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破万亿!银行发行“二永债”须警惕这项风险→

客服微996438432个月前财经知识40

今年以来,银行对于“二永债”(二级资本债、永续债)发行热情不减。

_发债破发最大损失多少_债券破发是好还是坏

《国际金融报》记者注意到,截至8月7日,银行发行“二永债”总额已超万亿元。仅7月内,发行规模便激增超2000亿元。与此同时,银行间发行情况出现分化:大行发行规模占据“半壁江山”,而中小银行成为“二永债”发行数量的主力。

受访专家指出,“二永债”发行加速本质上源于银行对补充资本金的需求增大。全国性银行在资本充足率和风险管控上表现更好,且受益于特别国债注资,资本补充需求得到缓解;中小银行则更看重“二永债”的便利性。需要注意的是,中小银行发行“二永债”不是一劳永逸,应警惕资本补充后劲不足的风险。

“二永债”发行加速

8月7日,又一笔总额为30亿元、由贵州银行发行的二级资本债成功落地。记者梳理Choice数据发现,今年已有47家银行合计发行“二永债”69只,发行总额达到10464.60亿元,突破了万亿大关。

事实上,自今年二季度以来,银行发行“二永债”的节奏骤然加快。

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季度,商业银行分别发行“二永债”9只、43只,总额分别达到1738.60亿元和6387亿元。进入下半年,银行对“二永债”的热情依旧不减。记者注意到,仅7月内,商业银行便有15只“二永债”进入市场,发行规模暴涨2294亿元,远超一季度的总量。

结合近两年发行数据也可以发现,银行对于“二永债”的需求正在增加。2023年至2024年,银行“二永债”发行数量和规模持续增长,发行数量分别为123只和142只,年度发行总额分别为11142.9亿元和16637.9亿元。

长期以来,“二永债”都是银行从外部渠道补充资本的重要途径。从功能来看,二级资本债主要用于补充银行二级资本,往往具有明确的固定期限,银行通常在第一个固定期限结束时选择赎回。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永续债)则用于补充其他一级资本,到期日期并不固定,理论上可以永远存续。

“‘二永债’发行加速,本质上源于银行对补充资本金的需求增大。”复旦发展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复旦平安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助理石烁表示。

石烁指出,从监管角度看,巴塞尔协议Ⅲ明确要求商业银行的总资本充足率必须达到8%,而国内监管的要求则更为严格。从信贷角度看,银行机构为支持实体经济加大了信贷投放力度,增加了资本金消耗,也需要尽快补充。从资本金补充渠道来看,随着存贷息差持续收窄,银行难以通过内源性收入来补充资本金。2024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拓宽银行资本金补充渠道”。银行使用“二永债”拓展了补充资本的外源性工具,符合中央的总体要求。

警惕资本补充后劲不足

值得关注的是,从发行机构种类来看,不同银行间发行规模明显分化。总体而言,国有行及股份行发行规模大,而地方性银行和民营银行发行数量多、对“二永债”的热情也更高。

据统计数据,今年以来,国有银行合计发行16只“二永债”,发行总额达5950亿元;股份行共发行9只“二永债”,总额度为2670亿元;地方银行及民营银行发行“二永债”数量高达46只,总额度为1844.6亿元。

为何中小银行更热衷于发行“二永债”?在石烁看来,全国性银行在资本充足率和风险管控方面表现更好,还受益于特别国债注资的支持,所以资本补充需求得到缓解。与全国性银行相比,中小银行看重“二永债”的便利性。

