基金发布的公告显示,公司创始人兼总经理梁永强因“工作调整”离任,陈洪斌接任公司总经理一职,柴玏则担任公司副总经理。 尽管在卸任高...
在人形机器人赛道的故事需要接棒延展的背景下,A股现有的机床赛道股被各大公募基金几乎都走了一遍。 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国内各大公募基金在今年5月份的基金调研中,机床赛道成为绝对的主角之一,几乎所有的机...
公募基金高管进入密集变更期。 据《国际金融报》记者统计,8月22日至今,共有5家公募进行了董事长职务变更,3家公募进行了总经理或副总经理职务变更。此外,还有1家公募基金近期传出总经理即将变更的消息。...
中国商报(记者 王彤旭)目前,证监会发布的《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销售费用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规定)正在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意见反馈截止时间为2025年10月5日。 规定合计6章28条,主...
类指数化策略在主动权益类产品中正日益流行和高效。 随着公募行业近几年力推ETF等被动产品,工具化产品的流行趋势也外溢到主动权益类产品中,使得公募业绩排名榜越来越多地突出特定行业主题的基金产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