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力提振消费的当下,个人消费贷业务成为许多银行发力的重点。
近日,记者梳理42家A股上市银行半年报数据注意到,2025年上半年,过半数银行个人消费贷款金额上涨,尤以国有银行规模增量大、城商行增速高。随着9月1日个人消费贷“国补”政策落地,进一步激发了消费者的热情,多家银行“国补”首单迅速落地。
展望下半年,受访专家指出,个人消费贷和经营贷在财政贴息等政策利好下,有望挖掘出居民潜在信贷需求,提振消费信心。

国有行消费贷增量大
随着半年报披露完毕,A股上市银行上半年消费贷规模也浮出水面。
《国际金融报》记者梳理42家上市银行半年报数据发现,在披露个人消费贷款具体金额的37家银行中,25家机构消费贷规模实现增长。其中,14家银行上半年消费贷增额超过50亿元,11家银行较年初实现两位数增幅。
整体来看,国有行和城商行是上半年个人消费贷增长的主力,国有大行增量大,城商行增速高。
记者注意到,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和中国银行上半年个人消费贷金额增量均超过500亿元,分别为862.99亿元、626.86亿元、555.38亿元和508.67亿元,稳稳占据消费贷业务第一梯队。贵阳银行、重庆银行、西安银行和郑州银行4家城商行消费贷业务体量相对较小,但自年初以来快速扩张,增速均在20%以上。其中,贵阳银行和重庆银行增速分别达到39.6%和36.11%。
广发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倪军指出,2025年二季度末,42家上市银行零售贷款同比增长3.6%,增量占比10.7%。
“国有行在住房按揭贷款增长乏力的背景下,积极拓展消费贷场景和品种,同时发力普惠金融,贡献了消费贷和经营贷主要增量;而城商行面对普惠小微领域激烈竞争,转换方向进行差异化投放,经营贷规模有所压降,按揭和消费贷增势较好。”倪军指出,“预计下半年,零售端随着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按揭增量有望回正,信用卡受短期风险暴露影响规模可能继续压降,而个人消费贷和经营贷在财政贴息等政策利好下,有望挖掘出居民潜在信贷需求,提振消费信心。”
政策持续提振消费
值得注意的是,进入9月,个人消费贷财政贴息政策正式落地。多家银行手机APP上线了消费贷贴息专区。此外,华夏银行、浦发银行等多家机构也在近日密集官宣“首单落地”。记者从某经办银行支行客户经理处了解到,近期客户咨询消费贷贴息政策的热情十分高涨。
具体来看,申请贷款贴息的流程较为简单。以建设银行为例,新客户在线上即可完成申贷,申请时需要签约“借贷通”服务,成功开户后签署贴息协议、确认补贴规则即可。“存量客户也可以享受政策贴息,在手机银行贷款服务中的‘财政贴息’中补充签署贴息服务协议。”该行客户经理介绍道,“补贴会在客户结息时自动抵扣利息,但提现、转账类的消费是不能参与贴息的。”
华夏银行则在推送中称,从贷款申请至款项到账全程60秒,“比点外卖都快”。以一笔5万元额度、年利率3%、先息后本的贷款为例,贴息后实际利率降至2%,并建议消费者可将贷款叠加分笔消费,以最大化获得贴息优惠。
中诚信国际研究院院长袁海霞指出,对消费者而言,此次政策可以直接降低消费贷款利率,刺激消费需求释放,有利于满足消费者多元化消费需求,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消费意愿。
据中金公司估算,截至2025年6月末,全国个人消费贷款规模约12.5万亿元(剔除房贷和信用卡贷款),估算每年能够撬动1万亿元的新增信贷需求;新一批政策性金融工具也有望在下半年落地,预计5000亿元注资能够撬动约4万亿元信贷增量。上述财政新工具落地后,有望缓解银行面临的“资产荒”环境,增加实体贷款投放。
在倪军看来,2025年下半年,预计净息差降幅环比企稳,资负两端均有积极因素。预计后续货币政策可能从全社会降息转向结构性量价刺激,同时相较过去多以银行息差收窄为代价来让利实体经济,政策逻辑可能逐步转变为财政与货币协同发力,预计资产端收益率下行趋势不改,但对银行息差负面影响减轻,年内资产端收益率降幅有望逐季企稳。
中国商报(记者 王彤旭)10月以来,多家银行陆续宣布启动不良资产处置工作。日前,中国商报记者在银行业信贷资产登记流转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银登中心)官网检索发现,月内披露的不良贷款转让公告已超过30条...
来源:密探财经(ID:Spy Finance) 当前,银行业竞争激烈且经营承压。首当其冲的,要数前些年快速崛起却没啥背景的民营银行,如今又到了“十字路口”。 近日,作为“全国第十九家、江苏省第二家民营...
A股持续上攻之后,沪指时隔10年重新站上3800点。8月22日,上证指数报收3825.76点,该指数上一次站上3800点之上,还是在2015年8月19日,当天最高达到3811.43点,最终收于3794...
四川头部两家银行掌门人对调。 8月17日,成都银行(601838.SH)发布公告表示,王晖因组织工作调动另有任用,辞去公司董事长、董事、董事会战略发展委员会主任及委员、董事会授信审批特别授权委员会主任...
对零售不良贷款的处置,还在加码。而在规模飙增、频次加快的个人不良贷款转让市场里,转让价格和本金回收率难言乐观,创出两年来次低。 从行业经营环境来说,眼下银行零售业务显然不处在顺周期。披露了个人贷款项...
现年49岁的吴海峰曾任中国工商银行湛江分行信贷管理部副总经理兼分行审批中心主任,广东南粤银行揭阳分行副行长。 因涉嫌违法放贷,禾盛新材(002290.SZ) 董事吴海峰被警方拘留。 禾盛新材10月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