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朋友圈引发的企业舆论危机,揭开“玻尿酸帝国”——华熙生物(688363.SH)不为人知的内部裂痕。
“在讲述我那45万字的故事之前,我必须先做一个严肃的声明:1.我,David,没有自杀倾向;2.如我遭遇不测,那绝非我的本意;3.我写的这本书,是留给家人和世界最后的证据。我是华熙生物前核心资本操盘手,曾经的华熙“吹哨人”,也是被他们栽赃陷害的“犯罪嫌疑人”。这本书,关于一个千亿帝国的内幕,关于一个儿子为父母而战,一位父亲为女儿而战的决心。故事,从今天开始。”
2025年7月25日晚,自称华熙生物IR(投资者关系)的李振在朋友圈发布了一条不同寻常的“不自杀声明”,迅速在投资圈和医美圈引发震动。
这条看似荒诞的声明背后,是李振作为公司内部人对近期一系列举报事件的回应——他计划向监管部门提交涉及公司治理问题的关键证据。此外,他自称撰写的45万字的书——《千亿帝国背后的谎言和欺骗》是留下的证据。与此同时,华熙生物则表示李振涉嫌职务侵占的刑事犯罪行为。
7月26日,华熙生物在官方微博上发布《严正声明》,称信息发布者李某曾任华熙昕宇投资市场部总监,在华熙工作18个月。2018年,李某通过个人注册的第三方公司骗取本应支付给券商的900万元,券商查看年报时发现该笔款项,李某职务侵占的事情败露。事发后,华熙昕宇向公安机关报案。为减轻罪责,李某向公司写下《道歉信》。公司称,双方的矛盾在于,公司坚持依法办事,对其提出的除退还900万额外给予赔偿的要求不予置理。我司严正声明,相关信息是毫无道德底线的编造,涉嫌诽谤犯罪,已向公安机关报案。
华熙生物还公布了李振于2018年9月13日撰写的《道歉信》,其称“在本次发债过程中,由于法律意识淡泊(薄),自己设立应城麦锡垦企业管理咨询中心拿奖金,出现严重的违规违纪问题。盼请您看在我两个女儿尚幼、嗷嗷待哺的份上,恳请您原谅我,给我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我保证在2018年9月20日前将公司已支付的900万资金归还公司指定账户,并且对公司进行150万元的额外赔偿。并且承诺,离职后在外不会做有损公司企业形象的事情。”
据天眼查信息显示,华熙昕宇公司的控股股东为华熙生物创始人赵燕,持股66.8%,其余股份由第二大股东华熙汇美文化公司持有,穿透后显示该公司是华熙国际集团全资子公司。
而李振事件,已经是华熙生物有公开报道的第4次内部人举报事件了。
“玻尿酸龙头”华熙生物,近年来除了和同行巨子生物的“舆论战”之外,还多次陷入内部举报风波漩涡:从董事长赵燕被曝强制低价回收员工股票,到创始合伙人崔广平23年分红悬空,再到夸迪业务主理人枝繁繁的公开声讨和起诉,又到如今的原华熙昕宇市场总监李振的举报,这家260亿市值的明星医美企业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内忧外患”。
01
股权回收风波:2亿元“强制交易”?