“‘二永债’不依赖资本市场估值表现,适用于非上市的中小银行。相比股权融资,‘二永债’不稀释股权,融资成本在当前低利率环境下相对可控。另外,考虑到二级资本债计入二级资本,永续债计入其他一级资本,中小银行可以在发行策略上调整债券配置,优化资本结构。”石烁进一步分析道,“随着城投债供给持续收紧,买方机构资金对‘二永债’的配置需求相应提高,也为中小银行发行‘二永债’提供了活跃的市场空间。”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为15.28%。分机构类型来看,国有行、股份行、城商行和农商行的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7.79%、13.71%、12.44%、12.96%,后三者仍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值得关注的是,根据监管规定,二级资本债在发行后第5年开始,每年可计入二级资本的比例逐年下调,从100%递减至20%。若银行未及时赎回,资本补充效果会迅速减弱,并且赎回“二永债”仍有门槛,特别是资本充足率应持续高于监管红线,新一轮资本补充量要能同步替代赎回部分。

石烁指出,中小银行发行二永债并非“一劳永逸”,需要警惕资本补充“后劲不足”的风险。考虑到业务压力和资本补充能力不足,中小银行并不容易达到要求,构建资本补充长效机制仍是挑战。

“从供给端看,2025年,随着大行注资落地以及化债背景下银行资产质量改善,银行资本补充压力将有所缓解。此外,考虑到‘二永债’年度到期规模不低,在资本充足率刚性需求下,续发压力不减。从需求看,‘二永债’仍为‘资产荒’延续下的优质配置品种,但是由于优质信用债逐渐‘利率化’,投资安全垫或变薄,将倒逼机构优化配置策略。”远东资信研究院研究与发展部研究员柴柯青指出。

展望后续,柴柯青认为,考虑到配置需求与信用风险和收益之间的平衡关系,投资者对于“二永债”的投资偏好有望延续,但优质资产的信用利差正在被持续压缩,考虑到风险与收益的平衡,当前市场环境更需要投资者优化投资配置策略,在下沉市场挖掘更具确定性的增量收益。

相关文章

理想“用力过猛”?

理想“用力过猛”?

来源 | 伯虎财经(bohuFN) 作者 | 楷楷 近日,关乎理想“纯电转型”成败的新车型——理想i8正式发布了,但却似乎有点出师不利,尚未真正上阵,便已陷入舆论漩涡。 发布前夕,理想和乐道双方的高...

要全面开放AI能力,腾讯市值重回6万亿港元

要全面开放AI能力,腾讯市值重回6万亿港元

时隔4年,腾讯(00700.HK)市值重回6万亿港元。 9月17日,腾讯股价大涨,收报665港元/股,涨幅约为3.10%。以此计算,腾讯总市值突破6万亿港元大关,达到6.09万亿港元。这是自2021年...

机器人企业为何扎堆“跑向”港股?

机器人企业为何扎堆“跑向”港股?

中国机器人公司正扎堆“跑向”港股。 今年以来,石头科技、云迹科技、兆威机电、仙工智能等多家机器人产业链企业宣布上市计划,目标直指港交所。 机器人产业发展势头如何?香港成为这些企业上市的首选之地? 机...

全国首笔!在深圳,跨境支付通业务落地!

全国首笔!在深圳,跨境支付通业务落地!

兵贵神速! 券商中国记者从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下称“深圳人行”)最新获悉,全国首笔跨境支付通内地居民南向、港人北向汇款业务已于6月22日落地深圳。 此前,中国人民银行、香港金融管理局于6月20日发布联...

2025WAIC飞鹤爱本全球首推AI功能营养品,开启AI精准营养新时代

2025WAIC飞鹤爱本全球首推AI功能营养品,开启AI精准营养新时代

7月26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在上海开幕。作为“全球首批AI乳企”,飞鹤凭借在“AI+”领域的前沿探索与深度实践,受邀出席此次大会,系统呈现了其自主构建的“从前端营养...

「大镰刀杜国楹」正式踢馆钟睒睒

「大镰刀杜国楹」正式踢馆钟睒睒

你可能没听过杜国楹的名字,但你大概率使用过杜国楹操刀的产品。 从背背佳、好记星,再到8848手机,这位营销圈老炮儿几乎陪着90后一起成长。只不过这一次,杜国楹将目光投向了风头正盛的无糖茶。 5月21日...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客服微信:BT86616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