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蜜妹
这是@闺蜜财经的第1674篇原创
图片来源|AI自动生成
互联网行业很久没有掀起这样的腥风血雨。
近期,京东与美团之间竞争不断升级,想必很多蜜有都有所耳闻,这场由“二选一罗生门”引发的“战火”,广受行业内外关注,也让舆论的双方站在了风口浪尖。
01
先来回顾整个事件。
4月19日,蜜妹注意到美团通过“小团有话说”辟谣此前网上流传的骑手去其他平台接单会被封号一事,称网传“永久封号”截图系谣言,并对传播者采取法律手段。表明自身面向全行业招募骑手,不会限制准入准出与进行永久封号处置。
然而4月21日,京东却发布《致全体外卖骑手兄弟们的公开信》,称要应对某平台骑手“二选一”,将未来三个月全职骑手招聘名额由五万提高到十万,且对超时20分钟以上的外卖订单全部免单。
4月21日,针对要求骑手“二选一”传言,美团再次发布说明回应称,全球没有任何平台有动力、有能力去约束外卖骑手的接单选择。
美团官方还在文中贴出了一张“达达京东秒送行动”群公告截图,美团称,目前,行业里限制骑手选择的企业只有某平台自己。某平台明确要求全职骑手不准跑其他平台订单。
4月21日晚,公众号“美团Meituan”发布一条推送,引用了最近互联网上较火的一句文案,同时下面附上小字“若被人诽谤,切切不可分辨。我常见有人被诽谤,就分辨解释,多受了亏。”给人感觉也是意味深长。
在蜜妹印象里,京东美团之间的“战火”,似乎不是这两天开始的。其实已经点燃很久了,只是最近才爆发。
2025年2月:社保争夺战打响。2月19日:京东宣布自3月1日起为全职骑手缴纳五险一金,并为兼职骑手提供意外险和健康险,直击美团社保覆盖率低的痛点。
同日7小时后:美团紧急回应,宣布将于第二季度开始为全职及稳定兼职骑手缴纳社保,试图抵消京东的舆论攻势。
3月初,京东外卖正式上线。主打“0佣金”吸引商家,承诺为骑手提供社保,直接威胁美团核心业务。
3月12日:京东加速即时零售布局,宣布在天津新增20个仓店,提供30分钟送达服务。
4月则战火全面升级。4月10日:京东推出“百亿补贴”,上线大额优惠券抢夺消费者,日活用户激增。
4月15日美团发布即时零售品牌“美团闪购”,强调“30分钟万物到家”,并暗讽京东物流体系“大而无当”。
接着到最近的京东宣布外卖日单量突破500万单,计划再招5万名全职骑手,以及“二选一罗生门”。
02
外卖行业本质上是“骑手-商家-用户”三方网络效应的博弈。
对于平台而言,骑手和商家规模是决定其市场竞争力和吸引力的关键因素。骑手数量充足且稳定,能够保证订单的高效配送,提升用户体验;而丰富的商家资源则能吸引更多用户与骑手,形成良性循环。
之于京东,作为外卖市场的新进入者,需要通过抢夺美团的骑手和商家资源,来快速构建自身的业务生态,提升市场份额。
在蜜妹看来,京东的“外卖攻势”实为防御性战略。一方面传统电商增速放缓(2024年京东营收同比增6.84%),而即时零售市场规模预计2030年将达2万亿。
近两年,国家和企业越来越重视“反内卷”。最显著的信号是,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写入报告之中。 这是因为,内卷式恶性竞争属于零和博弈,呈现低价、低质、低水平等特点,不仅影...
MAD(美团、阿里、京东)外卖大战,经历了连续两个“疯狂星期六”后,正演变为一场颇为罕见的没有输家的战争。 从今年2月11日京东外卖上线算起,外卖“三国杀”已经打了150天。美团、淘宝和京东三大平台...
5月26日,美团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公司各项业务稳健发展,实现季度营收866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18%。 一季度,本地生活服务行业中新的消费场景不断涌现,消费形态继续向多、快、好...
早上7点,库迪咖啡店员小曲已到岗备战——她所在的门店近一个月经常爆单,日单量从平时600多猛增到800多,最夸张的时候甚至逼近千单,“几乎全是外卖单,一块多钱的单子多到做不过来,连上厕所都是奢侈”。...
2025年,AI数字员工开始在服务零售行业打工。 6月26日,美团2025服务零售产业大会在上海举办。会上展示了一组数据:2024年,服务零售行业规模达7万亿元,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服务消费最丰富便利的...
在刘强东发声“不打口水仗”之后,美团、京东关于外卖业务的舆论战在本周一来到高潮。 4月21日晚间,美团在官方公众号一连发布三条内容,对今日互联网中最热的话题——骑手“二选一”事件再度进行了回应。 美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