2022年11月,一起前员工举报事件首次将华熙生物推上风口浪尖。通过员工持股平台持有华熙生物股票的前员工,向山东证监局和中国证监会实名举报董事长赵燕侵占股东利益。
举报材料显示,2018年公司上市前,约80位员工成立的4家有限合伙企业:华绣(天津)商业管理合伙企业、润熙(天津)商业管理合伙企业、润美(天津)商业管理合伙企业、熙美(天津)商业管理合伙企业,GP均为北京顺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这些员工以18.13元/股价格入股,总投入1亿元,持有华熙生物1.2812%股权。随着2019年11月公司成功登陆科创板,股价一路飙升,到2020年7月,员工持股价值已达8.8亿元。
不过,华熙生物曾在招股书中指出上述4家有限合伙企业“不属于公司员工持股平台,不涉及股份支付”。
就在股票解禁前四个月(2020年7月),赵燕突然要求员工以90元/股的价格(员工购入价的5倍)将股票卖给她指定的公司——北京鸿汇翔,实控人也是赵燕。
但当时华熙生物股价在140元/股左右,90元的回购价相当于市场价的64%。
“股票卖了可以继续留在公司,不卖的等2020年11月6日解禁日一到就必须走人。”据报道,赵燕在内部会议上毫无商量余地地宣布。对于不愿就范的员工,公司采取免职待岗措施,每月仅发放1540元基本生活费。
面对失业威胁,部分员工最终妥协。赵燕仅花费2亿元就获得了市值更高的股票。一位网友在该新闻评论区留言:“自己吃肉就算了,员工的一口汤也要抢?”获得高赞。
关于这次风波,后来华熙生物相关负责人回应《21世纪经济报道》称,“前员工的举报对象是华熙国际,它是一家独立的公司,不是上市公司自身。监管已经给出了明确的审查结果,没有任何处罚说明公司是没有问题的。”
此事似乎木已成舟,近三年时间过去,不清楚后续华熙方面如何安抚涉事员工,不过此后当事人也并未再公开继续追究。
02
合伙人之殇:23年等待落空的10%分红权
股票回收争议尚未平息,赵燕在地产领域的多年合伙人崔广平又曝出分红权纠纷。
作为从1999年起就和赵燕一起创业的华熙集团联合创始人、副董事长,崔广平向媒体出示了一份盖有华熙集团公司公章的文件。文件显示:赵燕为华熙集团实际持有人,而他和另一位创始人蔡彤虽未在股权结构上体现,但各享有10%的利润分红权。
不过,华熙集团全称是“华熙国际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与上市公司华熙生物没有直接的股权关系,但这两家公司的董事长、法人均为赵燕。
崔广平是华熙地产在北京成功落地的关键人物。凭借体制内积累的人脉资源,他帮助华熙集团拿下并开发了华夏银行总部、中环世贸中心、五棵松体育馆等标志性项目。在华夏银行项目中,崔广平负责打通关节,蔡彤负责项目建设,三人曾组成高效合作的“铁三角”。
然而23年过去,这份分红权从未兑现。据凤凰网援引崔广平的说法,为了让其安心,赵燕曾手写一份利润分红证明锁在公司保险柜,但该证明后来被不明人士盗取。随着见证人陆续离开,这起分红纠纷已成“罗生门”,至今(2022年9月)都没有拿到分红。
在此期间,一位与崔广平、赵燕都相熟的合作伙伴许新升的一桩旧事也被翻出,负责开发五棵松项目的许新升,因6000万元项目转让款被拖欠,2009年华熙集团告上法庭。不过,历经诉讼,法院最终未支持许新升的诉求。但一连串的合作伙伴纠纷,勾勒出“华熙系”商业版图扩张中的粗糙与裂痕。
新闻发酵至2022年10月,凤凰网一点资讯旗下账号《财富质点》爆料称,在上述文章发布后,对方态度生变,并称崔方面希望删除录音,不能再外漏材料。媒体后续并不知晓事情是否出现转机?
03
枝繁繁声讨事件
此后一年半时间里,华熙和赵燕没有再遇到过“内部人”发难。直到2024年6月16日,华熙生物旗下高端院线品牌夸迪的前主理人枝繁繁(程菲)通过小红书和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发布视频,公开表示已经起诉了华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熙生物”),并要求其公开道歉。
枝繁繁在视频里表示,自从离开夸迪后,看到了很多关于自己的负面消息,但为了夸迪品牌一直没有发声,直到5月16日,夸迪官方客服号在所有夸迪经销商群里公然“造谣”,说之所以代理商交了货款但品牌不给他们发货,是因为所有的货款都在枝繁繁手里。枝繁繁发了一条朋友圈,称“华熙造谣诽谤其个人声誉,既然老东家这样,那就公堂见吧”。不过,枝繁繁的表态直接推动了事件的解决,夸迪官方客服号第二天下了通知,把所有代理的货和销售奖励全部发放。
十天之后的2024年6月26日,华熙生物发布声明称,“相关人员很快显示出无原则无理想、做一吹十、炒作个人IP、毫无守法合规意识等个人作风。”回应事件。
