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头企业业绩分化加剧
分企业来看,比亚迪与宁德时代依旧保持强势,形成与其他公司的明显“断层”。
宁德时代上半年实现营收1788.86亿元,同比增长7.27%;归母净利润304.85亿元,同比增长33.33%。比亚迪营收3712.81亿元,同比增长23.30%;归母净利润155.11亿元,同比增长13.78%,创下公司历史最佳中期业绩。
排名第三的是长城汽车,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63.37亿元,同比下降10.21%。
在净利润增速方面,先导智能表现较为突出,上半年实现营收66.10亿元,同比增长14.92%;归母净利润7.4亿元,同比增长61.19%。其中二季度净利润同比暴增456.29%。
国轩高科上半年实现营收193.94亿元,同比增长15.48%;归母净利润3.67亿元,同比增长35.22%,扣非净利润增幅达48.53%。其动力电池业务贡献营收140.34亿元,同比增长19.94%,毛利率提升明显。
分析人士指出,大型企业凭借资金、研发和供应链优势,在固态电池赛道占据先机;部分中小企业则因产能规模有限、研发投入不足,仍处于亏损或微增状态。
行业加速布局:商业化临近
从产业趋势看,固态电池商业化进程正在加速。高工锂电GGII认为,2027年将是固态电池产业从市场发展初期迈向快速上升期的转折点。而2035年前,半固态电池将是固态电池市场的主要产品形态。到2030年,半固态电池将超过65GWh,2035年达约300GWh。全固态电池则预计2028年可实现出货量突破1GWh。
今年上半年,某业内专家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内像宁德时代、比亚迪这样的大企业,都拥有庞大的固态电池研发团队。此外,某些由几位院士牵头的企业,基本上很快就能实现产品下线。”
目前,多家车企和电池厂商已公布量产时间表:广汽、上汽、比亚迪等计划在2026—2027年开展装车测试,预计2030年中国固态电池出货量可达614.1GWh。
宁德时代方面在投资者交流互动中表示,目前固态电池行业科学问题已基本解决,仍需攻克部分工程和供应链问题,预计2027年有望实现小批量生产。比亚迪则在2024年完成60Ah固态电芯中试下线,能量密度达400Wh/kg,规划2027—2029年实现小批量装车。
国轩高科的首条全固态实验线已贯通,良品率高达90%,并启动2GWh量产线设计;首席科学家朱星宝透露,公司规划建设12GWh准固态电池产线,首辆样车累计测试里程已超1万公里。
另有券商分析师曾向时代周报透露,当前固态电池领域的竞争格局尚不明朗,整体仍处于导入阶段。无论是设备制造还是材料研发,相关厂商均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2025年上半年,格林美、璞泰来等材料与设备企业也在加速推进。格林美已在高镍、富锂锰基等固态电池正极材料上实现突破;璞泰来则在负极材料、固态电解质和隔膜方面持续发力,部分产品已进入中试或量产阶段。
业内一致认为,固态电池是下一代动力电池的必然方向,但其发展需要时间和耐心。
在全球能源结构向低碳化转型的战略机遇期,动力电池产业正经历技术迭代与产能扩张的双重变革。 在全球动力电池领域,宁德时代以令人目眩的速度完成了从行业新秀到万亿帝国的蜕变。据市场研究机构SNE Resea...
动力电池板块,宁德时代以及比亚迪“断层”领先。 面对板块的两座高山,二线动力电池厂商并没有因为实力悬殊而甘愿“臣服”,国轩高科“反抗”的决心尤为明显。 近期,国轩高科先后发布公告称,拟在江苏南京、安徽...
作者 |宋婉心 封面来源|视觉中国 一周市场回顾 A股 本周,A股小幅震荡,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等周K线均微幅上扬,上证50、北证50则均呈现冲高回落走势,周K线微幅飘绿。全周成交小幅放大...
1-5月动力电池装车量 近日,国内动力电池1-5月份,装车量数据已经新鲜出炉。数据显示,2025年前5个月国内动力电池,装车总量达到了241GWh,同比增长了50.4%,依然保持着突飞猛进的趋势。 从...
营收、净利连续5年同期均实现两位数以上增长。 8月29日晚,国轩高科发布2025年半年报,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193.94亿元,同比增长15.48%;实现归母净利润3.67亿元,同比增长35.22%,扣...