枝繁繁的公开发声和诉讼折射出华熙生物在业务转型中与项目负责人的深层矛盾。
04
玻尿酸与胶原蛋白之争
近年来,华熙生物营销投入激增。2021年销售费用高达24.36亿元,接近当期营收的一半;其中仅线上推广服务费就达13.13亿元。这种“重营销、轻研发”的模式引发质疑——同期公司研发费用仅2.843亿元,不足营销投入的八分之一。
更具争议的是口服玻尿酸产品的功效宣传。华熙生物在销售页面宣称口服玻尿酸可被人体吸收,但欧盟食品安全局两次评估(2009年和2012年)均认为“证据不足”。2023年,上海市消保委以华熙生物水肌泉产品为例,希望企业能向消费者提供权威依据并证明是否在打功能性食品宣传的“擦边球”。
而且,因为西部证券、华泰证券等券商发布看好主营“胶原蛋白”的竞争对手巨子生物,措辞中将华熙生物主营的“玻尿酸”作为上一代产品的研究报告,华熙生物今年5月17日主动在官方微信公众号上一次性炮轰十家券商,并且爆发了和“巨子生物”持续月余的“舆论战”。期间华熙方面间接投资的网红“大嘴博士”也因为直指巨子生物的核心产品可复美胶原蛋白含量不足,涉嫌夸大宣传、配方表造假掀起巨大关注,随后,大嘴博士的微博、抖音账号因为被列入“涉企网络黑嘴”遭到封禁处罚。
事件还遭到行业协会、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等各方关注,舆论战期间,华熙生物市值变化不大,但是巨子生物市值暴跌了322亿港元。最终以“胶原蛋白女王”、“陕西女首富”认输,画下了休止符。
6月23日晚,巨子生物(2367.HK)在官方微信公众号承认:“我公司现有的质量标准、检测方法和标签标识在某些方面已逐渐显现出其局限性,难以完全适配行业发展与技术进步的高标准和高要求。”
有创始人亲自坐阵品牌营销的华熙生物大获全胜,但赵燕的强势和凌厉也令业界畏惧。一个可以佐证的案例是,“中国首富”钟睒睒一直在寻求医美赛道合作伙伴,最终的选择是“山西女首富”——教授出身的锦波生物创始人杨霞。钟睒睒旗下的养生堂斥资34亿战略投资北交所“市值领头羊”锦波生物(832982.BJ),成为了仅次于杨霞夫妇的第二大股东。锦波生物的核心产品是注射用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冻干纤维“薇旖美®极纯”,累计应用超过200万支,已覆盖终端医疗机构约4000家。为公司贡献了超过10亿元的年收入。
05
赵燕和华熙生物为何屡屡被内部人举报?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分析,华熙生物及其董事长赵燕近年来屡遭内部举报,主要涉及以下原因:1. 股权与利益纠纷 2. 合伙人及分红争议。3. 内部管理与人事变动,引发公司内部矛盾。尽管华熙生物对外宣称,以上举报监管无处罚,但相关举报事件频发,反映出公司内部管理与利益分配机制存在深层次矛盾。
梅雨季,时髦精们如何“自救”? 618大促的消费热情与持续高温、高湿的梅雨季不期而遇,消费者对夏装的选购展现出前所未有的理性。在黏腻潮湿的环境挑战下,“穿得凉快体面”已超越单纯的价格折扣诱惑,跃升为影...
经监管部门调查,广济药业旗下子公司济康医药在部分经销业务中实际为代理人角色,应采用“净额法”确认收入,却错误使用“总额法”,导致公司2022年一季报、半年报和三季报营业收入分别虚增约0.46亿元、1....
作为山姆第50家的广东东莞寮步店,开业一直备受关注,成为山姆会员商店中名列前茅的门店,备受关注的东莞第二家山姆会员店地块昨天正式挂牌,标志着东莞迎来第二家山姆会员商店。 《零售圈》了解到,6月26...
AI方面,腾讯在研发上依旧保持了较高强度,本季度研发投入同比增长21%,资本开支同比增长91%。受益于AI技术持续赋能核心业务,业务端的高质量增长又能反哺研发,由此形成良性循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
26日上午,“王健林再卖48座万达广场”话题冲上微博热搜,引发网友热议。 5 家公司获准收购 48 座万达广场 日前,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无条件批准经营者集中案件列表显示, 5 月 6 日,太...
赵伟陈达飞 赵宇(赵伟系申万宏源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 摘要 美国时间7月4日,特朗普签署《美丽大法案》。法案将提高债务上限,抬升赤字率,将“特朗普经济学”法律化。法案有哪些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